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夏墨迹测验对大学生自恋人格鉴别力的研究

2018-12-26 15:52张丽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

摘 要:自恋一直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自恋视为一种人格特质,并将自恋分为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国内对自恋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多采用自陈问卷进行研究,研究工具还未涉及投射测验。本文针对大学生群体,首次引用罗夏墨迹测验对大学生自恋人格进行研究,考察罗夏墨迹测验对自恋人格是否具有鉴别力。研究发现,罗夏墨迹测验中的映像回答(REF)与理想化回答(IDEAL)在不同自恋组之间差异显著,因此对大学生自恋人格具有一定的鉴别力,映像回答对隐性自恋人格与非自恋人格,理想化回答对显性自恋人格与非自恋人格具有鉴别力。

关键词:罗夏墨迹测验;大学生;人格鉴别力

一、引言

作为国外三大投射工具之一的罗夏墨迹测验,可以有效避免被试者在自陈问卷中出现的社会称许性倾向,绕开被试的防御机制,更适合信守中庸之道的国人。20世纪80年代,湖南医学院的龚耀先引进罗夏墨迹测验并编制了罗夏测验手册,国内罗夏墨迹研究自此开始,近年来研究主要涉及理论综述、不同被试样本研究、各种指数或记分量表的研究、咨询个案研究、团体罗夏测验研究等,但还未涉及自恋人格的研究领域。

国内关于自恋的早期研究,大多以理论综述、问卷编制为主,自恋人格研究领域的研究工具局限于自陈问卷,还未涉及投射测验。Mark J.Hilsenroth等国外研究者已经验证了罗夏墨迹测验中的映像回答(REF),成对回答(2),人格化回答(PER),理想化回答(IDEAL)、自我中心指数(EGOI)五个罗夏变量,可以有效区分自恋人格障碍组与正常组以及其他人格障碍组,其中理想化回答(PER)与映像回答(REF)與DSM-Ⅳ中自恋障碍诊断标准和自恋人格障碍与被试的自陈报告呈高相关,二者可以作为临床上划分自恋人格障碍的指标。鉴于此,将罗夏墨迹测验引入本研究,为了考察罗夏墨迹测验中的映像回答(REF),成对回答(2),人格化回答(PER),理想化回答(IDEAL),自我中心指数(EGOI)五个罗夏变量对大学生自恋人格的鉴别力。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

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行政职业技术学院、南华工商学院随机选取312名被试填写自恋人格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68份,问卷有效率为92.4%。被试均为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9.34岁。

2. 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罗夏墨迹测验为1994版瑞士原版罗夏墨迹图片(共10张),根据龚耀先所编的罗夏测验手册所介绍的综合系统进行施测。

采用郑涌、黄藜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该问卷包括显性自恋分问卷与隐性自恋分问卷,问卷题目采用5级评定法计分,显性自恋人格分问卷α系数为0.8320,分半信度为r=0.705;隐性自恋人格问卷α系数为0.770,分半信度为r=0.606。

3. 程序

从268份有效问卷中选取21名隐性自恋分问卷得分显著偏高(前27%),而在显性自恋分问卷得分较低的被试,作为隐性自恋组;同样,被试中选取21名显性自恋分问卷得分显著偏高(前27%),而在隐性自恋分问卷得分较低的被试,作为显性自恋组;最后,选取21名显性自恋分问卷与隐性自恋分问卷处于较低水平的被试为非自恋组。剔除不能完成罗夏墨迹测验或反应总数少于14者,最后得到61名被试,包括隐性自恋组(19名)、显性自恋组(21名)与非自恋组(21名)。

三、研究结果

1. 不同自恋组别之间罗夏变量的分布状况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映像回答(REF)上,不同自恋组被试差异显著(p=0.001),隐性自恋组被试映像回答数目最多,其次依次为显性自恋组、非自恋组。在理想化回答(IDEAL)上3组被试也呈现显著差异(p=0.038),显性自恋组被试理想化回答分数最高,其次依次为隐性自恋组、非自恋组。

不同自恋组被试在罗夏反应总数(R)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自恋组被试在成对回答(2),人格化回答(PER),自我中心指数(EGOI)上有差异但均不显著。成对回答(2)显性自恋最多,其次为隐性自恋组,非自恋组最低,自我中心指数(EGOI)分布也是如此。而在人格化回答(PER)上,隐性自恋组最高,其次为非自恋组,显性自恋组最低(见表1)。

2. 不同自恋组别映像回答(REF)的差异分析

进一步对不同自恋组别映像回答做多重比较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映像回答隐性自恋组比非自恋组多,差异非常显著;显性自恋组比非自恋组多,但差异不显著;隐性自恋组比显性自恋组多,同样差异不显著。

