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药理作用及制剂工艺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8-12-24 10:04张薇薇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蟾酥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薇薇

摘要:蟾酥指的是由蟾蜍科动物的皮肤或耳后腺分泌出来的一种中药物质,比如黑框蟾蜍等,具有止痛、解毒和开窍醒神等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比如牛黄消炎片、六神丸等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蟾酥,可用于治疗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咽喉肿痛、痈疽疗疮和中暑等疾病。本文主要深入分析了蟾酥药理作用及制剂工艺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蟾酥;药理作用;制剂工艺;应用;研究进展

一、蟾酥药理作用

(一)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

首先,强心作用:若蟾酥使用量大,则对青蛙、猫等动物具有麻醉效果,促使心跳缓慢;若使用量小,则可以强化蟾蜍离体心脏的收缩功能,另外,蟾蜍毒素类化合物和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强心功能较显著,可通过钙离子等进入心肌细胞,增强心肌收缩功能,而蟾酥中就含有中远华蟾毒配基,根据相关实验表明,蟾酥能促使受体与钾通道结合,强化蟾蜍心脏收缩力;其次,升压作用:蟾酥升压作用与四周血管收缩、心动等有关,作用原理与肾上腺素差不多,能够通过受体阻断剂进行阻断,升压效果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最后,增强心肌血液循环作用:蟾酥具有抗凝功能,能延长纤维蛋白原凝聚时间,增加蛋白溶酶的活性,促进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和冠状动脉管流量的增加,改善心肌缺血情况,可治疗由血栓引发的一系列疾病,比如心肌梗死等。

(二)镇痛

根据蟾酥脂溶性提取物镇痛效果实验研究可知,该提取物可减少鼠扭体的次数,促使其热板痛阀值的增大,根据另一个研究实验表明,蟾酥可与维拉帕米合用起到协同镇痛效果,蟾蜍对鼠腹痛和足痛存在显著的镇痛作用,然而蟾酥注射液对蛙神经动作电位不存在影响。

(三)抗肿瘤

1、对抗白血病

蟾酥注射液可限制白血病细胞的合成,且能促使其死亡,对使用量和时间等存在依赖性,根据不同成分蟾酥抑制白血病研究显示,蟾蜍相关几种纯化物和皮脂腺产物能借助细胞周期阻滞凋亡作用,对白血病细胞繁殖起到抑制效果,这是因为细胞外信号调解激酶(ERK)对蟾蜍灵诱导K562细胞的死亡具有负向调节作用[1]。

2、对抗肝癌

由相关实验显示,蟾酥注射液或胶囊均能促使肝癌细胞死亡,而且死亡速度与蟾酥起效时间和药物血清浓度等存在一定关系,而根据另一研究发现,蟾毒灵对肝癌细胞存在明显细胞毒效果,通过DNA片段化检验和形态学检测显示蟾毒灵是促使肝癌细胞死亡的主要因素,在蟾毒灵诱导作用下,抑癌基因会大量合成,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长,通过实验调查结果得知,蟾毒灵诱导效果可能是借助线粒体通路来实现的。

3、其他肿瘤对抗作用

除了上述两种肿瘤外,蟾酥还对胃癌、膀胱癌、结肠癌、淋巴瘤以及骨肉瘤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蟾毒灵诱导基础上,促使癌细胞的凋零死亡,抑制癌细胞合成和繁殖,根据相关实验均得出,蟾酥对抗肿瘤作用较为明显,能抑制多种癌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繁殖生长。

二、蟾酥制剂工艺的应用研究进展

(一)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应用研究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一种将常温下固态且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的类脂材料作为介质的新兴给药系统,其中包括了聚合物纳米粒载药系统、脂质体和乳剂等优势,对不稳定药物具有保护作用,且物理稳定性较高,其用药渠道多种多样,比如呼吸通道给药、注射等,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2]。因为蟾酥提取物极难溶于水,同时对血管和心脏具有刺激性与毒副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蟾酥在临床上的应用,所以需要学者希望借助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剂来减少对心脏和血管的毒害作用,提升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靶向功能,另外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冷冻干燥能促使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稳定性得到提升,也是有效解决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静脉注射液制备难点工艺。

(二)β-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研究

β-环糊精具有改变物质溶解度、抗氧化、祛除异味、防挥发等作用,已经在视频加工和制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蟾酥对口腔黏膜的毒性较大,患者用药后极易出现不适感,严重时会出现毒性反应,因此需要专家将β-环糊精制备成β-环糊精包合物,其中最主要成分就是脂蟾毒配基,对肿瘤具有较好的抗性,可用于治疗癌症和肿瘤疾病,而β-环糊精包合物的物相鉴定方法主要包括薄层扫描法、显微镜法等[3]。

结束语:

蟾酥对口腔、心脏和血管等均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毒副作用,所以需要强化对蟾酥制剂及应用的研究,促使蟾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研发出低毒、高效、质量好的蟾酥制剂,为医药领域和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宗云, 曲婷, 王鹏飞,等. 毒性中藥蟾酥质量研究现状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 42(5):863-869.

[2] 梁正敏, 何家康, 彭健波,等. 蟾酥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作用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1):2843-2845.

[3] Chen yinglan, hao yanyan, guo fujia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toad venom [J].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2017, 48(12):2579-2588.

猜你喜欢
蟾酥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蟾酥贮藏期间化学成分的变化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蟾酥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概述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无花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开窍醒神的蟾酥
蟾酥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