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

  • 方苞暨桐城派“抑柳为甚”论平议
    10018)一、方苞暨桐城派“抑柳为甚”论的形成清人固有方苞“抑柳为甚”论。此论发端于李绂。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人,与方苞论文不合。钱大昕云:“望溪以古文自命,意不可一世,惟临川李巨来轻之。”[1]方苞以自创“义法”裁量唐宋八大家,删抹涂乙,大肆讥弹,引起李绂的不满。李绂针锋相对,几如“据案对垒”,一一驳诘。他说:“身在堂上乃可以辨堂下人之是非,居今日而排斥古人,必其学与识与力,胜于古人而后可也。”[2]批评方苞不自量力。其于方苞的柳文批评,则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23年9期2023-12-23

  • 那时风致
    较满意的。按挚友方苞的话说,文集“以兹所居名焉,著其志也”。南山名为“砚庄”的住宅,是戴名世经十五年佣书授经,省吃俭用,积蓄的一千两银子购买的。从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康熙四十一年(1702),他将这些在外授徒、卖文所得的银子存放在好友赵良冶处,用途是买田置宅,为自己的晚年生计打算。当时桐城县的田地价、房屋价贵得离谱,再不出手,价额还会继续飙升。在这种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赵良冶着急了,一时做主替戴名世买下南山岗五十亩田地及一处住宅。田地不算肥沃也不瘠

    四川文学 2023年6期2023-08-21

  • “程、朱之外”的望溪学问 ——方苞的实学、心学与佛老思想发微
    王思豪桐城方苞是一位理学家,以“学行继程、朱之后”(1)王兆符:《望溪文集序》,见《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06页。的羽翼圣道形象誉洽清代学坛。理学,广义言之,有北宋周敦颐濂学、张载关学、二程洛学,南宋朱熹闽学、陆王心学之分;狭义言之,则专指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呈相对之势。清初以来的学坛以尊崇程朱理学为一时风尚,诚如萧一山先生所谓“清初学者,力挽明季之学风以返于宋,其尊程朱者十之八九……清代理学虽云衰歇,而程朱一派之潜势力实未尝一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12-05

  • 方苞的遗民家世、交游及其文化认同 *
    在清代学术史上,方苞与刘大櫆、姚鼐并称“桐城派三祖”,影响深远。但汉学家对方苞颇有微词,从钱大昕、王昶到江藩、阮元再到梁启超,一以贯之。(1)相关研究参见任雪山3篇论文:《钱大昕与方苞的一桩学术公案》,《兰台世界》2017年第8期第103~106页;《江永、方苞京师之会的书写与汉宋之争》,《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第31~39页;《文界革命:梁启超论桐城派》,《学术界》2015年第1期第208~218页。梁启超甚至称方苞、熊赐履、李光地等庙堂理学家为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1-28

  • 方宗诚旧藏《方苞楷书册》考述
     任雪山关键词:方苞;方宗诚;书法;收藏《方苞楷书册》又名《方苞楷书陆机〈文赋〉册》,册高18厘米,宽8.2厘米,现由安徽博物院收藏。此册正文六页,为方苞楷书西晋人陆机《文赋》中的一节内容,另有方宗诚、黄彭年、姚濬昌、方铸、方昌翰、方寿衡、于荫霖等清代学者、名宦的跋文。本文拟就《方苞楷书册》的正文及跋文等内容做一考述,以揭示该册页的文物、文献价值。一、《方苞楷书册》的创作年代及背景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四

    书画世界 2022年2期2022-03-30

  • 方苞礼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互动中焕发新貌。方苞(1668-1749)是清初到清中叶桐城派的一位重要礼学家。目前学界对方苞礼学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尚未能全面展示方苞礼学的丰富内涵及其在礼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有鉴于此,文章在回顾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反思进一步推进方苞礼学研究的可能空间,以期对方苞礼学乃至桐城派礼学研究有所裨益。1 方苞礼学概览方苞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终其一生穷究经史,以文载道。《清史稿·方苞传》有言:“苞为学宗程、朱,尤究心春秋、三礼。笃于伦纪,既家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7

  • 方苞遭乾隆罢黜深层缘由探微
    集》案彻底改变了方苞的命运。方苞因文才突出,享有盛誉,再加上大学士李光地力救,得以免死,以布衣入直南书房,成为康熙的御用词臣,此后供奉内廷,以修书为务。方苞与李光地、徐元梦等朝中重臣交往密切,彼此切磋问学,谈论时事,甚是相得,但他拒绝二人举荐为官,然所见闻时弊,多有指陈。雍正继位之初,对方苞更添恩宠,释其旗籍,还归族人,由是方苞感念“天恩”浩荡,思以图报。及其接受雍正授予官职,便开始上疏言事,忠心至诚,深得雍正宠信,官职屡迁。方苞个性刚直,直言无隐,因而招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3-16

