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2018-12-20 00:36周佳霖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良性彩色多普勒

周佳霖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重庆 400830)

胃间质瘤是指发生于胃肠道肌壁间质的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非上皮异源性肿瘤。此病主要是由上皮样细胞大量增殖所致。胃间质瘤的组织形态与胃平滑肌瘤相似[1]。本文对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接诊的22例良性胃间质瘤患者和13例恶性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于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5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35例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8例;其年龄的范围在4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3±2.17)岁;其中存在明显临床症状(包括呕血、腹痛、腹部包块及便血等症状)的患者有18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有17例;其中有良性胃间质瘤患者22例,恶性胃间质瘤患者13例。

1.2 检查方法

对这35例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是:采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该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为3.5~5.0 MHz。告知患者在进行检查前需要空腹8 h。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协助其取侧卧位、半坐位和平卧位,并分别对其腹部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患者肿块的大小、边界、具体部位、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内部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有无转移等情况[2]。注意观察其肿块与周围器官之间的边界是否清晰和包膜是否完整。

1.3 观察指标

对比良性胃间质瘤患者和恶性胃间质瘤患者肿瘤的直径、肿瘤内血流的阻力指数及其中肿瘤内血流丰富患者所占的比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良性胃间质瘤患者肿瘤的平均直径、肿瘤内血流的平均阻力指数及其中肿瘤内血流丰富患者所占的比率分别为(3.11±0.75)cm、(0.49±0.06)、4.55%(1/22)。 恶 性 胃间质瘤患者肿瘤的平均直径、肿瘤内血流的平均阻力指数及其中肿瘤内血流丰富患者所占的比率分别为(5.48±1.17)cm、(0.94±0.07)、92.31%(12/13)。恶性胃间质瘤患者肿瘤的直径、肿瘤内血流的阻力指数均大于良性胃间质瘤患者,其中肿瘤内血流丰富患者所占的比率高于良性胃间质瘤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良、恶性胃间质瘤患者检查结果的分析

3 讨论

胃间质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中老年人是此病的高发群体。此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其病情的进展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疼痛及呕血等症状[3]。有研究指出,良、恶性胃间质瘤的区别如下:1)恶性胃间质瘤的直径较大、形态多为不规则状、易与周边的器官组织发生粘连。良性胃间质瘤的直径较小、与胃壁之间的边界较为清晰,且形态较为规则[4]。2)恶性胃间质瘤内血流的阻力指数明显大于良性胃间质瘤。3)与良性胃间质瘤相比,恶性胃间质瘤内的血流信号较为丰富。这是由于恶性胃间质瘤内存在丰富的血管网,且在瘤体增大时其内部会出现更多的新生血管。因此,在对恶性胃间质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可清晰地观察到其肿瘤内部存在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5]。为了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接诊的35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胃间质瘤患者肿瘤的直径〔(5.48±1.17)cm〕、肿瘤内血流的阻力指数〔(0.94±0.07)〕均大于良性胃间质瘤患者肿瘤的直径〔(3.11±0.75)cm〕、肿瘤内血流的阻力指数〔(0.49±0.06)〕,其中肿瘤内血流丰富患者所占的比率〔92.31%(12/13)〕高于良性胃间质瘤患者中肿瘤内血流丰富患者所占的比率〔4.55%(1/22)〕。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良性彩色多普勒
彩色的梦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彩色的线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