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8-12-20 00:36黄露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腰痛腰椎间盘规范化

黄露露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发生退行性改变的腰椎纤维环在外在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破裂,使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其相邻的脊神经根,从而导致其出现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1]。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手段。为了分析和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的效果,笔者对100例此类患者进行了平行对照试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100例患者均为我院在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这些患者均存在腰痛和下肢麻木等症状。其中,排除合并有脑血管疾病、癫痫、精神疾病、帕金森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根据这100例患者住院病历尾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基础护理组和规范化疼痛护理组。在基础护理组患者中,有女24例(占48%),男26例(占52%),其年龄为45~77岁,平均年龄为(61.26±5.43)岁;其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4.54±2.17)年;其中,有膨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占42%),有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9例(占58%)。在规范化疼痛护理组患者中,有女23例(占46%),男27例(占54%),其年龄为46~79岁,平均年龄为(61.72±5.69)岁;其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4.90±2.38)年;其中,有膨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占44%),有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占56%)。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显微镜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及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等。在此期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护理,方法是: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对其腰椎的功能进行评估。告知其手术的相关事宜,指导其进行术后的体位训练和床上排便训练等。另外,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对其进行切口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等。在此基础上,对规范化疼痛护理组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方法是:1)术前护理。(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遍存在腰痛的症状,且疼痛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其食欲和睡眠。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腰痛症状出现的原因,帮助其正确地认识腰痛症状。同时,教会患者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其腰痛症状的严重程度[2]。(2)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卧床,让患者家属按摩患者腰部两侧的肌肉,以缓解其腰痛的症状。嘱患者家属在对患者进行按摩时不要过于用力,以免对其脊神经根造成刺激,加重其腰痛的症状。另外,还可指导患者用热毛巾对其腰部进行热敷,以缓解其腰痛的症状。(3)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认真倾听其述说,询问其腰痛症状持续的时间、严重程度等,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疏导。另外,可指导患者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看书等方式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进一步减轻其腰痛的症状。2)术后护理。(1)术后,患者的下肢可出现一过性疼痛的症状,护士可用沙袋对其下肢出现疼痛的部位进行压迫,或用冰袋对其疼痛部位进行冰敷,以减轻其疼痛症状。(2)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是否发生渗液、肿胀和疼痛等症状。若其手术切口出现上述症状,应将其手术切口处的缝线拆开,将其切口内的脓液引流干净,然后再进行缝合。(3)指导患者在卧床休息时保持合适的体位,告知患者家属按时协助患者翻身。在协助患者翻身时,要避免压迫其腰椎或对其腰椎进行牵拉。(4)指导患者家属每天按摩患者的腰背部,以促进其腰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其腰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1.3 观察指标

术前 12 h 及术后 12 h、24 h 和 48 h,采用 VAS(总分为10分)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 12 h 及术后 12 h、24 h 和 48 h,规范化疼痛护理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基础护理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术前12h及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分,)

表1 术前12h及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术前12 h 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48 h基础护理组 50 5.21±0.78 7.49±0.47 5.88±0.65 4.93±0.57规范化疼痛护理组 50 4.19±0.68 6.12±0.44 4.23±0.32 2.53±0.24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患者的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此病可分为膨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类型。腰痛、下肢麻木是此病患者最典型的症状。目前,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进行手术治疗。此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对疼痛较为敏感。因此,在对此病患者进行手术前后,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疼痛护理,以缓解其疼痛的症状,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促进其术后康复[3]。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其术前、术后疼痛的症状。

猜你喜欢
腰痛腰椎间盘规范化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职业腰痛早防治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