  • 论世知人与桐城派人物研究的进境
    “桐城派三祖”的方苞、刘大櫆、姚鼐,其人生际遇、思想流变等问题,也还存在诸多可议之处。故而,运用论世知人的方法来研究桐城派人物,仍是十分必要的。就方苞而言,学界对其研究较多,相关成果不可谓不丰富。它们涉及其生平游历、古文创作及思想、史学思想、学术著述及思想等方面,代表专著有姚翠慧《方望溪文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版)、丁亚杰《生活世界与经典解释:方苞经学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9年版)、许福吉《义法与经世:方苞及其文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3-16

  • 方苞集外诗文六篇考释*
    230601)方苞(1668—1749年)为桐城派三祖,清代著名文学家,理学名臣,其学精于《三礼》《春秋》。由于各种原因,方苞不少文章没有收入其诗文全集,殊为遗憾。笔者近来查阅清代文献资料,发现方苞佚文六篇,为刘季高校点的《方苞集》、徐天祥和陈蕾点校的《方望溪遗集》、彭林和严佐之新编的《方苞全集》所未收,也与学界新发现的佚文不同①。内容涉及曾巩、方以智、尹会一、姜橚等人,对了解方苞、桐城派以及清代文学发展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现叙录如下,并加以考释,以备研究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5期2022-02-08

  • 方苞“义法说”的叙事学价值
    79)“义法”是方苞文学理论的中心概念,后来也成为整个桐城派文学理论的中心概念。 到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文学革新者梁启超和文学革命者傅斯年等人先后对“义法”说进行过猛烈攻击,可是,实际上,它却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无声地不停地对新文学主流的理念有所渗透。20 世纪中叶至新世纪,研究清代文论史的学者对“义法说”陆续作过冷静的阐述和评价,其中以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最早并较为清晰细致。 郭先生说,在方苞那里,“义”指内容,“法”指形式,“义法之说,即所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12-01

  • 桐城名家笔下的悲惨世界
    。清朝著名文学家方苞,曾在康熙年间蒙冤入狱,险遭杀身灭族之祸。幸免于难之后,方苞把自己的狱中见闻写成了一篇文章,详细揭露了当时狱政司法的种种黑暗,堪称法律与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作序蒙冤方苞(1688—1749),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坛,桐城派备受尊崇。在众多桐城名家之中,方苞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他文采一流,学问极佳,就连博学多才的康熙皇帝也为其才华而折服,亲笔写下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的赞语。方苞三十岁时,就在江南乡试夺魁,几年后又考中进士

    检察风云 2021年13期2021-09-14

  • 从清代桐城派创始人方苞的核心思想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潘松摘 要:方苞是清代桐城派创始人,其散文功底得到举世赞赏。本文尝试从国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当代视角来剖析古人方苞的为人处世的思想,提炼方苞的核心思想,以期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一个乡贤范例,并尝试探索利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关键词:方苞    核心思想    核心素养培育     职校校园文化课  题:本文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度规划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园特色文化(方苞文化)课程开发研究”(立项编号:JK18027)阶

    职业·下旬 2020年10期2020-12-28

  • 桐城派与程朱理学刍议
    的正统地位。一.方苞的人生选择满清统治者为了镇压对统治不利的言论,除了利用程朱理学作为文化专制的工具,还大兴文字狱来钳制读书人的思想自由。清代文字狱的残暴空前绝后,仅乾隆一朝就有文字狱130多起。清初,桐城派鼻祖戴名世(1653-1713)在任翰林院編修期间,编了一本《南山集》记录明末历史,被人告发有反清意图,康熙皇帝大怒,不仅下旨处死戴名世,还敕令将戴名世其直系亲属当中16岁以上的男子尽数处斩(后改为发边流放),女性以及15岁以下男子充作功臣家的奴仆,三

    文学教育 2020年11期2020-12-14

  • 那些流光金陵的桐城派宗师
    来。这个孩子便是方苞(1668—1749),字灵皋,晚号望溪。若干年后,他将在中国文坛掀起狂风巨浪,两百年不息。方苞自幼就是一个极度敏感的人,大人们的眼睛眯眯睁睁,他却在聚精会神地猜想城中的样子。六岁的孩子,对搬家之事懵懵懂懂,但仍会担心留稼村的那棵刺槐树。刺槐是土地喂养大的,每日追逐着满天的阳光。上元城也有刺槐吗?方仲舒以为儿子对搬家好奇,或像自己一样,对离乡进城充满期待。乡居六合十年,方仲舒一直期待重回上元城。四十年前,在大明社会大动乱之际,桐城民变蜂

