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8-12-21 09:52,,,,
吉林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风湿性左心室心脏病

,, ,,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广东 高州 525200)

风湿性心脏病在各类心脏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类疾病多因风湿热毒使心脏瓣膜发生病变,在中国心脏外科疾病中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30%[1]。风湿性心脏病临床多表现为活动能力降低、胸闷气短、劳累性呼吸困难。二尖瓣下装置对维持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且二尖瓣瓣下装置能保证患者术后心脏左心室为标准的几何形状,确保患者左心室泵功能可正常运作。当前心脏瓣置换术为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据研究发现,瓣置换术易降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使其出现低心排。而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在有效保留患者瓣下结构的同时还能确保患者术后左心功能正常运作[2]。故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给予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并将其与不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进行对比,旨在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共83例,所有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且均伴有劳累性呼吸困难、活动能力降低等临床症状,同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且签署同意书。采用数字奇偶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0)。观察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45~74岁,平均(60.3±8.3)岁;Marshall心功能评分:Ⅲ级17例,Ⅳ级26例;病情分类:窦性心律14例,心房颤动29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7~79岁,平均(62.4±8.4)岁;Marshall心功能评分:Ⅲ级18例,Ⅳ级22例;病情分类:窦性心律13例,心房颤动27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性别、年龄、Marshall心功能评分与病情分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比较价值。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进行治疗,对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胸骨正中切口,并逐层切开以有效降低其鼻咽温度[3]。对患者做升主动脉阻断,主动脉根部灌注冷血高钾停搏液停跳保护心肌,右房及房间隔径路切口,充分显露二尖瓣前、后瓣,切开前瓣至前后交界,切除前瓣区中央无腱索部分,随后将前瓣下翻转与后瓣连续缝合,有效保留前瓣腱索,并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后瓣瓣下组织。从保留的前后瓣叶边缘位置出针,将其与人工瓣环做连续缝合[4],完成人工瓣膜置换手术。

1.2.2对照组:行不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麻醉方法及暴露二尖瓣等手术方式均与观察组相同,之后直接切除患者二尖瓣前瓣区与后瓣区及瓣下组织,并对人工瓣进行连续缝合固定。对患者行手术时若发现其左心房出现血栓等现象时,应立即同期并行手术清除血栓。

1.3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以下左心室功能指标: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F(射血分数)、FS(短轴缩短率);②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12个月,采用Marshall心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LVEDD、LVESD、FS、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FS、EF均有所上升,同时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LVEDD(mm) 治疗前 治疗后 LVESD(mm) 治疗前 治疗后 FS(%) 治疗前 治疗后 EF(%)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4353.47±5.6225.43±3.82①②66.92±4.7647.34±5.31①②45.62±3.5768.57±4.27①②24.65±3.3441.55±4.46①②对照组4054.18±5.3636.15±4.26①65.78±4.8355.52±4.69①46.24±3.6956.81±4.72①25.58±3.5231.46±3.27①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②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比较: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观察组4332(74.42)①11(25.58)0(0.00)0(0.00)对照组4020(50.00)14(35.00)3(7.50)3(7.50)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为常见的心脏类疾病,患者多合并有风湿性咽喉炎、关节炎及心肌炎等,使其极易发生心功能衰竭或猝死[5]。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疾病发病率虽有所下降,但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仍不可掉以轻心。若患者病情较严重且伴有明显症状者,应及时采取手术进行治疗,而心脏瓣置换术作为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及生命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临床相关研究发现,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与其心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不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无法有效保留患者腱索及瓣叶,而患者腱索被切除后,其左心室纵径受影响便会逐渐变长,使患者左心室收缩能力下降,对其左心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使患者出现低心排量等情况[6]。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逐渐被临床所接受,大量研究证实该手术在积极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左心室功能造成的影响[7]。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改善,表明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此外,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可有效提高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收缩、舒张剂射血能力,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康复[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S、EF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可有效保护左心室功能,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使其早日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风湿性左心室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美托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