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完善策略分析

2018-12-27 01:56王婉欣
时代经贸 2018年35期
关键词:岗位部门管理工作

王婉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其单位内部管理层,对本单位经济资源实施完整安全保护的一种措施,在保证会计信息准确真实可靠同时,协调单位经济行为,并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对单位内部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彻底发挥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作用,建立起一套严密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加强单位廉政建设的同时,提高社会服务效率和效果。

一、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资产管理规范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高速发展,科学事业单位的资产规模也在日益壮大,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与日俱增,内部控制工作相关制度如果不够健全,其单位的资产管理将会出现混乱,资产有效使用和安全都会受到相应影响,情况严重时会发生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科学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对单位资产有效规范管理,将资产损失风险降到最低,将资产利用率提高。

(二)对违法违规情况有效防范

历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工作,尤其是针对事业单位,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事业单位也不能例外,科学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财政收支、基本建设及重大决策等各方面都要通过科学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避免个别人利用权力,以权谋私,做出违法违规事情,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有效预防腐败和舞弊情况出现。

(三)财务会计信息准确

相关调查发现,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不准确的事情经常出现,个别的科学事业单位的相关问题还较为突出。科学事业单位可以借助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财会岗位的工作责任制切实落实,将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加强,将审计监督工作进行强化,将单位收支管理进行规范,将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做到更加透明化。对于会计账目要严格杜绝出现造假、失真和相关信息不完整等问题,保证财会信息全面准确和真实可靠,只有如此单位整体工作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一)合法合规

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保证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实施。

(二)全面原则

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要包括单位内部中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及每一项经济业务,针对每一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将内部控制从决策、执行、监督及反馈各环节切实落实到实处。

(三)岗位责任制

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保证本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都得到合理的设置与分工,将不相容岗位进行相互分离,保证每个部门及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的同时,让其可以相互制约和监督。

(四)适时性

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要根据单位内部环境变化而进行变化,制度不可僵硬化,单位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适时的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和修订,将制度的控制和监督做出彻底发挥[1]。

三、科学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现状

科学事业单位同其他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相比较,专业性更强,项目实施不确定性因素更多,这就给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管理体制的缺乏

科学事业单位负责人基本都是科学研究领域的带头人,会更加重视科学项目申报、研发及科学成果,相对忽视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此外受到传统观念及习惯影响,认为内部控制只是单位财务部门的事情,而忽视全面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就会不够完善,个别科学事业单位甚至内部都没有建立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内部沟通不顺畅

科学事业单位所有工作高效快速完成的前提是每个部门之间需要密切配合,有序合作。各个部门或者部门工作人员间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工作,会直接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正常传递,上级的任务或者要求无法及时准确传达,以至于部门之间接到的命令或者信息不统一,在解决问题时浪费过多时间,无法实现高效科学的工作运转,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三)缺乏专业管理部门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但由于其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内部控制培训,缺乏内部控制专业素质。目前大多数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均由财务部门组织管理,但财务部门不是综合管理部门,只是单一的业务部门,缺乏对单位整个内控体系进行有效监管能力,同时缺乏相关法律知识,部门协调管理能力,以至于在面对违法违纪行为时不能发挥正常辨别能力,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疏漏,对单位造成损失,缺乏专业有效的管理部门,无法实现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

四、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完善策略

(一)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是科学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是各单位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科学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职能,对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标准设计和工作流程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要在单位的每项经济活动和工作过程中进行贯彻,内容要包容各个层面;部门和岗位要进行合理设定,职责及权利要进行明确划分,让单位的各项工作都在规定范围之内高速有效运作。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健全对于科学事业单位发展有着引领性和指导性的作用,对单位内各项工作标准进行规范,有效解决了发现问题无法处理的问题,将各部门各岗位人员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杜绝,保证了单位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二)风险管理工作必须加强

科学事业单位要定期在全单位内部进行风险评估,对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发生的风险使用各种方法进行评估和分析,将风险点找出并进行排序,根据风险问题制定处理方案,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

(三)内部控制监管工作力度需要加强

内部控制环境良好可以让科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科学事业单位要从多个方面将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力度提升。首先要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评价体系,定期按时的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进行有效评价,针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点,开展全方位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有效调整。其次科学事业单位的领导层要对内部控制监督工作高度重视,指定单位内部纪检监察部门去负责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并对监督工作的相关职责权限、工作流程进行明确,保证监督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工作过程要切实做到严格监督,发现问题立即上报,不弄虚作假。

(四)加强内部沟通

有效的沟通是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途径。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是否能够高效顺利开展进行,同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有着直接关系。科学事业单位内必须形成健康良好的沟通氛围,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实到单位各个层次,使单位的每一名职工都去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及严肃性,并将其作为工作规范和标准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在工作中认真履行,逐渐养成严格要求,认真执行和相互制约的工作氛围;在单位中使用意见征求和问题在线反馈等方法来收集单位职工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建议,这样单位职工就能广泛积极地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当中[2]。

综上所述,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是单位必须要进行重点关注和加强的工作,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将内部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内部控制进行规范,为风险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证,是科学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基础,科学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多方面多角度学习先进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经验,将现有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完善和强化,将思路进行创新,使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更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岗位部门管理工作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