3. 不同自恋组别理想化回答(IDEAL)差异分析

进一步对不同自恋组别做理想化回答多重比较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理想化回答显性自恋组比非自恋组多,差异非常显著;隐性自恋组比非自恋组多,但差异不显著;显性自恋组比隐性自恋组多,同样差异不显著。

4. 五个罗夏变量与自恋人格问卷的相关性

由表4可见,5个罗夏变量与显性自恋分问卷和隐性自恋分问卷存在一定的相关。映像回答与隐性自恋分问卷非常显著正相关,理想化回答与显性自恋分问卷呈显著正相关。国外研究曾发现,映像回答与理想化回答与MMPI-2对自恋人格障碍的诊断量表相关。

5. 映像回答(REF)、理想化回答(IDEAL)与自恋人格问卷各维度的相关性

由上文可知,只有映像回答、理想化回答与自恋人格问卷呈现显著相关,进一步考察二者与自恋人格问卷各维度的相关性(见表5)。

映像回答与显性特权感、隐性易感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理想化回答与显性权欲、显性优越感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由结果显示,映像回答、理想化回答与自恋人格问卷的4个维度显著相关。因此,映像回答与理想化回答对不同大学生自恋人格组具有一定的鉴别力。映像回答对隐性自恋人格与非自恋人格,理想化回答对显性自恋人格与非自恋人格具有鉴别力。这与Mark J.Hilsenroth研究结果一致,他发现映像回答与DSM-Ⅳ自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中有3项标准呈现显著正相关,理想化回答与标准2呈现显著正相关。

四、讨论与分析

国外研究表明映像回答与理想化回答都可以进行自恋人格障碍的诊断,本研究结果验证了映像回答对隐性自恋人格与非自恋人格,理想化回答对显性自恋人格与非自恋人格同样具有鉴别力。郑涌、黄藜的研究指出,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隐性自恋人格总体上有着显著的相关,同时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这可能是映像回答与理想化回答分布可以鉴别隐性自恋组与非自恋组,显性自恋与非自恋组,而由于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的共同因素的存在,所以映像回答与理想化回答无法鉴别显性自恋组与隐性自恋组的原因。

在罗夏墨迹第四版综合系统中,映像回答表示夸大的自我价值感和明显倾向于过高评价自己。DSM-Ⅳ对自恋人格障碍的第一条诊断标准——有夸大的幻想和自身重要性的感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映像回答与DSM-Ⅳ诊断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处。自恋者由于具有夸大幻想和自身重要性的特点,因此必然会比非自恋组被试有更多的映像回答。筆者认为隐性自恋者较为内倾,他们的主要精力在于维护夸大自我不受外界伤害,而显性自恋者一方面维护夸大自我的安全,另一方面在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外界的关爱、赞赏与支持,以便稳固或加强内在夸大自我。因此隐性自恋者比显性自恋者对夸大自我投注了更多的力比多,所以,隐性自恋人格组的映像回答要多于显性自恋人格组。

理想化回答是罗夏测验Lerner防御机制量表中一个记分变量,理想化是对一个客体的不想要的部分进行否认,然后把自己的力比多或能量投射到这一客体上。它的目的是使客体与迫害者完全分离,以保护客体不受伤害和破坏。现代发展心理学家已经认识到,防御机制作为个体正常发展的部分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保护儿童免受过度焦虑,另一方面维护自尊。理想化的这一防御特性是不确定的,因为客体变得越理想化,它越有可能引起嫉妒,导致贬低或者攻击。自恋者经常将他人理想化,但这种方式是暂时的,因为他们经常会很快变成贬低他人。隐性自恋者采取的是用主动防御措施来保护“虚弱”的自体,而显性自恋者先通过向外展示理想化的自身以得到想要的无限赞美与关注,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在理想化回答上,显性自恋人格组高于隐性自恋人格组,二者均高于非自恋人格组,也验证了上述结论。

五、结论与展望

罗夏墨迹测验中的映像回答(REF)与理想化回答(IDEAL)在不同自恋组之间差异显著,并且与自恋人格问卷的相关显著,因此对大学生自恋人格具有一定的鉴别力。映像回答对隐性自恋人格与非自恋人格,理想化回答对显性自恋人格与非自恋人格具有鉴别力。但本研究被试取样仅限于在校大学生,被试人数、年龄、性别、地区等具有一定的局限,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推广性,还需要综合考虑被试的多方面信息。

参考文献:

[1]龚耀先,等.罗夏测验手册[D].长沙:湖南医科大学,1990.

[2]马春玲.罗夏墨迹测验在中国发展状况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35,(5).

[3]郭庆科,孟庆茂.罗夏墨迹测验在西方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

[4]郑涌,黄藜.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J].心理科学,2005,28(5).

[5]陈玉霞.罗夏测验Lemer防御机制量表LDS的信度、效度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

作者简介:张丽(1985— ),女 ,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