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持续皮下泵注胰岛素法对46例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

2018-12-20 00:3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皮下糖化低血糖

左 环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重庆 405200)

1型糖尿病又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此病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病患儿的胰岛仅能分泌少量的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用胰岛素对此类患儿进行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其血糖的水平、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防止其发生低血糖[1]。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用持续皮下泵注胰岛素法对46例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86例1型糖尿病患儿。这些患儿均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患儿。按照胰岛素输注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儿分为比较组(40例)和研究组(46例)。在比较组患儿中,有女16例(占40.00%),男24例(占60.00%);其年龄为3~13岁,平均年龄为(7.14±2.16)岁;其病程为2个月~22个月,平均病程为(8.59±3.76)个月。在研究组患儿中,有女20例(占43.48%),男26例(占56.52%);其年龄为3~15岁,平均年龄为(8.04±2.38)岁;其病程为3个月~25个月,平均病程为(9.27±3.88)个月。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对比较组患儿进行治疗,方法是:每天用胰岛素笔为患儿皮下注射4次胰岛素(所用的胰岛素为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分别于三餐前和睡前为其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应根据患儿的体重和血糖水平而定。用持续皮下泵注胰岛素法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方法是:采用韩国生产的丹纳泵为患儿持续皮下泵注胰岛素(所用的胰岛素为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若患儿在接受皮下泵注胰岛素前已使用过胰岛素进行治疗,则将泵注胰岛素的量保持在之前胰岛素用量的1/4左右。若患儿在接受皮下泵注胰岛素前未使用过胰岛素进行治疗,则根据患儿的体重确定胰岛素的使用剂量,通常情况下将胰岛素的用量定为0.5 U·kg-1·d-1。持续为患儿泵注一段时间的胰岛素后,根据其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酌情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直到患儿的血糖水平达标为止。

1.3 观察指标

接受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

与比较组患儿相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

表1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组 40 5.89±3.18 8.75±3.52 6.89±2.34研究组 46 4.45±2.02 7.12±2.01 6.01±1.22 t值 2.539 2.680 2.227 P值 0.013 0.009 0.029餐后2 h血糖(mmol/L)

2.2 比较两组患儿低血糖的发生率

在治疗期间,研究组患儿中发生低血糖的患儿有3例,其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52%。比较组患儿中发生低血糖的患儿有12例,其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0.00%。研究组患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比较组患儿(χ²=8.190,P=0.004)。

3 讨论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是:1)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人类淋巴细胞抗原(HLA)有关,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HLA无关。2)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呈阳性,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IAA、ICA和GAD-Ab呈阴性。3)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4)1型糖尿病的发病较急,且易并发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较为缓慢,且并发酮症酸中毒的几率较低。5)1型糖尿病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2型糖尿病在成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6)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持续皮下泵注胰岛素法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对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治疗[2]。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比较组患儿相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及其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更低(P<0.05)。可见,与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对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治疗相比,用持续皮下泵注胰岛素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笔者认为,用持续皮下泵注胰岛素法对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治疗具有以下两点优势:1)采用持续皮下泵注的方式为患儿输注胰岛素,能使其体内胰岛素的水平接近正常的生理状态,从而可确保胰岛素吸收的稳定性,避免患儿的血糖水平出现大幅度的波动。2)可减少胰岛素在患儿皮下的蓄积量,从而可降低其低血糖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用持续皮下泵注胰岛素法对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糖的水平,降低其低血糖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皮下糖化低血糖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