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配戴角膜塑形镜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2018-12-27 11:27马志坚凌峰辛向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戴镜验配塑形

马志坚,凌峰,辛向阳

我国儿童近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达50%~60%,发病年龄逐年提前[1],呈现低龄化、高发病率且度数增长较快的特点,平均每年增长约-0.75 D[2]。近视防治一直是眼科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临床上对处于发育期的学生主要通过配戴框架眼镜来矫正近视。近年来,角膜塑形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我国已被广泛用于青少年视力矫正、近视防控等方面,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被认为是目前控制近视增长的有效方法[3],但角膜塑形镜可能引起的角膜感染等并发症亦是广大家长在为孩子验配角膜塑形镜前最为担心的问题。为了解此类人群应用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我们对一组配戴角膜塑形镜2年的中小学生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角膜并发症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眼科验配角膜塑形镜的中小学生近视患者356例(712只眼),均经我科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严格眼科检查排除配戴角膜塑膜镜的眼部及全身禁忌证,并严格按照要求准时复诊,配戴时间为2年。其中男生170例,女生186例,年龄8~16岁,平均年龄12.1岁;戴镜前屈光度等效球镜-1.50~-6.00 D之间,平均约-3.75 D;戴镜前矫正视力为 5.0~5.2(标准对数视力表)。

1.2 验配及复查

我科选用的是美国产欧几里德角膜塑形镜,透氧系数(DK)为100,材料为高度透氧型,夜间使用。戴镜前后有严格的检查及护理培训。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及眼科检查均由我科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师及医师完成。

戴镜前检查 所有病例进行严格的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裂隙灯、非接触眼压、检眼镜、泪液功能检查(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 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排除眼部急慢性炎症、干眼症、圆锥角膜等角膜塑形镜配戴禁忌证及其他眼部疾患。

使用培训 配戴前有专业人员对所有学生及家长进行镜片的使用和护理培训。明确其戴片、摘片、清洁、基础护理等注意事项。告知学生每天睡觉前取出镜片,用清洁液清洗镜片后,再用生理盐水清洗镜片。先在镜片上滴入人工泪液后再戴镜片,每天保证戴镜时间在8 h左右为宜。次日清晨摘下镜片以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后泡在护理液中。嘱咐家长监督协助学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方法摘戴和护理角膜塑形镜。

戴镜后复查 常规复查时间为戴镜后1 d、1周、2周、1个月,此后每个月复查1次至6个月,之后3个月复查1次,如有眼部不适随诊。复查内容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裂隙灯下检查结膜角膜情况、镜片有无损坏及配戴舒适度等。

1.3 安全性观察

观察学生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时的角膜上皮损伤情况并进行评价分析。角膜上皮损伤程度根据国际角膜接触镜教育者协会的标准图进行级别判定:0级,角膜上皮无点状染色,或在细致检查下仅见数个点状染色;I级,有轻微划损,或散在点状染色稍多者;II级,角膜点状染色较密分布,伴有轻度不适;III级,有小片上皮缺损,刺激症状较明显;IV级,有较大片的上皮缺损,刺激症状重[4]。

2 结果

356例(712只眼)被观察者中,角膜上皮损伤在戴镜1个月左右最多见,其中II级及II级以下的角膜损伤为162只眼(22.8%)。III级的角膜上皮损伤5只眼,占0.7%。此后,在戴镜6个月、1年、2年出现角膜损伤的病例逐渐减少,且未再出现III级及III级以上的角膜损伤。戴镜6个月出现角膜损伤的为112只眼(15.7%),戴镜1年出现角膜损伤的为71只眼(10.0%),戴镜2年出现角膜损伤的为41只眼(5.8%)(详见表1)。绝大多数的病例出现的都是轻度角膜损伤,无明显眼部刺激症状,停戴镜片、加用人工泪液或促角膜上皮修复滴眼液3 d或1周后角膜上皮修复。III级角膜上皮损伤的病例为镜片不慎掉地致镜片划伤,清洁不净所致,予停戴并及时更换新镜片,并给予抗生素眼药及促角膜上皮修复药物对症治疗后痊愈。该结果显示,科学规范地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并无严重的角膜并发症发生,是安全可靠的。

3 讨论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和用眼高峰阶段,在此期间有效控制近视发展十分重要,角膜塑形镜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控制近视的发展[5],已在业内达成共识。而且其配戴时间在夜间睡觉时,配戴整晚后第2天白天不需要配戴,裸眼视力就能得到改善,所以得到许多学生及家长的认可。然而作为一种接触镜,使用者多为学生又需长期配戴,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也成为家长及学生最为担忧的问题。

表1 356例(712只眼)配戴角膜塑形镜中小学生戴镜后不同时间的角膜上皮损伤情况[眼只数(%)]

我院自2011年以来一直使用美国产的欧几里德角膜塑形镜,且对每一位配戴者都进行了严格的眼部检查及角膜塑形镜的精准验配,并对每一位学生及其家长都进行了镜片的护理和配戴培训,确立了严格的复查随诊制度,故我院至今未出现过1例不可逆角膜损伤的患者。

上述在我院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学生,轻度角膜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并无严重角膜并发症发生。此次病例分析发现最多出现角膜损伤的时间是戴镜1个月到6个月间,经详细追问病史及检查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超时配戴、早期摘戴镜不熟练及镜片清洗不到位,经再次严格的护理培训及对症治疗可痊愈。0~II级角膜点染患者,症状较轻微,患者多无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主观感受,容易被忽视,存在感染风险和隐患,因此严格复查制度,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能有效降低、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偶尔造成的角膜损伤经合理的治疗都是可逆的。由此可见,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并发症是存在的,但也是可控可处理的,在规范使用及定期复查前提下,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角膜塑形镜的使用对验配技术、镜片质量、复查随诊的依从性和卫生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家长和医师三方面配合才能安全有效配戴。

猜你喜欢
戴镜验配塑形
视力下降的机动车驾驶员驾车时戴镜行为研究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脉络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的改变及其控制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光学离焦时长对小鸡屈光度及眼轴向参数的影响
老视镜验配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
7300度近视眼镜真的适合验配吗?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眼镜验配的未来,是“人工”还是“智能”?
如何验配中老年渐进镜片
美女塑形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