    青春 2020年11期2020-11-25

  • 方苞其人其事其文
    摘 要:方苞作为桐城派创始人,提出“义法”的文学创作理论,自己在文学实践中,践行了“义法”的宗旨,堪称桐城文派的楷模,无愧桐城派创始人称号。关键词:方苞;桐城派;义法;创始人课题:本文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度规划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园特色文化(方苞文化)课程开发研究》立项编号jk18027阶段性研究成果方苞是安徽桐城人,生于1668年,卒于1749年。字凤九,又字为灵皋,晚年号望溪。清代诗人袁枚称他为“一代文宗”。桐城派之集大成者姚鼐称

    读天下 2020年9期2020-05-29

  • 桐城派的一篇清新小文
    文集序》中,稱道方苞、刘大櫆、姚鼐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应运而生,桐城也被誉为“文都”。曾国藩是个很客观的人,他按时间顺序说明了桐城派的发展。其实桐城派第一个重要人物是戴名世,接下来才是方苞。戴名世他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的见解,实为桐城派义法理论的先驱。戴名世身涉清初三大文字狱的“南山案”,最终被斩首,与其交好的方苞

    美文 2019年20期2019-10-18

  • 稀见明清诗文辑考六则
    钟惺的思想。五、方苞佚文一篇攸县《双旌诗钞》序 国朝方苞此文见于《乾隆长沙府志》,在《光绪湖南通志》也有记录,虽然后者所记相比于前者有所缩减,却提供了关于《双旌诗钞》创作的信息,其曰:从现有的文献整理来看,《攸县〈双旌诗钞〉序》未被方苞的集子收录,今人所作的辑佚工作如《方苞佚文一则》[16]、《桐城〈戴氏宗谱〉中戴名世、方苞佚文两则》[17]也未将此佚文辑录,因而《攸县〈双旌诗钞〉序》的发现,是对其诗文的有效补充。首先,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他是给湖南攸县刘其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9-19

  • 桐城派浅说
    桐城派的创始人是方苞,中经刘大櫆,到了姚鼐,桐城派才正式形成。方、刘、姚即所谓桐城三祖。他们鼓吹程朱理学,提倡古文,主张“义法”,又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称他们这一文学流派为桐城派。曾国藩在《欧阳生文集序》中说:“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姚鼐之字)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方苞号)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响桐城,号桐城派。”曾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6期2019-07-15

  • “桐城派三祖”的作文之道
    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和姚鼐,他们的许多论著都具有非常深远的理论价值和意义。方苞、刘大櫆和姚鼐三人之间均为师徒关系,其中方苞是刘大櫆的老师,而刘大櫆是姚鼐的老师。方苞推动了桐城派的发展,姚鼐则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们才思敏捷,均对作文之道有过论述,刘大櫆对方苞的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姚鼐又在刘大櫆文论的基础之上,提出新的理论。其中,方苞提出了“义法”说,刘大櫆提出了“神气、音节、字句”说,姚鼐提出了“义理、考证、辞章”说。本文对这三位的作文之道分别进

    大众文艺 2019年15期2019-07-12

  • 挣扎与妥协:方苞的科举之情
    文坛200多年。方苞作为桐城派三祖之一,“不仅是桐城派创建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也是整个桐城派发展历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1],其“义法”说奠定了桐城派古文理论体系的基石。方苞作为一名封建文人也不能免俗,他曾四应乡试,三赴京师会试,应举之事在其人生的前半段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方苞并不是一个汲汲于名利的科举应试者,他的应举之旅充满了为生计而奔波的无奈。方苞作为应试者,面对时文之弊和世人汲汲于名利的现象,也予以批判。不同于其他的时文批评者,方苞对时文的批评

    池州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3-22

  • 桐城派视域下张廷玉与方苞交游考论
    图通过对张廷玉与方苞仕途发展之间关系的考察,揭示张廷玉对方苞后期发展的巨大影响作用,揭示桐城张氏家族与桐城文派兴起之间的勾连。一、张廷玉和方苞在康熙年间的交游情况1.早年皖城偶遇张廷玉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于京师,随父母一直生活在京城。直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父亲张英为营葬张秉彝事,请假归里。带廷玉、廷璐等回桐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张英“奉召赴阕”,廷玉侍母家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三月,张廷玉兄弟随先太夫人入都[6]161。康熙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03-16

  • 《南山集》案前后的方苞
    集案本原前人论述方苞“其叙天伦悲苦处,怅触生平,时为泫然废卷。痛莫切于伤心鲜民之谓矣。”[1]用“悲苦”二字概括方苞的生平,可以称得上是方苞的异代知音。又论及“望溪立朝,议论亦多如此,泥古而不彻,强人以难行,当时皆厌苦之。”方苞为古文大家,一生精研儒家经典,先贤行迹学说当对他产生极大影响,反面的评价则“文过饰说,似是而非”可以说刻薄到极点[2],我们认为方苞是一个标准化的儒家知识分子,纵观其生平以及思想,南山集案无疑成为考察的一个重点。南山集案是清代统治者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3-15

