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学磁共振对乳腺癌筛查的意义

2018-12-21 09:52
吉林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征象磁共振良性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乳腺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乳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到一种女性恶性肿瘤。早诊断以及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放疗的时间也会相应的缩短,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影像学检查能够在肿瘤出现以前检测到前兆。目前乳腺病变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技术。传统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钼靶摄影能够发现无体征以及无症状的乳腺肿物。虽然影像学检查比较先进,对于乳腺癌的检查方式日趋多样化,但也具有许多局限性。术前诊断乳腺肿物的关键是准确区分其良恶性,而钼靶摄影的特点是敏感度高但是特异度低,所以改进定性诊断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活检确诊乳腺癌患者150例,应用功能学磁共振进行乳腺癌筛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活检确诊乳腺癌患者300例,年龄24~69岁,平均(48.2±1.3)岁,肿瘤直径11~72 mm。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同时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钼靶筛查方法:患者应用3000NOVA(西门子)钼靶X光机,设定焦片距为75 cm,同时设定焦点为0.6。应用IP板进行数字信号的收集,使用6850相机(柯达)完成打印。150例患者全部摄取乳腺双侧的斜位(MLO) 以及轴位(CC)。

1.2.2观察组给予功能学磁共振筛查方法:筛查过程当中,患者取俯卧位,最大限度暴露双乳,确保双乳悬垂在线圈当中,同时将双臂放置到头部带来两侧,之后进入磁场。首先进行常规的MRI扫描,在进行三平面扫描之后,应用FSE序列完成横断面以及矢状面的T1WI与T2WI扫描,在此过程当中需要留意脂肪抑制。其次进行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共选取3个不同的b值,0、400以及800,得到DWI图像之后应用成像仪得到ADC图。再次是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应用小角度三维成像序列完成患者的轴位扫描,设定TR为3 ms,设定TE为2 ms,设定层厚为2 mm,无间断进行持续扫描。应用钆喷酸葡胺为对比剂,使用剂量为0.2 mmol/kg,以1.5 ml/s的速率通过患者的肘静脉进行输注。增强扫描之前进行扫描,注射对比剂之后30 s持续进行扫描。将患者正常腺体当中的信号为判断标准,分析MRI扫描过程当中病灶出现的信号表现,应用工作站自带的软件处理图像并分析血流动力学,同时绘制时间-信号曲线。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灶直径大小来完成多平面的重建,提高图像质量,从而观察患者病灶特征及其同附近血管之间的关系。

1.3判断标准:钼靶X线判断标准方面,直接征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微小钙化(小杆状、分叉状或者是泥沙样);肿块类型(毛刺状、模糊型或者是小分叶状);局限性浸润。间接征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患者的乳头内陷;淋巴结肿大;肿块附近存在血管影像;患者的局部皮肤显著增厚;肿块附近的乳腺构造较为紊乱。钼靶诊断乳腺癌的时候需要直接征象两项及以上,如果具备1项直接征象以及2项间接征象也可以进行确诊,X线片发现恶性钙化确诊属于乳腺癌[2]。

功能学磁共振乳腺癌筛查的征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乳腺内部存在信号异常的肿块;界限比较模糊;形状不够规则;增强扫描病变位置出现显著的强化。良性肿瘤的征象方面:患者的软组织肿块边界较为清楚,同时形状较为规则;增强扫描过程当中无显著强化。良性肿瘤患者的病灶信号同乳腺附近的健康组织比较类似,增强持续并且缓慢,时间-信号曲线为I型。恶性肿瘤患者在造影剂注射之后2 min内通常都会出现强化峰值,之后在短时间内下降,时间-信号曲线为Ⅱ型或者是Ⅲ型[3]。

2 结果

观察组确诊良性33例,确诊恶性69例,对照组确诊良性47例,确诊恶性61例,功能学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钼靶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功能学磁共振同钼靶筛查乳腺癌结果对比(例)

病理结果例数观察组 良性 恶性 对照组 良性 恶性 良性6433124711恶性8636693161合计1506981787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女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日益上升的发展趋势。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给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都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钼靶摄影诊断有着成像速度快,操作简单以及费用低廉等方面的特点,是乳腺癌常规筛查的首选诊断技术。与此同时,钼靶摄影的空间分辨率比较高,可以有效显示大多数乳腺病变的位置、形态以及密度。在分析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判断肿块边缘是否存在分叶、是否存在钙化形态、淋巴结是否肿大以及患者的皮肤是否明显增厚,从而进行定性诊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钼靶摄影诊断的立体性不够强,诊断结果容易受腺体密度的影响。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钼靶诊断脂肪型腺体病变患者的敏感性比较高,能够超过90%,但是诊断致密型腺体的效果较差,敏感性只有60%左右[5]。除此之外,钼靶摄影也无法准确判断病变位置属于术后病灶、或属于复发或者是疤痕。

功能学磁共振进行乳腺癌的筛查能够弥补钼靶摄影存在的缺陷,可以多序列、多方位进行成像,而不会受到致密型腺体带来的影响,这是功能学磁共振检出率显著高于钼靶诊断的重要影响因素。钼靶仅仅能够显示人体腋下淋巴结的一部分,对于乳腺内部的淋巴结无法有效显示。功能学磁共振能够准确检出乳腺癌患者腋下以及乳腺内部的转移淋巴结。本研究结果提示,功能学磁共振确诊良性33例,确诊恶性69例,钼靶诊断确诊良性47例,确诊恶性61例,功能学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钼靶诊断(P<0.05)。不过功能学磁共振诊断乳腺癌同样存在其固有的缺陷,那就是无法准确提示微小钙化。针尖样钙化可以说是乳腺癌患者的重要征象,统计结果表明,10%左右的乳腺癌患者诊断需要依靠钙化作为依据。“隐形”乳腺癌患者当中,超过半数的患者是借助于钙化确诊的,并且患者往往属于早期乳腺癌。钼靶筛查能够显示直径超过1.5 mm的各种钙化,因此其对于钙化征象的诊断是功能学磁共振无法比拟的。功能学磁共振筛查的另一个重要优点在于能够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是在静脉注入造影剂之后对兴趣区连续进行扫描而强化病灶图像的技术。恶性病变增强的同时流出快,良性病变反之。周欣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的检查符合率为91.01%(81/89),包括Ⅰ级0例,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56例,Ⅴ级25例。乳腺钼靶检查的符合率为73.03%(65/89),包括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12例,Ⅳ级41例,Ⅴ级24例。磁共振的检查符合率为91.01%,高于乳腺钼靶检查的符合率(7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3,P<0.05),同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综上所述,磁共振筛查乳腺癌的准确率要优于乳腺钼靶,钼靶检查可以用来进行初期筛查,临床上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方式,从而降低患者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

猜你喜欢
征象磁共振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