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研析

2018-12-20 00:3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肢体血肿微创

吴 珂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江阴 2144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其脑实质内的血管发生破裂。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上通常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此病[1]。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通常会留有精神障碍、语言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故其可产生较重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可严重影响其手术的康复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对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的团队对在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这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在A组的43例患者中,有男28例,女15例;其年龄为49~77岁,平均年龄为(61.9±11.3)岁。在B组的43例患者中,有男30例,女13例;其年龄为47~76,平均年龄为(60.5±1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均有高血压患病史。2)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由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3)患者的病情经头部CT检查或MRI检查后被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

1.3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2)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3)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4)叮嘱患者合理饮食。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⑴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在发现异常时要及时告知医生。⑵妥善固定患者的引流管,注意保持其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发生管道扭曲、打折等情况。⑶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室内的空气洁净,调节好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⑷将患者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其颅内血液及脑脊髓液的回流,降低其颅内压。⑸叮嘱患者多吃一些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以补充其体内的水分和热量。⑹叮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引起其血压升高,发生二次脑出血。2)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⑴充分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爱好等情况,并安排一名专职的责任护士与其进行沟通。⑵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与其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并主动为其介绍脑出血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过程中需要的注意事项和进行后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⑶为患者介绍一些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较好的病例,鼓励其树立康复的信心。⑷为患者播放其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3)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⑴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体位的方法,教会其用健侧肢体辅助患侧肢体进行翻身的方法,教会患者家属进行肌肉按摩的技巧与方法。⑵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患者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在其肌力恢复到Ⅱ级时,将肢体的被动运动转变为主动运动。⑶在患者下肢的肌力达到Ⅲ级时,指导其练习在床边站立。在患者下肢的肌力达到Ⅳ级时,指导其在床边行走、室内行走和室外行走等锻炼。在患者开始行走锻炼时,护士和其家属要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其摔伤。⑷对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可用棉签对其进行咽部的冷刺激,同时让其做空吞咽的动作,并让其进行模拟吞咽训练[3]。⑸对发生语言障碍的患者,叮嘱其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语言训练,以尽快恢复其语言功能。⑹对发生尿储留的患者,每3~4 h为其开放1次导尿管,以训练其膀胱的功能和排尿反射能力,还可通过热敷膀胱、按摩膀胱、屏气增加腹腔负压等方法帮助其自行排尿。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和BI (自理能力评估量表)的评分。采用W.K.Zung编制的SAS和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估。这两种量表分别由20个项目组成,按4个等级进行评分。采用BI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此量表的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越强。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评分的比较

经过治护,与治护前相比,两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的评分均降低(P<0.05)。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的评分均较低(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评分的比较(分,)

表1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评分的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相比,P<0.05;#与A组相比,P<0.05。

组别 A组(n=43) B组(n=43)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SAS 50.85±7.23 43.38±5.56* 51.17±6.42 36.74±6.93*#SDS 53.32±7.65 44.12±7.23* 52.85±8.03 38.26±8.51*#

2.2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BI评分的比较

经过治护,与治护前相比,两组患者BI的评分均升高(P<0.05)。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BI的评分均较高(P<0.05)。详情见表2。

表2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BI评分的比较(分,)

表2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BI评分的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相比,P<0.05;#与A组相比,P<0.05。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A 组 43 42.83±7.92 59.69±9.08*B 组 43 43.41±8.27 74.21±8.32*#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后通常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语言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故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4]。焦虑情绪一方面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还可诱发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其血压升高而再次发生脑出血[5]。抑郁情绪可影响患者疾病的预后。因此,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为其减少严重肢体偏瘫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的自理能力。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治护前相比,治护两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的评分均降低,其BI评分均升高。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的评分均较低,其BI的评分均较高。这说明,对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的状态,提高其生活的自理能力。

猜你喜欢
肢体血肿微创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