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减少混合痔术后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发生率中的作用

2018-12-21 09:52,,
吉林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尿潴留循证困难

,,

(深圳市福田区肛肠专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0)

肛肠疾病手术如混合痔手术术后易导致反射性的排尿困难,严重者发生尿潴留,手术造成的创伤,引起膀胱气化,小腹胀满严重,患者有尿意却解不出小便,或者解小便较为困难。患者若发生尿潴留,一方面对手术治疗质量以及术后护理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严重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1-2]。因此寻找一个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通过循证医学的理念,制定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为减少患者术后排尿困难以及尿潴留的发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本院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9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骶管麻醉,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所有患者神志清楚。其中试验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20~60岁,平均(45.7±10.4)岁,手术时间24~45min,平均(35.7±6.8)min;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19~62岁,平均(46.1±11.2)岁,手术时间23~47 min,平均(36.9±7.1)min。病例纳入标准:①混合痔术后;②骶管麻醉;③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存在。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泌尿系结石和前列腺疾病患者;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③采取腰麻方式进行麻醉。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本科室常规术后护理,包括术后健康教育、24 h尿量监测、常规术后排尿指导以及护理。

1.2.2试验组: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根据循证医学内容,笔者分析导致混合痔患者术后易发尿潴留与排尿困难的原因包括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因素、排尿习惯的改变、心理因素、术中及术后补液因素、直肠内填充物的压迫、术后疼痛、手术造成的刺激、麻醉因素8个方面。本文针对这8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针对高龄以及男性患者重点关注,首先告知患者发生排尿困难的可能性,使其有所准备,避免心理过度紧张,耐心解答患者的心理困惑,帮助其适应病房的环境,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②肠腔压迫的解除:术后早期(4~10 h)可以在切口不出血的前提下适当清除一些敷料,减轻压迫;③液体摄入控制:术中与术后限制输液量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在排尿反射恢复期间发生膀胱充盈;④热敷法:使用热毛巾对膀胱以及会阴部位进行热敷,温度保持在50~60℃,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具有较显著的效果;⑤诱导排尿:利用流水声音、温水冲洗会阴等方法帮助患者发生反射,自行排尿;⑥镇痛:部分患者可自行排尿,但是由于疼痛对排尿反射的抑制,造成无法自行排尿,此时给予镇痛效果明显,可给予口服药镇痛,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⑦按摩法:轻柔按摩膀胱底以及膀胱前部,帮助解除肌肉痉挛,促进排尿,可适当按压三阴交、足三里、气海以及中极等穴位约10 min,刺激排尿;⑧药物:肌内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0.5~1 mg,促进排尿;⑨导尿:若以上措施均无显著效果,叩诊膀胱平脐位置,可遵医嘱导尿处理,首次<1 000 ml,期间做好导尿管的护理,防止感染的发生。

1.3评价标准:排尿困难:患者自觉有尿意,但是无法排出,或者不压膀胱排不出,或者排尿完成后仍觉有尿液未排出;尿潴留:术后6~8 h,无法排尿,膀胱充盈,耻骨上区膨隆,叩诊呈浊音。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80~100:非常满意,60~80分:满意,<60分: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排尿困难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排尿困难发生率分别为42.86%和63.27%,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10.20%和26.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困难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排尿困难尿潴留新斯的明使用自行排尿试验组4921(42.86)5(10.20)8(16.33)44(89.80)对照组4931(63.27)13(26.53)17(34.69)36(73.47)χ2值4.0974.3564.3504.356P值0.0430.0370.0370.037

2.2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比较[例(%)]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试验组4938(77.55)9(18.37)2(4.08)47(95.92)对照组4920(40.82)21(42.86)8(16.33)41(83.67)χ2值4.009P值0.045

3 讨论

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是混合痔术后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传统的方法虽然有齐全的护理对策,但是个别方面尚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常常不是很令人满意[3]。在传统护理中,患者一旦有排尿困难等出现,即行导尿,这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且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循证医学注重从临床实践中得到启示,将已有的科研成果、临床经验与个人能力以及患者需求相结合。循证护理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能够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提高护理的效果。本研究给予混合痔术后患者循证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排尿困难发生率分别为42.86%和63.27%,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10.20%和26.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循证医学内容,通过较长时间的临床工作经验以及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查阅,笔者总结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以及排尿困难的相关因素,共有以下8个方面[4-6]:①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因素:其中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老年患者由于相关肌肉力量减退,术后容易发生排尿困难;②排尿习惯的改变:患者由于对病房环境的不习惯,术后害怕疼痛不敢用力排尿,导致排尿困难的发生;③心理因素;④术中术后补液因素:由于麻醉处理,患者排尿反射会有暂时性的中断,而这一反射尚未完全恢复,此时过快的大量补液导致膀胱充盈,排尿反射的恢复程度并不能适应过度充盈的膀胱;⑤直肠内填充物的压迫;⑥术后疼痛;⑦手术造成的刺激;⑧麻醉因素:大量麻醉药物的使用,麻醉效果不全等均会导致肛门括约肌紧张,造成反射性排尿困难的发生。针对这8个方面的因素以及参考相关文献[7-8],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预、肠腔压迫的解除、液体摄入控制、热敷法、诱导排尿、镇痛、按摩法、药物以及最后采取导尿处理,结果显示,循证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且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混合痔患者术后排尿困难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尿潴留循证困难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选择困难症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有困难,找警察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