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评价

2018-12-20 00:36胡旭光陈贵全谢林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腰背病患者腰部

胡旭光,陈贵全,谢林林,王 伟,徐 锋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 泸州 646000)

腰肌劳损又叫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及腰臀肌筋膜炎等,是指患者的腰部肌肉及附着点筋膜或骨膜发生的慢性损伤性炎症。该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且这些症状可在其劳累后加重、在其休息后减轻[1]。该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肌纤维变性、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硬结,从而遗留下长期、慢性的腰背痛。本文以160例腰肌劳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用针刺疗法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160例腰肌劳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为:1)未患有免疫性疾病。2)在参与本次研究前的1个月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2)不存在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4)未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5)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这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80例/组)。对照组患者中有男45例、女35例;其年龄为27~65岁,平均年龄为(46.2±1.3)岁;其病程为3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2±1.1)年;其中,有46例存在双侧腰背疼痛的患者,有34例存在单侧腰背疼痛的患者。观察组患者中有男42例、女38例;其年龄为28~64岁,平均年龄为(46.0±1.5)岁;其病程为2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1±1.3)年;其中,有49例存在双侧腰背疼痛的患者,有31例存在单侧腰背疼痛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就诊期间,单纯采用针刺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为:1)让患者取俯卧位,对其腰部的敏感压痛点和有硬结的部位进行消毒,然后用长约1.5寸的30号毫针直刺其病灶,并快速捻转针体。2)在患者敏感压痛点上、下各1寸处,硬结上、下各1寸处分别向其敏感压痛点、硬结中心斜刺1针。3)用1.5寸的毫针直刺患者的委中穴、肾腧穴,得气后留针30 min。4)用TDP灯对患者的腰骶部进行照射(使TDP辐射板与其皮肤保持约30 cm的距离)。采用针刺疗法联合推拿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进行推拿治疗的方法为:1)让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站在其身侧,将双掌重叠,用掌根、大鱼际、小鱼际横向用力按揉其腰部的肌肉,并挤压、分推其腰部的肌群。2)操作者用手指按揉患者腰部的敏感压痛点及硬结,推拿其膀胱经,弹拨、松解发生粘连的硬结,并在其腰椎的关节施以扳法。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以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和腰背疼痛缓解的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腰背疼痛的程度。患者的VAS评分越高,表示其腰背疼痛的程度越严重。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治疗,患者腰背疼痛的症状完全消失,其活动不受限、肌张力恢复正常。显效:经治疗,患者腰背疼痛的症状基本消失,其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但仍存在轻度的活动受限。有效:经治疗,患者腰背疼痛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其活动明显受限、肌张力未恢复。无效:经治疗,患者腰背疼痛的症状未得到改善,其存在明显的活动障碍。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2.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接受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对比 (分,)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对比 (分,)

组别 例数 接受治疗前 接受治疗后对照组 80 3.2±1.0 2.2±0.9观察组 80 3.2±1.2 1.5±0.7

3 讨论

腰肌劳损患者发生腰背疼痛的程度可在其劳累后加重,并可出现腰部功能受限及下肢疼痛的症状[2]。在对该病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可发现,其脊柱的生理曲度变小,部分患者可出现骨质增生、脊柱侧弯的现象。

中医认为,腰肌劳损属于“腰痛”、“腰脊痛”的范畴,其病机为寒湿、湿热之邪及淤血等痹阻经络,或肝肾亏虚,腰府失养,故应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为原则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3]。针刺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该疗法可通过刺激患者的相应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及止痛的目的。推拿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该疗法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改善其腰背部神经的功能,缓解其腰肌僵硬、酸痛的症状,从而改善其微循环,减少其炎性物质和致痛因子的释放。用针刺疗法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腰肌劳损具有效果显著、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腰肌劳损患者的病情易反复发作,故对其进行治疗后应嘱其避免使腰部受凉、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在发生腰部扭伤后及时接受治疗、在进行剧烈的活动前先舒展腰背部的肌肉、避免从事需长期伏案、久站、久坐或持续弯腰的工作、在硬板床(可在床上加一张厚约10 cm的软垫)上睡觉、坚持进行腰背肌锻炼,从而防止病情复发。

猜你喜欢
腰背病患者腰部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恢刺扳机点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1则
摆脱腰背疼痛的困扰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