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8-12-24 10:04沈毅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鉴赏教学高中美术审美能力

沈毅

摘要: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良好的美术鉴赏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力。本文从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出发,并且针对美术鉴赏教学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美术教学要加强重视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鉴赏优秀美术作品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并且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想象力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促使学生充分感受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美感。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利用美术鉴赏课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新时期的美术鉴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借用生活经验或者学过的知识内容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欣赏,运用视觉来感受艺术,让学生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获得审美享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现代高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美术鉴赏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深入,高中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因此高中美术教育非常重要。但是,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严重影响,阻碍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此,笔者针对目前高中鉴赏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以下措施。

二、美术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措施

(一)重视美术鉴赏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美术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加美术馆,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学生对课外美术鉴赏活动通常兴趣较高,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积极作用。合理安排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时间,教师多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美术学习条件,真正将美术鉴赏教学落到实处,促进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讲印象派的时候,可以带着全班学生一起观看日出,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印象派的代表作《日出》;或者在讲雕塑作品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雕塑厂,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雕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艺术美感。老师还可以定期举行美术展览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和学生、老师一起参加,加深大家对美术鉴赏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鉴赏意识,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审美能力

创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美术教师应该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地创新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合作教学法、导学案法等,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讲美术作品语言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先引入苏轼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让学生结合诗句联想春天的景象,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照片,然后在引出艺术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老师可以在学生鉴赏的过程中,利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美感。或者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讨论,比如,让学生鉴赏《拾穗者》和《捣练图》这两个艺术作品,并组织学生讨论对比这两幅名作的艺术美感,老师在对其进行讲解,从而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紧扣主题,强调基础审美要素

高中美术鉴赏课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也有的老师过于注重课堂的轻松氛围,将高雅的美术鉴赏课变成了漫无目的的作品展示课,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都没有紧扣美术鉴赏课的主题,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方面紧扣教学主题,抓住课堂教学重点,尽可能地增强心领神会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欣赏《望庐山瀑布》山水画时,老师可以播放古典音乐《高山流水》,或者播放学生感兴趣的现代流行歌曲《江南》。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幅作品的文化底蕴、时代背景和作品中的情感进行讨论,说出自己在鉴赏完作品之后的内心感想。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紧扣主题,强调基础审美要素,有利于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四)对比鉴赏,拓宽审美视野

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賞大量的优秀作品,传授学生美术鉴赏方法,不断加强学生的美术理论技能,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不能停留在作品的表面上,要真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力。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利用对比鉴赏,让学生对同一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进行对比鉴赏,或者对相同题材的作品进行对比鉴赏。让学生感受题材不同的作品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影响,有些作品虽然题材和艺术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

比如,对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以及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这三幅优秀作品进行鉴赏,即便这三幅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后三杰的作品。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艺术家创作这三幅作品的目的是想通过美术创作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通过组织学生在对比鉴赏了这三幅艺术作品之后,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作品中的情感,懂得了作品中反映出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有重视美术鉴赏教学,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说美术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基础,应该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与支持,充分发挥美术鉴赏教学的作用。美术教师应该转变美术鉴赏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紧扣主题、对比鉴赏、传授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鉴赏教学高中美术审美能力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