  • 张英与方苞交往关系考论
    出现和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文派的兴起,是清代历史上两个引人注意的现象。但人们对于这两种现象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一直感到很疑惑,学界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未涉及。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桐城宰相张英与桐城文派鼻祖方苞之间的交往关系的考述,揭示张英在桐城派兴起过程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一、张英与方苞之间的交往关系1.张英早年与方氏族人的交往自明以来,张英所在的桐城宰相张氏与方苞所在的桂林方氏都在桐城世居,是桐城望族。桂林方氏从方学渐开始到方以智、方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2-10

  • 再读方苞 允执其中*
    初重要的思想家,方苞在经学、古文以及文章批评等领域有着非常高的造诣。然其生平著作的搜集、整理工作却稍显滞后,未免有些遗憾。经彭林、严佐之两位教授四年的精心编排与点校,《方苞全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年9 月出版)得以出版,将其生平作品尽数收揽,实属幸事。方苞与桐城派。方苞,字凤九,又字灵皋,晚号望溪,为清代文坛最大派别“桐城派”的奠基人。其在童年时已显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20 出头已然名声大噪。中年时为戴名世的《南山集》作序,因此受牵连入狱。但由于李

    中国出版 2019年8期2019-01-28

  • 义法说与清代的文学规训
    张德建方苞、刘大櫆、姚鼐为桐城三祖,“天下翕然,号为正宗”[注]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卷首,《正续古文辞类纂》,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76页。,三人的理论主张各有侧重,方苞提出“义法”,建构出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将道统、政统、文统整合起来,而出之以义理与法度的均衡关注,成为一个简易有力的理论符号。刘大櫆虽提出“义理、书卷、经济”之说,其学从方苞出[注]《国史文苑传·刘大櫆传》:“大櫆虽游学方苞之门,所为文造诣各殊。苞盖择取义理于经,所得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12-31

  • 方苞:宝安偷渡潮的见证者
    谭海清方苞,广东东莞人,1931年生。任深圳市第一届市委副书记,是深圳建市、成立特区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人。深圳建市之前叫宝安县,属惠阳地区。1973年起,方苞先后任惠阳地区副书记兼宝安县委书记。1979年1月深圳建市后,任深圳市委副书记兼宝安县委书记。1984年任珠海市委书记,1986年任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省政法委书记。1993年至1998年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深圳建市前,宝安发生了严重的偷渡潮。19

    小康 2018年35期2018-12-26

  • 扛着竹筏赶路等
    康熙、雍正时期,方苞牵头扯起桐城派大旗,俨然以古文运动领袖自命,以文豪自居,有不可一世之概。钱塘高士龚鉴为官清正,生性狷介,与人交集,谄言谀辞罕出其口。有一回,他耐着性子听完方苞的高谈阔论,居然起身夸赞道:“先生不愧称本朝第三人矣。”方苞闻言一怔,摸不着头脑,好生奇怪,就微笑着询问第一、第二是何方高明。龚鉴徐徐作答:“贵老师安溪先生,令兄百川先生。”安溪先生是当朝大学士李光地,是方苞的救命恩人。百川先生是桐城文人方舟,是方苞的兄长。戴名世在《方舟传》中夸赞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8年5期2018-05-12

  • 方苞家训:笃守礼法 恪守宗法
    庆246011)方苞以擅长古文而名满天下,又因提出“义法说”为古文写作创立法则,被尊为桐城派初祖。方苞还是一位礼学家,他尊崇程朱理学,笃嗜经学,于六经皆有撰述,尤用力者,为《春秋》《三礼》,而《三礼》中于《丧礼》尤研究精微。但方苞不仅仅只是着力于探究礼学的经典著作,他更是一位礼学的践行者。在现实生活中,他能严格遵循古礼法,坚决身体力行,且告诫子孙必须严格依礼行事,不得逾矩。方苞除了笃守礼法之外,还坚决恪守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方苞集》中,明确标示“家训”之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3-28

  • 从《古文辞类纂》所选曾巩文看桐城派对曾巩的接受及发展
    等人的推崇。清代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把曾氏文章奉为圭臬。桐城派作为清代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在中国学术史上影响深远,他们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就是桐城派的理论实践,下面就从《古文辞类纂》对曾文的选取来看桐城派对曾文的接受及发展。一、以文论道——义法接受及发展道在古代文学中有多重解释。而曾巩文章体现的道主要是儒家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古文辞类纂》中所选曾文主要是序体和记体散文,两种文体都有论道体现。(一) 《古文辞类纂》所选曾巩序体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3-07

