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南风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2018-12-26 07:00刘科
数码设计 2018年1期
关键词:南风课堂教育

刘科*



试述“南风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刘科*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和学生俨然成为一个彼此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甚为微妙。一方面,教师往往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在教室里掌控教学,长期居高临下,具体表现为在课堂上强制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思考。学生认为自己就是教师的配角,在课堂上处于被控制的那一方,丝毫没有主体性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注重对学生使用南风效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南风效应;英语教学;课堂主体性

引言

“南风效应”讲的是这样一则寓言小故事:南风和北风打赌,比赛谁能将人们身上的衣服吹开。北风用足了力气,将冷空气吹向人们,可是人们在感受到寒冷后,就将衣服裹的更紧了,反而没有被吹开。这时南风带着温暖的气流吹向人们,人们感受到温暖后,觉得热就把衣服脱掉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北风凭借强势的方法没能达到目的,而南风用了温柔的方式,轻松的使得人们脱下衣服完成目的。这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南风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顺应了人们的内在需求,使得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如今不断在新闻中爆出学生扭打教师事件,在为教师感到同情,批判学生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背后隐藏的道理,那就是教师往往在课堂处于主导地位,强迫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教育都是命令式的。这种高压政策下的教育,学生难免有反抗情绪甚至于出现厌学、与教师发生正面冲突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与我国倡导的教育目标相左,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是我们今天要考虑的问题。

1 当前教育存在问题的表现

当前在我们课堂当中仍然存在很多教学问题,并不单单只是教师的“北风教学模式”。不同教师在使用不同教学方法以后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进而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然而如果教师没有深入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学生的主体性就会成为空谈并非能真正得以实现。

1.1 教师在课堂中居高临下,并未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使得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想出各种办法,比如采用新颖的导入以及丰富的课堂活动等措施。教师的这些措施想法是很好的,对于一些知识,学生很难去理解,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没有。这时候,教师施以一定的外力作用,使得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这样也会让学生按时完成教师规定的教学任务。一般而言,教师采取这些措施短暂时间内是有一定效果的。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处于身体的发展关键期,这一时期学生存在逆反心理,对于强迫的做法学生普遍感到反感和厌恶。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到了初中这个阶段,逐步进入“心理断乳期”渴望独立,渴望自由,但是他们缺乏合理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初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对较差,对于学习本身来说就对他们很痛苦,学习目标是什么其实对他们也是一无所知。教师如果强制实施一些教学任务或者活动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抗情绪。其实学生在这一阶段犯错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也说明教师要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和南风效应。这样做一定程度也有利于学生顺利度过逆反心理这一阶段。

比如在英语课上一位学生不认真听讲,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这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很严厉的批评指责他。这位学生可能当时受到指责心里过意不去不再做小动作了,可是内心还是没有学习的动力。并且处于叛逆期的他或许会埋怨老师没有给他留面子,进而造成学生学习的恶性循环,学习成绩一路滑坡。如果这时候教师让学生跟着一起读英语,他嘴里读着英语,心里面或许根本不知道教师在做什么。教师课上讲解的内容或许对于他来说都是过眼云烟,整个人没有投入到学习中,完全没有学习的状态想要成绩的提高那完全不可能,这样的教学是完全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这样做反而逆其道而行,导致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他可能以后永远不会学习英语了。这并非教师所想看见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那就是仍然将自己强调为课堂的主体,没有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居高临下,不与学生共同处在平等中的首席。在当代新时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已经无法再像信息封闭时那样主宰教学过程了。学生平时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信息远远比在课堂中要多,或许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比教师多也并非不可能,教师已经不再像原来那样被学生所过度依赖,学生如今并非将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居高临下采用强迫措施已然无效。

1.2 教师对于学生不听课的行为置之不理

与上述实施强制的教学措施恰好相反,教师对于课上不认真听讲,开小差的同学视而不见。这种方法使得教师完成课上的教学任务,对于那些不认真听讲的同学而言极其不利,这可能会使得他们在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这种情况下,教师基本放弃了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引导和教育,反而助长他们不良行为的滋长。比如在英语课上,对于英语这门外语,很多学生可能基础不是很好,在前期阶段就落下了,进而导致后期处于迷离状态。所谓无事生非,在课堂上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肯定导致其开小差,做小动作。如果教师对其不管不顾,只会导致恶心循环,对英语极度恐惧和厌恶。这并非教师所要看到的结果。

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让学生正确的步入学习的正轨,只会越推越远,教育目的无法达到。

2 “南风效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通过上述两种教师的做法我们可以得到,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选取正确的方法引导,对学生百害而无一利。有些教师在学生做错事情时,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帜,采取“棍棒教育”这是极其不明智的做法。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所以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会运用南风效应。真正的教育其实是一种向善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敞开心扉,把学生看成平等首席中的一员,与其交流、讨论。无论是强制压迫亦或是置之不理都不会真正达到教学过程的双赢。只有做到尊重关爱学生的成长,让他们不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才会实现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2.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情境

