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

2018-12-21 09:52
吉林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股沟腹膜

龚 全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响水 224600)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中包括腹股沟斜疝及腹股沟直疝,导致产生该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腹壁肌肉松懈,腹内压变高[1]。临床有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但是因为保守治疗较易复发,因此临床常使用手术治疗[2-3]。无张力疝修补术及经腹腔膜前腹腔镜疝修复术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因此本文对两种治疗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次研究将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进行资料回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腹股沟疝患者,均为成年人。对照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8~70岁,平均(56.89±5.13)岁;按工作类型分为:白领10例,工人11例,其他4例。试验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8~71岁,平均(57.129±5.25)岁;按工作类型分为:白领11例,工人10例,其他4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工作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方法:对照组首先为患者选择麻醉方式(硬外麻醉),手术切口为常规类型,将皮下、皮肤以及腹股沟管前壁切开,将疝囊暴露出来,游离疝囊并提其子宫圆韧带以及精索,将疝囊口切断,行近端高位结扎,旷置远端,为其剪裁补片,按照缺损大小修剪,在精索后方放置修剪后的补片,紧密缝合与股腹沟韧带、耻骨结节、联合腱等组织,逐层缝合腹部切口。

试验组患者实施在腹腔镜下观察下进行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将10 mm插入脐周下缘,将5 mm与10 mm套管插入腹直肌外缘两侧。将疝囊拉出,疝囊从腹腔中拉出,若无法拉出则置于原地,四周游离主要沿着腹壁缺损处疝环边缘,行腹膜前间隙分离,将耻骨梳韧带、精索、联合腱、腹壁下血管以及腹横肌弓状缘、腹股沟韧带等结构找出。使用意大利进口聚丙烯网状补片卷好,送到腹腔内,然后覆盖腹壁缺损处周围,范围至少要达到2.0 cm,使用医用胶固定补片进行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联合腱等组织固定。缝合线为吸收缝线,对患者进行出血情况观察,放气后手术结束。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血肿、神经感觉异常、尿潴留以及复发),同时关注其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及比较费用。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费用情况比较:对照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长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后下床时间(h)术后疼痛持续时间(d)平均住院时间(d)手术费用(元)试验组2575.23±11.215.21±2.502.03±1.123.02±1.217 653.54±493.25对照组2546.22±12.0311.23±3.125.14±0.907.23±1.614 523.43±356.22t值4.253.914.642.1910.64P值<0.05<0.05<0.05<0.05<0.05

表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术后血肿神经感觉异常尿潴留复发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251(3.33)2(6.67)0(0.00)0(0.00)10.00对照组254(13.33)3(10.00)2(6.67)2(6.67)36.67χ2值1.960.282.682.685.96P值>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占腹外疝病例至少90%,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就是斜疝,临床常见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为手术治疗[4]。本文将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为,对照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长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证明了经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更好。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利用人工补片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加强,复发率也较低,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5]。但是因为该手术类型是开腹手术,术后患者受到创伤较大,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恢复,因此,未能得到完全普及[6]。随着腹腔镜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得到了许多患者以及医生的青睐,该手术方式具有恢复快、创伤小及术后疼痛轻等特点,患者不会受到较大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也较短,修补更加精细,术者也可通过腹腔镜更加清楚地观察手术区域,术后恢复较快,更利于患者尽早开始活动,避免因为长期卧床而产生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因此成为了临床最受欢迎的手术方式[7]。但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费用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并不是所有家庭都可承担得起这类型手术方式,但只要条件允许或为双侧疝患者,均应首选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为患者进行将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创伤较小,住院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可以一次性对两侧疝进行修补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股沟腹膜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