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使用肝转移灶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2018-12-20 00:3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消融术消融结肠癌

赵 军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云南 大理 671000)

结肠癌肝转移是指结肠癌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通过淋巴管、血管被带到肝脏处继续生长,在肝脏中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肿瘤的情况。据统计,有50%的结肠癌患者会发生结肠癌肝转移。部分学者认为,结肠癌肝转移可能与结肠静脉血流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关[1]。结肠癌患者的结肠原位肿瘤细胞会自肠黏膜向下增殖,逐渐侵入至肌层。在此过程中,部分肿瘤细胞会从小静脉进入门静脉,随着血液转移到其他器官。肝脏的血供丰富,为肿瘤细胞着床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因此,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细胞易向肝脏转移[2]。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肝脏中的病灶通常为孤立结节[3]。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手术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术是指利用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的一种治疗方法。为探讨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使用肝转移灶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这些患者均在进行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肿瘤细胞肝转移。所有患者均无肝转移灶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的禁忌症。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2.85±2.52)岁;其中,有19例患者仅有1个肝转移灶,有15例患者有2个肝转移灶,有5例患者有3个肝转移灶。在研究组患者中,肝转移灶的位置在右叶的患者有17例,在左叶的患者有22例;癌组织的病理类型为高分化腺癌的患者有11例,为低分化腺癌的患者有13例,为粘液癌的患者有8例,为未分化癌的患者有7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龄为43~80岁,平均年龄为(63.47±2.67)岁;其中有21例患者仅有1个肝转移灶,有14例患者有2个肝转移灶,有4例患者有3个肝转移灶。在对照组患者中,肝转移灶的位置在右叶的患者有19例,在左叶的患者有20例;癌组织的病理类型为高分化腺癌的患者有10例,为低分化腺癌的患者有14例,为粘液癌的患者有7例,为未分化癌的患者有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肝转移灶切除术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前,使用超声技术探查患者病灶的数量、位置及大小。进行肝转移灶切除术的方法是:在患者腹部右侧做一个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切除胆囊。解剖第一肝门。游离肝脏。结扎、离断转移灶隶属肝叶的门静脉1级分支。在距离肿瘤边缘1 cm处切除肝脏。冲洗腹腔。在肝脏断面喷洒生物蛋白胶。留置引流管。关闭腹腔[4]。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前,使用超声技术探查患者病灶的数量、位置及大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设计穿刺点、穿刺路径及消融范围。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方法是:1)将 Valleylab 公司的 CoolTipTM RF Ablation System 射频系统的主机能量设置为50~150 W,将射频发生器的频率设置为460 kH。T30射频消融电极针的裸露端为3.0 cm。2)将T30射频消融电极针刺入患者肿瘤的中心,并超出肿瘤远端0.5 cm,保证肿瘤完全处于射频消融的作用范围内。3)开始对肿瘤进行射频消融。将射频消融的温度设置为105℃。持续射频消融10 min。根据肿瘤的直径对肿瘤进行多点、多针射频消融。进行射频消融的范围应超出病灶周围0.5 cm。4)治疗结束后,冲洗腹腔。在留置引流管后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的生存率、2年内的生存率及5年内的生存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1年内的生存率、2年内的生存率及5年内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生存的平均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3 讨论

结肠癌肝转移是结肠癌患者病情恶化的标识。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进行性贫血、低热、进行性消瘦、肝肿大、浮肿、黄疸及腹水等。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肝转移灶切除术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但使用肝转移灶切除术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6]。目前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肝转移灶切除术的指征包括:1)患者肝转移灶侵袭的范围较小,且转移灶均在1个肝段内。2)患者的肿瘤细胞仅发生肝转移,未发生血行转移、远端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其他相关脏器转移。3)患者患有原发性结肠癌。4)患者意识清晰,身体状态尚可,生命体征比较稳定,未合并有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在使用肝转移灶切除术治疗结肠癌肝转移时,应尽量扩大切除范围,切缘应距离肿瘤病灶边缘1 cm以上,以免残留肿瘤细胞。但部分患者的病情特殊,无法扩大切除肿瘤的范围,甚至无法完整地切除肿瘤。即使术中为患者扩大切除肿瘤的范围,也容易遗留不易被发现的微小病灶。此外,使用肝转移灶切除术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其术后身体恢复的速度较慢。临床实践证实,在距离肿瘤边缘1 cm以上处切除肿瘤、转移灶少于3个、未发生远端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转移、术前癌胚抗原指标<30 μg/L的患者,其使用肝转移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预后较好。

射频消融术是近几年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推广的治疗肿瘤的新方法。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肿瘤可通过电极针尖端产生的高热效应来抑制肿瘤细胞内蛋白激酶的活性,从而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停留在G2期。同时,高热效应还能使肿瘤细胞缺氧,促进其死亡。目前,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治疗肝脏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据统计,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后,其术后1年内的生存率高达94%,其术后5年内的生成率为40%。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可有效地清除较大的病灶及其周围肝组织中不易被发现的微小病灶,并保留残余肝的功能,降低患者术后病情的复发率,延长其生存期。此外,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结肠癌肝转移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甚至不会在其体表留下明显的疤痕,其术后身体恢复的速度快。

综上所述,与使用肝转移灶切除术相比,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可延长其生存期。

猜你喜欢
消融术消融结肠癌
消融
百味消融小釜中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