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2018-12-20 00:36蒲元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浆膜乙组甲组

徐 波,蒲元芳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400)

子宫肌瘤属于生殖系统肿瘤类疾病,是经产妇的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对子宫肌瘤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1]。用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其手术切口较大,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近年来,进行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微创、安全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2]。为了进一步研究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笔者的团队对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子宫肌瘤患者。将这12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64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患者47岁,年龄最小的患者27岁,其年龄的均值为(33.6±4.2)岁;其肌瘤的最大直径为8.3 cm,肌瘤的最小直径为1.3 cm,其肌瘤直径的均值为(5.2±1.4)cm;其中有蒂浆膜下肌瘤患者有32例,无蒂浆膜下肌瘤患者有16例,阔韧带肌瘤患者有16例。在乙组的64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患者46岁,年龄最小的患者28岁,其年龄的均值为(33.7±4.3)岁;其肌瘤的最大直径为8.2 cm,肌瘤的最小直径为1.4 cm,其肌瘤直径的均值为(5.3±1.3)cm;其中有蒂浆膜下肌瘤患者有34例,无蒂浆膜下肌瘤患者有15例,阔韧带肌瘤患者有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甲组患者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2)在患者的下腹部做手术切口,用B超技术确定其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性质、数量等。3)按照患者肌瘤的具体情况,调整切开其子宫切口的方向。4)切开患者的子宫后,逐一切除其子宫内的肌瘤。5)用可吸收缝合线逐层缝合患者的子宫及手术切口。对乙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为其取截石位,然后对其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2)在患者的下腹部做4个穿刺孔。3)为患者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将气腹的压力保持在15 mmHg。4)在患者脐下的穿刺孔处放置腹腔镜,在其余的3个穿刺孔处放置手术器材。5)通过腹腔镜确定患者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性质、数量等。6)用抓钳牵拉并提起患者子宫内的肌瘤后,用电钩切断其肌瘤与假包膜之间的连接,在完全剔除其肌瘤后,对其手术创面进行电凝止血,然后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其手术创面。术后,使用抗生素对两组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围手术期指标包括进行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2)术后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手术切口感染、盆腔粘连和脂肪液化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22.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的比较

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进行手术的用时、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进行手术的用时(min) 术中的出血量(ml) 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h) 住院的时间(d)甲组 64 79.12±5.89 88.89±6.78 34.21±6.52 9.89±1.78乙组 64 52.91±6.20 71.14±5.68 19.12±4.78 5.12±0.23 t值 24.519 16.055 14.932 21.26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良性肿瘤。年龄为30~50岁的女性是子宫肌瘤的高发人群。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育龄期女性罹患子宫肌瘤的比率为20%~30%。陈推[3]的研究表明,是否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不仅取决于其肌瘤的位置、大小、性质、数量等,还取决于其身体状况及生育需求。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其手术切口较大,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4]。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优势是:1)用此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可利用腹腔镜对其盆腔内的情况进行观察,准确地探查到其肌壁间的肌瘤,进而彻底地切除其子宫内的肌瘤。2)用此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探查其子宫肌瘤与其附近脏器之间的关系,避免对其子宫附近脏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5]。3)用此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可经阴道缝合其子宫的手术切口,并可通过腹腔镜观察其子宫手术切口的缝合情况,减少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4)用此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可利用腹腔镜清晰地观察其盆腔残留液及手术创面渗血等情况,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6]。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其治疗的时间,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浆膜乙组甲组
鹅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