  • 方苞的“底牌”
    康熙、雍正时期,方苞以复兴古文为己任,是桐城派中扛大旗、擂大鼓的人物。在戴名世《南山集》案发生之前,方苞在文坛顾盼自雄,颇有不可一世之概。文字狱犹如疾雷破山,骇人魂魄,一年半的囚禁就磨掉了他的大部分锐气。那时,他还不到五十岁。桐城派在康乾文坛异军突起,叫好者与质疑者几乎势均力敌。方苞的古文,褒之者不吝溢美之词,大学士李光地称为“韩欧复出”,状元出身的礼菼部尚书韩最夸张,极赞方苞为“昌黎后第一人”,也就是说,欧阳修、王安石、三苏父子和曾巩都稍逊一筹,更毋论余

    小品文选刊 2018年3期2018-03-04

  • 从《古文辞类纂》所选曾巩文看桐城派对曾巩的接受
    参政书》)。清代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把曾氏奉为圭臬。桐城派作为清代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在中国学术史上影响深远,他们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就是桐城派的理论实践,下面就从《古文辞类纂》对曾文的选取来看桐城派对曾文的接受。一、以文论道—义法接受道在古代文学中有多重解释。而曾巩文章体现的道主要是儒家所主张的先王之道。《古文辞类纂》中所选曾文主要是序体和记体散文,两种文体都有论道体现。《〈战国策〉目录序》驳斥了刘向所认为的“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

    新时代职业教育 2018年2期2018-02-25

  • 方苞《世说新语》评点
    捧,而在清代,以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对其的评点,彰显了清代思潮的特色。关键词:方苞;《世说新语》;评点清代的文学批评和清初致力于治经考据的朴学是有很大关系的。以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明末清初文人首先站出来反对明人的空谈心性,主张经世致用之学,到乾隆、嘉靖年间朴学兴盛,时人提倡反经归本,重视考证训诂和求实创新的朴学。康熙中后期,以方苞、姚鼐等为代表的桐城派开始崛起,他们以吸收考据之学的积极姿态,提出了作文要义理、考证、词章相结合的主张,形成了以“义法”为主

    小说月刊 2017年11期2018-01-03

  • 朱书交游考述
    石颂功、戴名世、方苞、梁份、张霖等人之间的交游活动及相互影响,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朱书的创作实践及其文学特色。一、朱书与石颂功石颂功(1626—1696),字九叙,号云亭,安徽宿松人,郡廪生。善诗文,曾主讲禹江书院。数赴秋闱,皆不售,于是杜门著述,著有《云亭文集》《采山阁诗集》《樾苍园集》《小孤山志》,皆失传。尝两次纂修邑志,又主修家乘。石颂功是朱书早年在家乡最重要的朋友,二人相识当在朱书自潜山归居宿松之后,其时在康熙十二年。当时,朱书在本县严恭山下设帐授徒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1-02

  • 方苞在异乡南京的宗族文化重建
    210004)方苞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文坛宗师,被誉为“桐城派三祖”之首。然据苏惇元《方苞年谱》记载,方苞自曾祖父方象乾移家秣陵(今江苏南京),世居于此。康熙七年(1668)方苞生于六合留稼村,至康熙三十年秋,方苞二十四岁随恩师高裔至京师,在南京生活二十四年,其间仅归安庆试数次。又自康熙三十二年秋,二十六岁,应顺天乡试,落第南归,经淮阴、扬州,十月下旬抵上元家中,至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发,方苞被逮,解至京师,期间仅数次外游,方苞在南京生活又十五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1-01

  • 方苞对韩愈文论思想的接受
    主要从桐城派始祖方苞《古文约选》的编选情况、方苞对前代散文的评点中分析其对韩愈文论艺术的推崇与接受,进而阐释方苞对前代诸贤备加推崇韩愈的原因,以及作为桐城派的奠基者,其论文宗韩思想对桐城派后学的影响。关键词:方苞;文论思想;韩愈;接受;影响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1010203桐城派是有清一代影响最大的古文流派,其始创于方苞,以刘大櫆为中坚,光大于姚鼐,盛行于嘉道之际,绵延至同光年间,遗响文坛近二百余年。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2017-12-11

  • 方苞《世说新语》评点
    。康熙中后期,以方苞、姚鼐等为代表的桐城派开始崛起,他们以吸收考据之学的积极姿态,提出了作文要义理、考证、词章相结合的主张,形成了以“义法”为主要内容的古文理论体系。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理论的集成推动了清代的小说评点的新发展,散见于各笔记、札记、序跋中的评点比比皆是,而关于《世说新语》的评点家有方苞、李慈铭、陶珙、顾炎武、文廷式、袁枚、姚鼐、黄生、王夫之、王士祯、王先谦、王守敬等人,其中方苞的评点,彰显了清代思潮的特色。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

    小说月刊 2017年21期2017-12-06

  • 刑罚归刑罚 人道归人道
    于病几年前,我读方苞的《狱中杂记》,对清代狱政的印象十分糟糕。方苞是清初的大学者,康熙年间,因为受一起文字狱的牵连,被关进刑部大牢,出狱后写了一篇《狱中杂记》。他见识到的监狱,可谓是人间地狱:“(人犯)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贿赂),而官与吏剖分焉”;连死囚都未能免受勒索:“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

