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通脉治痹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效果分析

2018-12-20 00:36张红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温阳通风湿性益气

张红霞

(甘肃省华池县中医医院,甘肃 华池 745600)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导致心脏瓣膜病变而引发的一种疾病。该病患者在发病的初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其病情的发展,其可表现出乏力、心房心室增大、咳嗽及心脏出现杂音等症状。该病在冬春季节的发病率较高。据统计,该病的发病率居各种心脏疾病发病率的第二位(其发病率仅低于冠心病的发病率)[1]。该病患者若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中医认为,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关键是益气通脉。温阳通脉治痹汤具有益气温阳、通脉治痹的作用。为探讨使用温阳通脉治痹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期间甘肃省华池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1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2)病程超过半年。对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为:1)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2)合并严重的感染或系统性疾病。3)存在严重的精神或意识障碍。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结合组和西药组。西药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7例;其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7.71±4.37)岁;其病程为6个月~14年,平均病程为(6.77±1.76)年。结合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9例;其年龄为31~73岁,平均年龄为(49.96±3.15)岁;其病程为7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5.82±1.2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具体的方法:为患者每天静脉注射1次青霉素,每次注射600万U。连续治疗两周后,为患者每天静脉注射2次青霉素,每次注射80万U。待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水平恢复正常后,为患者每天静脉注射1次苄星青霉素,每次注射120万U。让患者每天口服4次阿司匹林,每天服用的总剂量为5 g。连续治疗4周后停药。在此基础上,为结合组患者使用温阳通脉治痹汤进行治疗。该方剂的组方为:白术、炙甘草、附片、苏木各10 g,麦冬12 g,玉竹、桂枝、秦艽、红参各15 g,茯苓、丹参各20 g,黄芪30 g。为有阴虚证的患者加用适量的五味子、生地黄及麦冬,并适当减少附片的用量。为发生心悸的患者加用适量的牡蛎、酸枣仁及龙骨。为有肾不纳气证的患者加用适量的补骨脂和蛤蚧。为有咳逆喘促、肺失肃降表现的患者加用适量的杏仁及桑白皮。为发生严重咯血的患者加用适量的三七,并适当减少附片和桂枝的用量。为有肢体痹痛症状的患者加用适量的威灵仙、桑寄生及防风。为发生水肿的患者加用适量的葶苈子、益母草及泽兰。为脘痞胀满的患者加用适量的砂仁、香附及枳壳。将上述中药以水煎服,每天服1剂,早、晚各服1次。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能够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可进行一定量的体力劳动。有效: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消失,其不能进行体力劳动。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消失甚至在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结构性心脏疾病。风湿性心脏病会对患者的心肌造成严重的损害。中医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属于心痹的范畴。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风寒之邪侵入经脉,导致心脏瓣膜受损,气血失调。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肢水肿、食少纳呆、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腰膝酸软、畏寒、呼吸短促、咳血及心悸等。治疗该病的关键是益气、通脉、活血[2]。温阳通脉治痹汤中的白术和茯苓具有健脾的功效;红参和黄芪具有益气扶正的功效;灸甘草具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的功效;玉竹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在使用此方时,为发生咳血的患者加用三七,可起到化瘀止血的作用。为发生水肿的患者加用葶苈子、益母草及泽兰,可起到化瘀行水的作用。为发生心悸的患者加用牡蛎、酸枣仁及龙骨,可起到安神的作用。为有肢体麻痹症状的患者加用威灵仙、桑寄生及防风,可起到通络的作用。为有肾不纳气证的患者加用蛤蚧及补骨脂,可起到纳气平喘、补益脾肾的作用。为有咳逆喘促表现的患者加用杏仁及桑白皮,可起到定喘降气的作用[3]。为脘痞胀满的患者加用砂仁、香附及枳壳,可起到理气消痞、和胃止呕的作用。为有阴虚证的患者加用五味子、生地黄及麦冬,可起到生津滋阴、补肾宁心的作用。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温阳通脉治痹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低,能减轻其痛苦,减少其经济支出。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温阳通脉治痹汤进行治疗的结合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仅进行常规治疗的西药组患者。这与郭义然等[4]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使用温阳通脉治痹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温阳通风湿性益气
温阳通络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理论探讨
温阳通络方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
药物水杨酸钠与5%碳酸氢钠耳静脉注射治疗猪风湿性后肢瘫痪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美托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温阳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