首先教师要学会让学生接纳自己,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关心呵护学生并且平等对待他们,当学生开始接纳老师,信任老师时,教师可以开始下一步教学。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室里不要站在不对等的角度来压迫强制他们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主动的与自己互动。当学生犯错误时候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原因,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仔细琢磨分析原因。课堂内学习的环境和情境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想一些方法来创设良好的氛围与环境,此时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南风”的温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与教师沟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时刻保持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教师要充分做到了解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针对这个问题的所思所想。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也就能找寻到错误背后的原因所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教师是真正爱他的,自然而然会思考自己哪里做错了,总结错误的原因,进而逐步改进。在总结错误原因中寻求进步。比如在一堂英语课上,教师让学生说出美式英语中打招呼的用语,有一些学生可能从来也不了解美国的国家文化,强迫他们说出一些用语,教师可能也得不到什么想要的答案。这时候,教师可以渗透一些美国的文化,并且与中国打招呼用语作比较,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美文化的差异所在。这样再碰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教师提出来学生就会自己去查找资料,思考。这样会比强迫他们发言效果要好的多。

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是实现教学双赢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输送人文关怀。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都是正常的,教师对这些犯错误的学生不加训斥,反而主动去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会被教师的做法感动。对于前面课上做小动作的学生,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表演那些认真听讲的。那些做小动作的学生心理就会有得到表扬的欲望。学生自然而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处于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当中,学生也就会更好的配合教师教学,也会更加努力学习。

2.2 宽容对待学生,用良好的方法教学

所谓宽容并不是简单的妥协于学生,而是一种教学机智和智慧。初中生在心理、生理上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好奇的心理会驱使他们尝试在课堂上做一些时期,难免会犯错误。这是教师要宽容谅解他们,其实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学生会认识到自己已经做错了心理还是充满了愧疚。然而青春期的初中生,逆反心理机制作用下他们不服输,如果这时教师再严厉呵斥他们,反而会导致学生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而不是为了惩罚学生。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让他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尝试并非一无是处。宽容不是对学生的放纵、宽容也不意味着不去批评学生的错误。在很多时候教师刻意的提醒是对学生的一种关怀,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同。不同学生注意点也不一样,有时候会出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现象。这需要教师时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每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对症下药,找到最适合他的方法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可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英语课堂上叫同学上黑板听写单词,教师发现学生在底下会写的单词上了黑板就不会了,教师经过观察发现在下面听写时候学生经常左顾右盼,交头接耳抄了别人的答案,那教师这时就要去了解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可能对于这个学生来说,听写作业内容太多超出他本身的能力范围,这属于个人能力问题;也可能是因为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拖拖拉拉,没有时间去完成听写作业,因此听写时不会。但是无论如何,学生作弊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这就代表着学生其实是想要得到认可的”教师这时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作弊是不对的,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要让学生经常有学习问题常来和教师交流。这样学生感到教师又维护了自己在同学面前的尊严,又鼓励自己努力学习。这样学生下次就不会再作弊了,必定非常努力的学习。

2.3 用鼓励给予学生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阶段,学生自信心主要来源于教师、家庭、同学。在课堂上,这种鼓励一般来源于教师。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失败,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教师及时的鼓励,会让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逐渐积累自信。在失败中总结原因,在成功中积累和体会自信。在学习中,很多学生由于害怕犯错被教师批评而不敢试误,这就导致学生丧失了探索学习中难题的勇气。学习中点滴的失败和挫折都会造成学生丧失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不断重塑自信心。教师的鼓励胜过任何呵斥。

有一些学生在课堂里由于性格原因不喜欢发言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经常害怕教师在课堂上叫他们回答问题。其实并不是他们知识能力不足所导致的不会回答问题,究其根本还是学生心理的原因,这时教师并不能去嘲笑、讽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候给于学生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时候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这正是核心素养所提倡的。教师并非是课堂上的一言堂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起到支架作用,最终助推学生走向成功。

3 结束语

综上,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一切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教师应该与学生成为朋友,能够时刻激励学生,鼓励他们,最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身份来俯视学生而是应该以平等者的身份自居。显然,这种“南风效应”下的教育是柔和的,能够使得教师在学生内心达到冰点的瞬间将其暖化,真正实现与学生和睦相处。的确是这样,传统观念中的“严师出高徒”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现在需要培养的是全人、完整的人传统的灌输,填鸭式强迫式教学逐步被社会所淘汰。我们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如今又提出了核心素养,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学生,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部都在如何为了学生发展更好而服务,只有在这种“南风”的沐浴吹拂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目标才会很好的得以实现。

[1] 董丽珍.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设置[J].中学教育, 2011, (8).

[2] 李常群. 任务型教学的实际应用[J]. 英语教育, 2015, (8).

[3] 练端资. 试论南风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J]. 2007, (11).

[4] 林崇德. 中学心理学[M].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2.

[5] 王有鹏, 等.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J]. 2002.

[6] 吴忠才.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对策初探[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7] 赵正铭, 等. 论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问题教育的对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8] 张岗英, 等. 浅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 福建论坛, 2007.

The Explanation of“South Wind Effect”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LIU Ke*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Zhejiang Ningbo, 315211, China)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 cla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is subtle. On the one hand, teachers are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class, guiding the proces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 details, forcing students to think according to their own thinking way. Students consider themselves to be the supporting roles of teachers, they are controlled in class without any subjectivity. Teachers should constantly sum up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south wind effect on students, making students become the masters of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South Wind Effect; English Teaching;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classroom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8.01.072

G40

A

1672-9129(2018)01-0175-03

刘科. 试述“南风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体现[J]. 数码设计, 2018, 7(1): 175-176.

LIU Ke. The Explanation of “South Wind Effec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J]. Peak Data Science, 2018, 7(1): 175-176.

2017-12-08;

2018-01-20。

刘科(1994-),男,山西大同,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在读硕士研究生。E-mail:13644261@qq.com

猜你喜欢
南风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南风颂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诡异的偷蛋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