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型鼻肠管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018-12-26 10:17靳晶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

靳晶

【摘 要】 目的:探讨螺旋型鼻肠管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8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的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较低,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比对照组患者低,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螺旋型鼻肠管应用到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营养中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可以更快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螺旋型鼻肠管;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1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意识障碍的持续时间较长,需要治疗和恢复的时间也较长。通过鼻饲管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以维持患者的肠道功能,也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高代谢状态[1]。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腹胀、腹泻以及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影响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因此在早期给予患者肠内营养的同时,需要针对性地给予患者护理,从而提高肠内营养的效果[2]。本次研究探讨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中应用螺旋型鼻肠管的临床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 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8年6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3,年龄为26~67岁,平均为(42.89±4.19)岁;包括10例开放性损伤,15例外伤后脑内血肿,12例闭合性损伤以及13例外伤后硬膜下血肿。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3:27,年龄为27~63岁,平均为(38.49±5.49)岁;包括10例闭合性损伤,15例开放性损伤,14例外伤后硬膜下血肿以及11例外伤后脑内血肿。两组患者经过相关的检查已经被确诊为患有重症颅脑外伤,且本次研究在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进行,本次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声明。两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不显著,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的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接受螺旋形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主要包括(1)置管方法。采用螺旋型鼻肠管,在置管前清理患者气管以及口腔的分泌物,且禁食6小时以上,在患者的肠功能恢复以及生命体征稳定后,利用注气盲插法将螺旋型鼻肠管插入,判断在到达理想位置后,在引导钢丝末端管道的引导下注入生理盐水,之后将引导钢丝拔除,连接好营养泵管接头,并且固定牢固。(2)营养注入。首先可應用肠道易吸收的短肽营养制剂,从一天500毫升开始,20至30毫升经鼻肠管泵入。在患者无不适后,根据病情可逐渐增加到每日所需的热量。(3)护理。每天定时冲洗鼻肠管,保持管道处于通畅的状态,并且需要将鼻肠管固定好,防止其脱落。在护理期间,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有不良反应出现时,应该立即报告给医生且停止鼻饲。在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结合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对输入量以及泵入速度加以控制,并使营养液的温度处于38~40℃,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每天应该以生理盐水清洁患者的鼻孔,每天更换鼻肠管固定的位置,以免皮肤和粘膜由于长期的压迫发生压力性损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加以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如果p<0.05,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比对照组患者低54.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对比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数据详见表2。

3 讨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急性期出现消化功能障碍的几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胃潴留量增加、胃功能紊乱、肠内营养不耐受以及胃排空时间延长,患者较易伴随有胃内容物反流、呕吐以及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导致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不好[2-3]。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螺旋型鼻肠管,是一种聚氨酯材料,其具有对机体刺激性小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4]。

在本次研究中,将螺旋型鼻肠管应用到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营养中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可以更快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高莉,傅荣.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在中重度低氧血症行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9):1570-1573.

谢明英,李龙心,杨雪,沈国玉.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在超高龄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J].西南军医,2018,20(2):180-181.

高辉,曹浪平,何世花.螺旋型鼻肠管置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成功率及影响因素[J].当代护士:综合版(上旬刊),2018,25(5):60-63.

李亚楠,刘海燕.间断注水法留置螺旋型鼻肠管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9):1558-1560.

猜你喜欢
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
高危妊娠患者围产期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考察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及安全性研究
探讨食道癌、贲门癌、胃癌及胰腺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价值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比较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