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训练治疗与传统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12-21 09:52
吉林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诱发电位弱视例数

(海门市海门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江苏 海门 226100)

儿童时期发生弱视情况是十分常见的病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视力降低,没有立体视觉,十分影响患者的身心发育,不利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因此治疗依从性较差,所以应用传统的遮盖疗法治疗不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最终治疗结局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近年来,多媒体弱视治疗弱视患者的临床效果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肯定,为弱视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本文比较观察多媒体训练治疗与传统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弱视儿童患者,共计76例,2014年8月~2017年8月为研究阶段,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男20例,女18例;患眼50只,左眼30只,右眼20只;年龄4~8岁,平均(6.22±1.11)岁;按照患眼的弱势程度又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例数分别有14例、13例和11例;按照不同的弱势类型又分为屈光不正性、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患者例数分别有15例、12例和11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患眼51只,左眼32只,右眼19只;年龄4~9岁,平均(6.13±1.07)岁;按照患眼的弱势程度又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例数分别有15例、13例和10例;按照不同的弱势类型又分为屈光不正性、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患者例数分别有16例、11例和11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行多媒体训练治疗、传统遮盖疗法治疗。研究组:使用综合视功能检查康复训练治疗系统对弱势儿童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系统主要包含有:CAM 训练、精细训练、红光闪烁训练等,依据患者的不同弱视程度、注视性质以及平衡双眼视力,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模式。红光闪烁、CAM 训练及精细目力训练均适合弱视眼为中心的注视者;海丁格光刷、红光闪烁及精细目力训练均适合弱视眼为旁中心注视者;若患者弱视程度在轻、中度则再加入视功能训练,每天训练30 min。对照组:依据患者具体的弱视性质、程度等基本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遮盖方法;单眼严格遮盖法适合屈光参差性和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双眼交替遮盖法适合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斜视性双眼弱视患者,双眼等量交替遮盖适合双眼矫正视力相等患者,依据患者的双眼视力差异选择4∶1或5∶1的遮盖方法。记录复查时的双眼裸眼远近视力及矫正视力,对遮盖时间进行调整,防止遮盖性弱视的发生[1-2]。

1.3观察项目:比较两组的临床总好转率、视觉诱发电位潜时、视觉诱发电位振幅、视力情况。疗效判定:基本治愈:矫正视力提高至少0.9之上;好转:矫正视力提高至少0.2之上;无效治愈:矫正视力退步。临床总好转率=(基本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好转率、视觉诱发电位振幅、视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且研究组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潜时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两组临床总好转率[例(%)]

组别例数基本治愈好转无效临床总好转研究组3828(13.68)9(23.69)1(2.63)37(97.37)①对照组3819(50.00)11(28.95)8(21.05)30(78.95)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例数视觉诱发电位潜时(ms)视觉诱发电位振幅(μV)视力研究组3890.11±8.1112.32±3.221.05±0.11对照组38102.22±10.3210.22±3.110.76±0.11

3 讨论

治疗弱视的方法很多,如传统的遮盖加精细作业、后像法、CAM 疗法等,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赖于医生的治疗经验和弱视患者的治疗适应性。治疗弱视的首选方法是遮盖法,遮盖法效果肯定且操作简单,但是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如患儿突然遮盖健眼,大多会出现拒绝、不配合治疗等情况,且易给学龄患儿造成心理问题[3-4]。有研究显示,患儿行遮盖治疗时自信心会严重降低,心理负担加重,而心情不适会抵制治疗[5-6];遮盖治疗法的周期较长,治疗周期大多需要1年。

多媒体弱视治疗系统是在患者进行愉快游戏的过程中完成训练内容,最大的优势在于趣味性,训练内容具有情趣性和多样性,因此,大多弱视儿童患者能够坚持多媒体弱视治疗训练,能够大大提高视力水平,改善和提高视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弱视训虽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如:患者治疗之后容易迷恋计算机游戏[7-8]。

此次研究中显示,研究组临床总好转率(97.37%)、视觉诱发电位振幅(12.32±3.22)uV、视力(1.05±0.11)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且研究组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潜时(90.11±8.11)ms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弱视儿童患者予以多媒体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总好转率、视觉诱发电位振幅与视力水平,降低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潜时。

猜你喜欢
诱发电位弱视例数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四)
基于CNN算法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特征识别
更正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