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要有教学情怀

2018-12-24 10:04段李娜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家常优质课骨干教师

段李娜

摘要:根据县局教研室工作安排,11月份要开展一次教学视导活动。具体的做法是,县城实验小学和乡镇小学手拉手结对子。乡镇小学组织骨干教师去县城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县城实验小学派遣骨干教师赴乡镇薄弱学校指导帮扶。作为乡镇小学数学教研员,我很荣幸参加了视导活动。在11月第三个周五上午,我们乡镇组织小学骨干教师走进了县第四实验小学。按照计划安排,视导活动的第一个活动是听评课,就是观摩课堂教学。第四实验小学安排了四节数学课,由于经常带高年级的习惯,我选择了了六年级四班的数学课,作为我学习的对象。

关键词:好老师;教学情怀

一走进六四班,一股熟悉的气息迎面扑来。为何?早在去年,我就曾在当时为五四班的这个班里观摩过数学课,执教的同样是认真负责的王老师。这一次王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圆的面积练习》,直白而简洁的教学语言,朴素而生动的直观演示,热烈而高效的交流互动,严谨而完整的教学设计,让我时时停下笔来细细品味。“这是你的想法!”,“这是他的想法!”“那你的想法呢?”“他们是从方法的角度思考的,你能从数字上发现问题吗?”“哦,是老师看错了,呵呵”。很喜欢如此这般真实、原汁原味的数学课,课堂深处涌现出的不是花哨的课件装扮、新潮的教学理念,唯有静悄悄的追求数学理性的跳动的心。

算上这次,我已经听过王老师三次课了,无论是全县优质课评比,还是全县小学教学督导检查,还是一般的交流学习,王老师总是用她看似平淡而又富有教学机智语言,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森林深处,去探求知识,去更新观念,去收获思想,去积累经验,去建构新知。课后,在和同事的交流中,我说:“王老师真是把家常课上出了优质课的味道。”就拿这次交流活动来说,本不算多么重要的活动,仅可算是一般的互动学习,何况期中学情调研刚刚结束,想必王老师定不会大费周章准备课(也无时间),再者王老师的课一如既往,又如何需要绞尽脑汁去故作姿态设计?

由此,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2条建议中记述的那个故事,一位有着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的一节公开课,让听课的老师们和石道远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邻校的一位老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不止一个小时吧?”这恐怕也是现今我周围老師在观摩一节完美优质课所势必发出的感慨。可是,听听这位历史老师的回答:“对于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长期以来,对于优质课评比,网络上质疑之声,批判之风,甚嚣尘上。其中一个主要论据是优质课评比耗时耗力,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结果不过是表演了一节华而不实的所谓完美课。一旦返回现实,课堂教学却无理念可言,无新颖可说,精讲多练还是制胜法宝。更有甚者,优质课上,和蔼可亲,满面出风;家常课中,凶如老虎,让学生见之颤栗。如此,优质课评比的结果,除了早就出一批荣获一等奖的获得者外,至于带动教学水平提升,抑或团队整体进步等理想结果,则实难实现。

如何缩短家常课和优质课之间的距离,让优质课充满家常味,让家常课成为优质课?出路在哪里?做到这一点,最为关键的一个方法是拥有一颗充满教学情怀的心。

情怀,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情怀,一种高尚的心境、情绪和胸怀。”如果将这个概念引申到“教学情怀”中来,我们可以说,“教学情怀是一种对教育教学怀有的一种高尚的心境、情绪和胸怀。”当技术当道的时候,作为教育者,单单注重技术层面上累积,忽视人文素质修养的提高,个体只会沦为职业的奴隶、附庸。如果将对于职业怀有一种心理上的挚爱,则人超越职业为自身“谋稻粱”的意义,而进入实现个人价值的境地。

拥有“教学情怀”不是简简单单地说爱教学、爱学生就可以的了。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得拥有专业素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第2条建议中,还写道:“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假如教师对于所教学科的本质没有透彻的理解,是教书匠,而不是教育者。其次,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追求卓越的勇气。追求卓越的勇气是什么呢?就用拥有独立思考的大脑,不唯书,不唯上。刚刚结束的全县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指导的两节课广受好评。很重要的原因是超越了已有的教学设计,散发着独立思考的光芒。这两节所选取的课题是县里曾经在全市、全省获得过大奖的课,一般人不会选取。即使选取,也会照葫芦画瓢,模仿抄袭(也可说借鉴)。难道获得大奖的课,就没有可以超越的地方吗?没有值得商榷的瑕疵吗?小学数学研究,日新月异。新思想、新观点层出不穷,知识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当一名教师走进学科深处,奔跑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教学本身之美便会笼罩自身,职业倦怠自然远离。

据说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许多年后,两人相遇。他们都发现,那座大山太遥远,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到达不了。拉克苏沮丧的说:“我竭尽全力的奔跑,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真叫人伤心。”苏格拉底则掸了掸袍子上的尘土:“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就没有注意到?”很多时候,教师如果将视野聚焦在最终的结果上,疲惫不堪不说,还会事倍功半。相反,享受教育的每一天,用心去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诗篇,那美景岂不美不胜收?!

猜你喜欢
家常优质课骨干教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家常回锅肉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家常豆腐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我们要向优质课学什么?
优质课竞赛后的三则评课妙语
让化学观念深入于心——观摩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有感
插翅还是折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