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2018-12-26 01:27朱子
北广人物 2018年45期
关键词:教唱合唱节亲妈

本期沙龙主题:难忘的一首歌。这主题有点儿矫情,往往当我们非要突出唯一性时,要么需要时间轴限定时长,要么需要忽视自己的本性。特别是音乐,往往要对应自身机遇,从而创造出所谓的唯一性。其实,当说出这一首时,你心里的第二、第三……候选,近在咫尺。是不是?

反正,非让我说一首,有难度。就算偏重故事性强、延展性大、有积极意义的,挣扎选,也是两首。

第一首,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插曲《小小少年》。

这首歌,是小时候老爸教唱的。因为我长得和爸爸是复制粘贴,而哥哥又像妈妈,所以,老爸偶尔当我是男娃,怂恿出少年气,也不为过。后来,12岁、27岁住院手术,一剃光头,病友们真弄不清肥大的病号服下的我是男是女了。我清楚记得被推手术室时,楼道里不熟的病友们嘀咕:“那个男孩被推走了。”,相熟的病友们干脆喊我“英俊少年”。老爸听人家这么喊,没有不开心,还挺乐和。我倒无所谓男女,健康第一。

后来,我生了儿子;一年后,老爸过世。记得有一天阳光很好,我带着儿子出来玩儿。阳光洒落天桥,小家伙突然高声唱起了《英俊少年》。当时,不夸张,我是灵魂出窍状态,我并没有教过。定定神仔细想,应该是哄他睡觉、而我又想爸爸时哼唱过。好吧,我没那么细腻非要说传承啥的,就觉得“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是真的好。

第二首,原创歌曲《小荷尖尖》。

我属于奇葩家长,各种跑偏,不胜枚举。还好,比较幸运,从孩子幼儿园开始,老师们不但宽容,甚至多有纵容,还会偶尔取笑我:“到底你是亲妈,还是我是亲妈?”

孩子上一年级时,合唱节要求每个班要有班歌。老师请家委会家长转达,请我帮忙给选首流行歌曲,改改歌词就行。我思维又跑偏,一想,这不对,虽然不是商业用途,不涉及版权,但孩子们这么小,30几个孩子认认真真,一起鼓着小肚子、张着小嘴巴、童声吼唱,就体验这么一个半吊子流程?好像有哪里不对。

于是,我写词,请我年轻时的钢琴老师写曲,又请来专业声乐老师弹琴教唱。娃娃们,很争气,得了大奖,合唱节唯一一首原创。今年,孩子四年级,班歌还在用。因为每年只需要把歌词里的年级数改一下就可以了,也算一种底气十足的一劳永逸。

老爸说,小时候他们上学,连出操的歌曲,都是同学们自己作词作曲。

其实,现在的孩子们应该都没问题,对不对?如果音乐素养够,却没有做到,那是哪里出了问题?

平时跑步,爱听民谣,听过一首大乔小乔的《针灸》。歌者,年轻人;专辑,《古画会唱歌》;歌词,穴位名此起彼伏;旋律,沉静通透又不乏深情。里面一句:“若有春恨,别当秋藏。”

年轻人有个老灵魂,性感。那我们呢?

我不觉得这个问题好回答,就像本期沙龙主题。

猜你喜欢
教唱合唱节亲妈
能这么骂你的,十有八九是亲妈
戏曲淮调中的唱念做打如何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
中职校幼教专业幼儿歌曲教唱技巧的策略研究*
找朋友
关于协助举办2017“世界青少年合唱节——香港”的通知
成为“独立观摩者” 走进国际合唱节
中国国际合唱节暨第十届“和谐之声”合唱指挥研修班
还是亲妈好
是不是亲妈
探究戏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