    南方周末 2017-08-172017-08-17

  • 方苞狱中著书
    有出路清朝散文家方苞,正當科举考试一路高中时,却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原来,方苞与老乡戴名世交好,志趣相投,两个人常聚在一起针砭时弊。戴名世也是文学家,他的弟子将自己抄录老师的古文百余篇刊刻问世,命名《南山集》,方苞为其作序。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戴名世因《南山集》遭人弹劾,龙颜大怒的康熙借此引发一场残酷的文字狱。受此案牵连,方苞被捕入狱,以绞刑论处。从一名进士沦为阶下囚,死期将近,可方苞竟然无事一般,在狱中仍然每日端坐,坚持读书写作。同狱的一个朋友气

    做人与处世 2017年5期2017-04-19

  • 约之以“礼” ——论方苞的礼治思想
    以“礼” ——论方苞的礼治思想江爱华(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处,安徽安庆246052)“礼”是社会规范,社会各个阶层都要受到其制约。方苞认为,为民者、为官者、为君者都要奉礼守法,共同遵守秩序,勤于自励,社会才能达到大治,天下才会达到大同、和谐。方苞;礼;礼治;思想宋以降,儒学渐呈式微之势,虽明朝大儒王阳明在儒学基础上自创心学新体系,但仍然力有不逮,难挽儒学之颓势,方苞以“学行继程朱之后”为自己的立身祈向,一方面表明自己的品学宗自程朱,另一个方面也表现出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29

  • 钱大昕与方苞的一桩学术公案
    601)钱大昕与方苞的一桩学术公案任雪山(合肥学院中文系 合肥 230601)钱大昕的《跋望溪文》,后世影响深远,但其中所言方苞之事多不属实。他说李绂批评方苞文章有称名之误,方氏明知有错而终不肯改,考之相关文本,钱氏之言不实。他说王若霖批评方苞古文与时文关系之说,也是杜撰。钱氏之所以贬抑方苞,主要原因不在于学术分歧,而是对方苞人格的极度不满,以至于不惜违背实事求是之学术精神。钱大昕 方苞 李绂 跋望溪文 考辨钱大昕和方苞都是清代著名学者,两人并无直接往来的

    兰台世界 2017年8期2017-03-12

  • 论欧阳修对“桐城始祖”方苞的影响
    修对“桐城始祖”方苞的影响洪 山1,杨锦鸿2(1.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2.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作为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欧阳修对中国文化贡献巨大,对后世影响至深。从古文创作的理论和散文作品的特点来看,他对清代桐城派尤其是其创始人方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关于“文”与“道”的关系、关于古文的艺术标准以及“清真雅正”的散文特点等方面使中国散文的优秀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欧阳修;桐城派;方苞;影响欧阳修是我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1期2017-03-09

  • 心灵的轨迹
    朱崇山方苞同志是我的老领导、老朋友。我们居屋相近,一条小街,一个拐角,鸡犬相闻。他生性善良,忠厚坦荡,克己为人,理政勤奋,人缘深厚,德高望重。每回下农村家访,干部村人倒履出迎,一杯清茶,倾诉心事,情深意切,久久难忘,感受着人世间最纯真的幸福感。近日,他给我看《方苞文集》的样书,沉甸甸的一大叠。这是一部具有文献价值的大作,堪称一部史书。书分三卷,六部分,146篇文章,约140万字,烘托出方苞辛劳干净的一生经历,心灵的轨迹,印证了改革开放的发展,留下了深深的脚

    岭南文史 2017年4期2017-01-28

  • 桐城派经世思想述论
    城派;经世思想;方苞;姚门弟子;曾国藩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3.001中国自先秦时代出现“士”—— 即知识分子这一特殊阶层,经世思想就成为“士”之主导思想,凝聚成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最为宝贵的精神品格。所谓“经世”,概言之即经邦济世之意,就是关注社会现实,力图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桐城派的形成、发展与衰落,大体与清王朝盛衰相伴始终,桐城派文人具有极其强烈的经世思想。桐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3-19

  • 《离骚正义》与望溪“义法”
    作,其魅力建构与方苞“义法”相互关涉。以“人臣之义”为要义的思想表达与望溪对“义”的持守以及其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态度相辅相成。而其注重从文章体例和结构推寻大义, 强调“明于体要”诠解方式则呈现出与望溪之“法”相一致的文学审美旨趣。[关键词]《离骚正义》;方苞;“人臣之义”;“义法”“桐城三祖”之一方望溪古文成就卓著,享誉一代文坛。然而,除却文章学,望溪还曾注解过文学经典《离骚》。或许是文名太盛的缘故,方氏《离骚正义》在《离骚》学史中几乎湮没无闻,鲜有现代学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3-07

