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宝安偷渡潮的见证者

2018-12-26 08:59谭海清
小康 2018年35期
关键词:方苞宝安习仲勋

谭海清

方苞,广东东莞人,1931年生。任深圳市第一届市委副书记,是深圳建市、成立特区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人。

深圳建市之前叫宝安县,属惠阳地区。1973年起,方苞先后任惠阳地区副书记兼宝安县委书记。1979年1月深圳建市后,任深圳市委副书记兼宝安县委书记。1984年任珠海市委书记,1986年任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省政法委书记。1993年至1998年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深圳建市前,宝安发生了严重的偷渡潮。1978年7月份,习仲勋同志到深圳调研。在部队营房里面的一个临时拘留所,他问那些偷渡的人:“你们为什么要偷渡?”回答的那个人也不忌讳,他说我们为什么要走啊,我们没有生活出路,太贫穷了,饭也吃不饱。习仲勋到沙头角,方苞陪他从中英街走。当时一街两边,他们那边的商铺很繁荣,很多东西有得卖,而且很多人去那里买。宝安这边,没有几个人,也没什么东西卖。

方苞帶习仲勋去看了一个“三来一补”的工厂,就是最早在沙头角办的一个丝花厂。这个丝花厂搞了以后,老百姓还可以拿回家去,晚上可以加工,所以老百姓晚上挣的钱比白天的工资还要高两倍、三倍。那些偷渡去香港的人一听到这个消息,就问宝安县的干部,你引进的工厂长命不长命,是不是长期搞下去?如果你长期搞下去,我全家搬回来!方苞把这个信息反应给习仲勋同志,他一听,很兴奋,他说为什么不可以搞?你可以大搞嘛!方苞说香港有一些报废的汽车,车主把它开到沙头角附近,扔到荒地里不要了,我们可不可以捡回来?还有做衣服的边角料他们不要了,老百姓捡回来用来做小孩的衣服行不行,算不算走私?香港那边建筑材料需要沙、石,我们到处有沙、石,可不可以他们来人来设备,挖取以后,两家分成?习仲勋很干脆地表态,怎么算走私?不算!

习仲勋同志调研结束时作了重要指示:“解放30年了,香港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却很荒凉,一定要下决心改变这个局面,要努力缩小差距。”“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农民能增加收入,国家法律没有规定不能搞的,就大胆地干,资本主义有些好的方法我们也要学习。”

方苞在深圳建市前,实际上已开始在宝安县做一些用今天的眼光看属于“市场经济”的工作,这在当时,是冒了极大的政治风险的。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方苞文集》中称,早期的深圳干部对方苞的印象是:官不小却毫无架子,事事想在先、走在前,生活艰苦朴素、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公社、大队的干部很少叫他方书记,倒是有很多人总是亲切地叫他“苞叔”。到了1990年,方苞同志已经是省委常委、省人大副主任,仍然毫无当官架子。而他一回到深圳,许多老部下、有的是年龄与他相近的老同事,在平时仍然喜欢称他“苞叔”。

编辑/余弘阳

猜你喜欢
方苞宝安习仲勋
中国画《习仲勋与两当起义》
第十五届文博会举行颁奖大会,宝安收获满满 尽情展示魅力 喜获六座奖杯
宝安艺术家赴汉中取经
朗诵名家宝安“献声”掀热潮
饶凯玉 宝安刻纸画艺术第一人
习仲勋 政治生涯的“艰苦岁月”
挣扎与妥协:方苞的科举之情
清初《史记》流播视野下的方苞《史记》学说研究
习仲勋与两当起义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