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

2018-12-26 15:52林红霞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应用文教学法教学内容

林红霞

摘 要:应用文是单位和个人传递信息、沟通协调、宣传教育、处理事务等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工作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应用文写作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探讨了如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实现应用文写作的有效教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应在课堂中利用工具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信息和文字处理、沟通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但是大多数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效果并不理想,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参与程度低,主要表现为:第一,教师方面,教师教学理念没有更新,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内容陈旧,没有进行内容的合理编排。第二,学生方面,高职学生学习欠缺主动性,上课玩手机、课后玩游戏,学习积极性比较差。第三,学校方面,学校比较重视专业课程的建设,公共课程相对被边缘化。要提升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应用文课程教学改革,将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应用文課堂,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动手、动嘴、动脑,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一、整合教学资源,编写模块化教材

传统应用文写作教材基本分为绪论、党政机关公文、事务文书、日常文书、经济文书、诉讼文书、科技文书、礼仪文书、传播文书等几个章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教材照本宣科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公共课程的课时比较少,无法完成所有章节内容的讲授;二是各专业的未来职业性质不同,按教材内容逐一讲授不符合各专业的职业发展要求;三是各班学生情况不同,按教材内容逐一讲授不符合学情,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安排,整合教材内容,选取重点章节和实用内容,按模块重新编写教材。既要结合专业情况,又要体现课程的实用性。

二、贴合实际生活,编写项目化教学内容

将教学内容重编,紧密贴合实际生活,设计项目化教学内容。教师制订真实项目任务,使学生课前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针对目标设计活动方案,将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融入项目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项目,学生围绕项目展开学习、讨论和练习,在项目活动过程中进行沟通、协调、处理相关问题。项目化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按实际程序逐步完成相关工作内容,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创设真实任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比如,在讲合同的写作时,可以设定真实情境。真实任务有助于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任务解决的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相比传统课堂也更具有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知识的总结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完成人,自发探究知识点及其应用。

四、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比较多的是满堂灌的讲授模式,学习效果不理想。实行项目化教学,可以结合现代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充分行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学生看手机的比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手机搜索资料、利用微信推送范文、用电脑播放视频等等。教师综合利用这些信息化手段,采用讲授模式、师生合作模式、团队研讨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座谈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零距离讨论和交流,既可以减少学生上课低头玩手机的现象,又可以显著提升课堂质量。

五、注重能力,进行过程性考核

传统应用文写作教学以期末考试分数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以分数为目标学习,以背诵知识点为主,不注重平时能力的提高,不能有效检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体验、情感、操作能力等。项目教学法的考核降低了期末分数比例,以考核学生能力为主,在每次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任务的完成情况、活动中的态度等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考核方式的变化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有利于在教、学、做结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应用文教学法教学内容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