  • 修缘文字:方苞的文章人生
    出了辉煌的业绩。方苞,一个从《诗经》里走出的名字,注定生而为文,经受重重磨难后,又因文而生,成就一段修缘文字的“文章人生”,成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文坛宗师,被誉为雄踞清代文坛三百年的“桐城派”的开山鼻祖。一、显耀门望,淹雅家学桐城方氏确实是一门望族,主要有七个分支:桂林方、鲁谼方、会宫方、黄华方、许方、璩方、虎形方。其中名气最大的是桂林、鲁谼、会宫三支,而尤以“桂林”为著。据《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序言记载:“方氏其先由广信迁鄱阳,由鄱阳迁徽之休宁。宋季讳

    唯实 2016年9期2016-02-11

  • 方苞与“小说笔法”
    005.html方苞与“小说笔法”王 雅 勤(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方苞以为古文“杂小说”乃不讲义法之表现,会导致为文不够纯正,故而严“忌小说”。但是,在实际创作中,为使文章生动传神,尤其是涉及人物描写或叙述细节时,其古文便与“小说笔法”又每有相通之处,具有“重细节”、“含虚构”、“富趣味”等特征。关键词:方苞;古文;小说笔法收稿日期:2014-12-04作者简介:王雅勤,女,安徽涡阳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12-17

  • 龙潭一溪水:追寻方苞的金陵足迹
    王思豪方苞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文坛宗师,据苏惇元的《方苞年谱》载,方苞自曾祖方象乾始移家秣陵(今江苏南京),世居于此。康熙七年(1668年),方苞生于六合留稼村,至康熙三十年秋,方苞24岁随高裔至京师,方苞在南京生活了24年,期间仅回安庆考试数次。自康熙三十二年秋,方苞26岁,应顺天乡试,落第南归,十月下旬抵上元家中,至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发,方苞被逮,解至京师,期间仅数次外游,方苞又在南京生活了15年左右。大赦后蒙养皇恩,不得归里,仅雍正二年(

    唯实 2015年6期2015-07-01

  • 听古人说防错
    出错的原因。清人方苞有一篇短文《原过》,谈了很多防错、纠错的道理。方苞分析世人犯错的原因时,指出“识力不到”固然会致错,但心智缺陷——“自知而不胜其欲”,更容易将人推向不义的深渊。就此,方苞将犯错主体分为圣人、君子、众人和小人四类,方便读者对症下药,找到适合自己的避错方法。在方苞看来,众人(平常人)犯错误,“观理不审”也只占3/10,其余7/10,即是“自知而不胜其欲”,经不住欲望诱惑,心存侥幸,明知故犯,从而酿成错误。不过,虽然众人犯错误的几率较高,但方

    北方人 2014年11期2014-11-10

  • 以古文为时文:桐城派早期作家的时文改良
    家不同,戴名世、方苞等桐城派早期作家大多在时文界享有盛誉,写作、评选时文,贯穿了他们生命的大部分时段,而时文也成为他们宣扬自身文学主张的重要阵地。本文即试图通过对桐城派早期作家从事时文改良的文学史背景、思想立场与具体方法的论述,揭出他们的时文活动中所蕴含的“文人”与“文章”因素,以期对桐城派兴起时期的文学史细节进行补充描画。一、晚明文坛的“以古文为时文”时文向古文学习,自有“时文”之时即已开始。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方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3-20

  • “义法”说之阐述
    便格杀勿论。二、方苞“义法”说“义法”说是桐城派古文理论中最基本的艺术范畴,是桐城派文论体系的起点和基石,也是桐城派对中国文论的最大贡献。桐城派的始祖方苞首倡导“义法说”。方苞在总结前人(包括世人之论)得失、规范古文审美标准之意时,指出所谓“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这实际上是把“义”与“法”看做文之为文的必备条件,即将二者视为产生其美学价值的基本因素。义法的基本内容就是“言有物”和“言有序”。“言有物”即要求文章有充实的内容可以经世致用;“言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2期2013-12-12

  • 读《方苞集》札记一则
    330022)方苞以家贫历来为学界所认同,但笔者在阅读《方苞集》相关资料后认为,似乎应当重新对方苞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评估。尤其是随着方舟兄弟外出授经次数的频繁,方家的家境情况也在逐渐的好转起来。其最直接可以说明这一问题的材料当见于《方望溪遗集·与德济斋书》一文。在此信中,方苞准确明白的说道:先兄早世,苞置圩田二百亩于高淳县,山田百五十余亩于江宁县,皆在康熙辛巳(1)以前。[1]p49对于信中所述方苞购置高淳圩田、江宁山田的时间皆在康熙辛巳以前,那么这个时

