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桐城派创始人方苞的核心思想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2020-12-28 01:55潘松
职业·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方苞核心思想

潘松

摘 要:方苞是清代桐城派创始人,其散文功底得到举世赞赏。本文尝试从国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当代视角来剖析古人方苞的为人处世的思想,提炼方苞的核心思想,以期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一个乡贤范例,并尝试探索利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

关键词:方苞    核心思想    核心素养培育     职校校园文化

课  题:本文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度规划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园特色文化(方苞文化)课程开发研究”(立项编号:JK18027)阶段性研究成果。

方苞(1668-1749),字灵皋、凤九,晚年号望溪,桐城凤仪里人,清代散文家,桐城派创始人,与刘大櫆、姚鼐合称“桐城三祖”。

方苞的散文写得好,他不仅创立了散文写作的“义法说”理论,而且在“义法说”理论指导下,创作了大量文辞雅洁、详略得当、风格古朴的载道文章,清朝的李光地称赞方苞的文章“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其文风影响了刘大櫆、姚鼐,形成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桐城派,称雄清代文坛二百多年,出现“天下文章出桐城”的盛况。

文如其人,文章写得这么好的方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如今的中小学生们可以从这位先贤身上学习到什么呢?本文试以核心素养这一当代视角分析桐城派古文大家方苞,看看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北师大等高校近百名研究人员历时三年,于2016年发布了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一、 方苞的核心思想

(一)人文积淀

方苞的父亲方仲舒喜爱写作,他经常和杜苍略兄弟等诗酒唱和,方苞与哥哥方百川经常随侍左右,耳濡目染,深受其影响。十一二岁时,方苞对《易》 《诗》 《书》 《礼记》诸书都能背诵,二十岁左右遍读唐宋以来诂经之书……

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环境和长期积累,方苞才能成长为学识渊博、才思泉涌的一代文宗,康熙皇帝都称赞他“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为什么现在很难出现这样的名家巨匠?其成长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主要是因为现在缺少大家成长的土壤。反之,要想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除其个人天赋之外,学校、家庭要多方营造人才的成长空间,注重人文积淀,坚持长期积累。

(二)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指的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戴名世《南山集》案发,在李光地等人的营救下,方苞以白衣入值南书房。虽然他没有什么官职,但能成为皇帝的文学顾问,成为皇帝的身边人,也算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了,更何况后来他还先后被授予武英殿修书总裁、翰林院侍讲、礼部侍郎等职,成為统治阶段体制内一员。他除了从事为皇家编书、校书等本职工作外,他还时刻关心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关注民生问题,为社会弱势群体发声,具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在《狱中杂记》里,他除了揭露监狱管理和基层吏治的黑暗之外,还非常关心监狱囚犯的身体健康,建议为死囚牢房开通窗户以便空气流通。在《逆旅小子》一文中,他对路边遇到的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深表同情,并给地方官写信要他们救助这个孩子。他还设立宗祠、教化后人、设立祭田,用所产出帮助同族生活艰难的人家,方苞一生中像这样关心民间疾苦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都体现了他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文情怀。

(三)乐学善学

方苞年轻的时候科举考试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他22岁时考中秀才,然后分别于23岁、26岁、29岁连续三次六年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上。直到32岁时参加江南乡试,才取得了第一名,中了举人,然后考取了进士,又是从33岁一直考到39岁,才考了礼部会试第四名。近20年的科举路,他多次失意,然而他没有放弃,虽然失意时也曾消沉低迷,靠做家教以维持生计,但不久后他就自我调整了状态,继续自主学习。

方苞在监狱里的时候,还心平气和地阅读《礼记》等。同监其他犯人不解,劝他说:“都是要杀头的人了,读书还有什么用?”方苞回答说:“朝闻道,夕死可也。”继续读书如常,还经常与来探监的王若霖等人谈经论史,旁若无人。利用两年的狱中时间,他潜心考证丧礼,写成了《丧礼或问》一书。

(四)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就是能正确认识和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方苞也是一个善于自我管理的人,主要表现在改写时文和不写诗歌这两件事情上。

受哥哥方百川的影响,方苞一直很推崇古文,他对于当时流行的科举八股文(也称时文),不太用心,后来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教授学生、维持生计,特别是在老师高素侯的建议下,他不得不学习时文,最终在32岁时,以江南乡试第一的成绩,考取了举人。

小时候,方苞将自己写的诗拿给父亲方仲舒看,可能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反衬出其诗歌写得一般,也可能是因为科举考的是八股文,于是父亲劝诫儿子要以写文章为主,不要在写诗上浪费时间、精力。后来他的朋友刘陂千和查慎行也劝他不要写诗。经过认真思考后,他听从了父亲、朋友的建议,扬长避短、少写诗词,将时间、精力集中文章写作了,终成一代大家。

(五)社会责任

方苞官场生涯的后半期,主动作为,履职尽责,非常关注国计民生,给最高统治者和执政大臣写了很关于民生问题的疏折,且很多都被采纳,为当时的底层民众真正做了一些好事。他上书鄂尔泰、张廷玉两相国论制准噶尔泽望事宜十二条,在《请定征收地丁银两之期札子》中建议恢复“六月完半、十一月全完”的地丁银收缴时期;在《请定常平仓谷粜籴之法札子》中建议根据不同地方的气候特征,确定官粮仓储年限,以确保官仓粮食储备安全……方苞上疏的内容还涉及治水、漕运、救荒、赋税、禁酒、禁烟、种树、修水利、治黄河、苗疆、人才与吏治等方方面面,这和他儒家修齐治平的经世致用思想有关,也体现了他“济于实用”的为学取向,全祖望评价方苞“惓惓为斯世斯民之故而不得一逐其志”,这表现了他作为封建士大夫高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当然,方苞的思想中也有封建意识浓厚、极力维护当时的皇权统治等内容,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应该客观地看待、批判地继承。

二、在职校中进行方苞核心素养培育

作为桐城派创始人,方苞身上还具有其他的核心素养,如批判质疑、诚实待人、恪守孝悌等,因篇幅有限,不再罗列。如何将家乡先贤的核心素养和关键品质有效传承给当代学子,并利用丰富的桐城文化资源,特别是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来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呢?

笔者做了一些探索,主要有营造校园物态文化、编写校本教材、实地研学旅行、进行专题讲座、名句名篇吟咏和制作主题微课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徐柏客,郑法清.方苞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朱洪.方苞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

[3]王思豪.方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4]王镇远.方苞的思想[J].江淮论坛.1985(5).

[5]刘守安.一个矛盾而痛苦的灵魂——方苞生平与思想探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作者单位:江淮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方苞核心思想
方苞遭乾隆罢黜深层缘由探微
挣扎与妥协:方苞的科举之情
西江月·庆祝国庆69周年
方苞的“底牌”
国庆抒怀
儒家思想在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及对当代社会的积极影响分析
清初《史记》流播视野下的方苞《史记》学说研究
函数概念教学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