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研讨

2018-12-20 00:36张华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循证

盛 艳,张华娟,高 茹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武进 213002)

高热惊厥是小儿的常见病。此病患儿多为6个月~3岁的婴幼儿[1]。此病是指小儿在发生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其体温≥39℃时发生的惊厥。小儿机体的各个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其机体的免疫力、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均较差,使其在出现呼吸道感染后极易发生高热,进而出现惊厥。研究发现,高热惊厥会引发神经功能损伤。此病患儿的神经功能一旦受损,可对其智力的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在高热惊厥患儿发病的早期应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高热惊厥患儿。这些患儿均不存在家族遗传病史、严重的代谢紊乱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8例;其年龄为5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3.63±1.25)岁;其每次惊厥发作持续的时间为17 s~4.5 min,其每次惊厥发作持续的平均时间为(2.93±1.74)min。在乙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9例;其年龄为6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86±1.34)岁;其每次惊厥发作持续的时间为23 s~4.2 min,其每次惊厥发作持续的平均时间为(2.52±1.66)min。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控制惊厥、降温等常规治疗及饮食护理、生活照护、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乙组患儿进行循证护理。进行循证护理的方法是:护理人员上网搜索相关论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护理人员按压患儿的人中穴、合谷穴,以给予其强烈的刺激。2~3 min后,患儿若仍未清醒,应遵医嘱为其使用抗惊厥药进行治疗(30 min后可重复用药1次)。2)护理人员及时清除患儿口鼻部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其因误吸呕吐物而出现窒息。如果患儿的面色变得青紫且出现呼吸暂停的症状,应立即为其使用面罩进行吸氧或遵医嘱对其进行气管插管,然后为其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根据患儿的年龄合理调整氧气的流量。待患儿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后,为其将氧气流量调低或为其停止吸氧。3)护理人员脱去患儿的外衣裤,在其头背部下放上一个水枕(温度为4℃~8℃)。当患儿的体温降至38℃时,为其去除水枕。用浓度为30%的酒精擦拭患儿的颈部、腋窝及股动脉。在此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及面色的变化情况。每隔30 min为患儿测量1次体温。同时,遵医嘱为患儿使用退热药进行治疗。患儿服药后,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其体温的变化情况,以防其因体温下降的速度过快、出汗量较多而出现虚脱。告知患儿的家长让患儿多喝水,及时为患儿更换衣物。4)护理人员为患儿采血,将其血液样本送至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查。协助患儿进行脑脊液检测、眼底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头颅CT检查等。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瞳孔、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在患儿的上下牙齿间放上一个牙垫,以防其咬伤舌部。为患儿的病床放置防护栏,以防其坠床。5)护理人员告知患儿的家长在患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应保持镇定,确保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理患儿口腔内的分泌物。告知患儿的家长要为患儿增加营养,以增强其机体的免疫力。告知患儿的家长,若患儿在出院后出现发热的症状,要及时为其使用退热药进行治疗,并让其多喝水,如果患儿的体温持续升高,应及时带患儿入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及治护效果的评定标准

1)接受治护后,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住院的时间及治疗的费用。2)为两组患儿的家长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以调查其对护理的满意度。该调查问卷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乙组患儿惊厥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退热的平均时间均早于甲组患儿(P<0.05),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甲组患儿(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h,)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h,)

组别 例数 惊厥症状消失的时间 退热的时间甲组 20 8.63±2.54 8.95±2.46乙组 20 5.16±1.73 6.28±1.22 t值 6.012 5.201 P值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儿住院的时间、治疗的费用及其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乙组患儿住院的平均时间短于甲组患儿(P<0.05),其治疗的平均费用少于甲组患儿(P<0.05),其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甲组患儿的家长(P<0.05)。详情见表3、表4。

表3 两组患儿住院的时间及治疗费用的比较()

表3 两组患儿住院的时间及治疗费用的比较()

组别 例数 住院的时间(d) 治疗的费用(元)甲组 20 6.41±1.34 3417.52±425.65乙组 20 4.73±1.22 3068.91±372.13 t值 5.089 3.269 P值 0.000 0.002

表4 两组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总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高热惊厥多发生在小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后。当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体温快速升高至38.5℃以上时,极易发生惊厥。高热惊厥患儿可出现全身阵发性强直性痉挛的症状。该症状主要是由患儿的脑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异常放电所致[2]。高热惊厥对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与其惊厥发作持续的时间和发作的频率有关[3]。研究发现,在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治疗期间,对其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循证护理前,护理人员首先分析对其进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制定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4]。在本次研究中,对乙组患儿进行循证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对此病患儿进行循证护理期间,对其进行退热护理、吸氧护理、呼吸道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而降低其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可根据其病情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治疗;对患儿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治疗的配合度。

综上所述,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循证
《循证护理》稿约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