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12-24 10:04郭云鹏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创新教育创新意识

郭云鹏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我们越来越重视网络化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教育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于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计算机课程给予了一定的重视。我们计算机任课教师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对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开创新思路,开拓新办法去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本文我就想就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我的一点建议和看法,以期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 思维模式 兴趣

前言: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大脑高度活跃,吸收阅读能力最强的时期,所以,我们计算机任课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时间契机,开拓新思路,拓宽新视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我就实际的课堂教学工作出发,谈一下我是如何在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

一、任课教师要扭转旧观念,开拓新思路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任课教师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从自身业务能力出发,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展开“引导式”、“启发式”“案例教学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之间的亲密接触,更好地提高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我们要从“神坛”上走下来,积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展开交流,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实时调整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等。通过一种良性的沟通氛围,促进小学生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互动课堂环境

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对知识说“不”,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我们要改变“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当教师的讲解与学生发生矛盾的时候,任课教师不要强行将自己的答案植入学生的大脑当中,要展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启发鼓励学生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课上课下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不仅仅拘泥于课本的学习,还要求学生课下积极探索互联网计算机常识,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有效渗透,积极做好小學计算机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大融合,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用创新、发散性的思维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关注程度。比如说,举办电脑大赛,PowerPoint制作比赛,绘图大赛等等,并进行学年间的评比与交流,给予学生个性展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在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1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的奥秘,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通过自身的努力,也会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专注力,提高学生的敏锐度和观察力,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开拓思维,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势头。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相对于数学语文外语等理论性科目,实践性强,学生也愿意去着手操作,去探索不一样的网络世界。所以,我们更应该乘胜追击,优化教学手段,精选教学内容,给学生以最适合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办学层次,合理定位, 因材施教,给学生最适合的。

举个简单的教学例子,指法练习是小学计算机课程当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夯实理论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指法的训练对于活泼好动 的低年级学生而言,肯定是枯燥乏味,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的,那么,我们就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训练了指法技能,比如,通过敲打一个有趣的格林童话,通过打字,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指法,又可以增添学生对于童话故事的消化理解。这岂不是起到了一举双得的作用?

3.2 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填鸭式”教学模式,都是“授之以鱼”,老师恨不得将知识一股脑的都传授给学生。但是,过多的知识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难免“消化不了”。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授之以鱼”过渡成为“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思路和办法,启发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够深入透彻的了解知识的奥秘,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我们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手段,将新课的教学内容变为一个个任务模块,由学生自己通过课程的学习,进行任务的分解与学习,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的课堂接受者一跃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的把知识学到自己的手中。

3.3 利用有效的教学课时,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实践性和操作性往往理解的还不够,我们应该加大课堂教学当中的实践时长,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操作时长的提升,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内容与实践环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与科学性。而且,在学生的实践操作环节,老师也可以边演示边指导,这样的指导要远比枯燥的理论教学要好的多的多。我们也可以和学生进行激烈的探讨,共同分析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了解,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岩峰,王伟华,李东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9).

[2]王建华.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06).

[3]郭少辉,李明浩,王浩越.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04).

[4]李想,张家富,李明耀.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信息与电脑,2014(04).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创新教育创新意识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