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8-12-20 00:3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病程对象心肌梗死

朱 瑶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缺血、缺氧引起的,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1-2]。有研究指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笔者对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诊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病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1)合并有风湿性心脏病。2)对治护的依从性较差。3)合并有血栓性疾病。4)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瓣膜病。5)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6)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68例患者分为集束组和参考组(34例/组)。参考组患者中有男20例,女14例;其年龄为47~79岁,平均年龄(67.2±3.5)岁;其病程为1~12 h,平均病程(5.4±1.2)h。集束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5例;其年龄为48~77岁,平均年龄(67.1±3.4)岁;其病程为2~13 h,平均病程(5.7±1.1)h。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参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对其进行心电监护、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抗休克药及抗心律失常药对其进行治疗、对其进行吸氧护理等。对集束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护理方法主要包括:1)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影像科、急诊科、心内科的医护人员和循证医学专家。小组成员对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进行全面的总结,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完善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上述集束化护理方案,使每一名护士都能全面地掌握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方法。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由护士长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护理任务。2)护理人员按要求准备好急救器材及药品。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体征,应立即对其进行急救处理。3)护理人员遵医嘱使用面罩或鼻导管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并根据其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为其调整吸氧流量。对于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是否出现穿刺点出血的情况。4)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后,指导其逐渐过渡到进食半流质食物。对于入院后48 h内未排便的患者,应使用蓖麻油或开塞露对其进行通便处理。5)护理人员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实施各项护理操作的作用,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护理。根据患者的喜好为其播放轻音乐,以缓解其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其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发生情况和住院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中的数据均应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分析

集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7.65%)低于参考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分析

2.2 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分析

集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11.1±3.5)d〕短于参考组患者住院的时间〔(15.8±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98,P <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若其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集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7.65%)低于参考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38.24%),其住院的时间〔(11.1±3.5)d〕短于参考组患者住院的时间〔(15.8±3.9)d〕。

总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猜你喜欢
病程对象心肌梗死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