    黑龙江史志 2013年8期2013-08-15

  • 方苞《万季野墓表》创作时间考
    先生墓志铭》);方苞则谓卒于康熙丁丑 (戊戌夏六月卧疾塞上,迫思前言,距其殁盖二十有一年。按此推算即卒于丁丑);钱大昕则谓康熙壬午四月卒,年六十; (《万先生传》: 《疑年录》所载崇祯十六年癸未生,康熙四十一年卒,年六十,系依钱传推算)而刘坊所撰《万季野先生行状》乃称:生于崇祯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戌时,卒于康熙四十一年四月初八日,京邸王司空俨斋明史馆中。(刘撰行状已收入《碑传集补》卷四十四)上列四说,余以刘说为最可信。[1]张须于《万斯同与明史》一文中亦曰: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03-31

  • 重新认识方苞——从《方苞集》的发轫与文论个性说起
    97)有清一代,方苞及其传人刘大櫆、姚鼐并称 “桐城三祖”,在清代散文流派上影响最为深远,而方苞作为创始人,当为“桐城派”的开山鼻祖。姚鼐曾曰:“望溪先生之古文,为我朝百余年文章之冠,天下论文者无异说也。”[1]P904可见姚鼐对方苞古文创作的推崇。笔者近读张舜徽《望溪先生文集十八卷集外文十卷集外文补遣二卷 (咸丰元年戴钧衡汇刻全集本)》一文,文中提及“为文谨守古文义法。上规史、汉。下仿韩、欧。 实开桐城文派之先。 ”[2]P105与姚鼐、袁枚等人褒扬方苞

    文教资料 2012年34期2012-08-15

  • 方苞的文论思想及其散文创作特色*
    230039)方苞的文论思想及其散文创作特色*江小角(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 230039)方苞作为桐城派的创始人,一生注重名节,身怀天下之志,主张经世致用,体察下情,关注民生,这些对桐城派中后期代表作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也是桐城派之所以能绵延几百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方苞"义法"说的文论思想,为桐城派文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影响久远。方苞的散文创作实践,是以他自己创立的文论思想为指导,体现出文章布局结构

    江淮论坛 2011年5期2011-11-21

  • 一代宗师方苞与避暑山庄
    000)一代宗师方苞与避暑山庄张德锤(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老干部处,河北 承德 067000)有清一代文学宗师方苞曾多次来到避暑山庄,但方苞的文章中并没有专门的记述,都是在议论它事时附带几笔,他究竟来过几次,只能把诸多片断联系起来推断。探究方苞与避暑山庄,可以深化避暑山庄研究。方苞;内廷编纂;塞外行宫;热河上营近来翻阅《中华文学百家经典》第五十二卷《方苞集》,读过《送左未生南归序》、《送王篛林南归序》、《游丰台记》等文,始知有清一代文学宗师桐城派文风开创者方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2011-04-11

  • 历史叙事视野下的方苞“义法”说
    历史叙事视野下的方苞“义法”说王振红(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安徽 淮北 235000)方苞所作人物传记、逸事、墓志铭等均为史体之文,其历史叙事以义理为宗,注重人事别裁,强调叙事之法,将义理、事理、文理有机融合起来。义、事、文三者相辅相成、三位一体,不仅呈现出方氏之圆而神的叙事境界而且集中体现了其“义法”说的精髓。方苞;历史叙事;义理;事理;文理作为桐城派初祖,方苞以文名盛于当世,后人亦多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其“义法”。实则,方氏之“义法”宗于经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9期2011-04-08

  • 从敌对到臣对
    刘诚龙方苞考过好几次科举,开张都是大吉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参加岁试,得第一,康熙三十八年,参加江南乡试,又得第一;康熙四十五年,参加国考会试,得第四。如若照此一路考去,诚可蟒袍加身,混个市长省长什么的,但从此之后,方苞开始走霉运,一连考了五次,皆是铩羽而归,名落孙山,叫他好生懊恼。知识分子对来自体制内的挫折,最容易萌发的是牢骚、怪话、不满和反对。宋江与吴用之属,在体制内混得不好,深感前途渺茫,索性就上了梁山;洪秀全一连科考数次,次次落第,也就舍

    百家讲坛 2009年2期2009-04-14

  • 向天国的妻魂致歉
    邬国平方苞发妻蔡琬,比方苞小两岁,生于1670年,二十一岁出嫁。方苞本来想推迟婚期,因为他弟弟方林这年三月病逝,他要遵循一种严格的礼制为弟弟守丧,百日之后再行服丧服五月。无奈蔡琬的父母觉得女儿、女婿年纪都不小,便催促他在十一月举行了婚礼。方苞婚后,“入室而异寝者旬余”,勉强完成了服丧的期限。这件事情引起“族姻大骇,物议纷然”,方苞也认为自己是“废礼而成婚”,犯了不可饶恕之过,为此而憾恨(见方苞《己亥四月示道希兄弟》)。这不免使他对新婚妻子产生了一种不快。在

    古典文学知识 2009年6期200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