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8-12-27 11:28辛玉秀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作用初中

辛玉秀

摘 要:如今,我国正在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思想、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助力他们的未来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各个学科教学都在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初中历史也不例外。历史是一门具有史学性、人文性和真实性特点的学科,通过学习,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都能起到突出效果。本文主要对初中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助力于初中历史教学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素质教育 作用

历史知识真实的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客观的揭示了历史事件,既让学生了解了世界发展历史,也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学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了爱国情感。由此可见,历史对学生素质发展产生的作用是多样化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将这些特点展示出来,真正发挥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作用。

一、历史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在德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历史必须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振兴中华的教育以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初中历史教材中可用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以及良好思想品德的素材是极其丰富的,甚至不亚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素材量。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案例都是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事件,但许多历史人物确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因此开展德育教育更为有效。如,初中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我国民族英雄刘胡兰、董存瑞,学生从小便从大人的口中熟悉这些名字,且对他们英勇就义的故事印象深刻。我国最著名、最典型的文化遗产故宫、长城、天安门,学生们更是有许多都曾前去游览。再如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几次惨痛教训——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文化大革命等,也都是学生较易接受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爱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知识特点,引入真实事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深刻践行素质教育。同时,还要以自身的情感来带动学生的情感,要以理服人、因势利导。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突出爱国主义这个主题,能始终抓住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根本,能贯彻“注之以爱,启之以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育人原则,就能充分发挥历史在德育方面的优势。

二、历史知识是提高初中生文化素质的必要条件

历史知识包含着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和交流历程,历史教学是拓宽学生眼界,提高他们文化水平的重要渠道。如一名学生博古通今,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发展历史如数家珍,说明其文化素质是极高的。相反,如一名学生不知新中国成立的年份,不知中国的十四年抗战史,那么又何谈长远的发展呢?由此可见,掌握历史知识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体现,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历史知识包含的范围较广,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多,不仅需要了解本国的历史,还需要拓宽眼界,了解他国的发展史,这样才能做到以史为鉴,客观的看待各国问题。有许多分支学科都是从历史学中分离出来的。初中历史教材经常讲到的分支学科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民族等。正如《历史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一书所说:“一切社会科学都需要自己的历史依据,作为启发自己研究的模式和反模式。”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的研究离不开自身发展的历史,否则,就会失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正是充分研究了我国史书、方志、游记后,才掌握我国古代气候变迁的线索材料,最后写出了很有价值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里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所以说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文化素质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初中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以便提高文化素质。

三、历史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力、总结能力、对比观察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分辨能力和推理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就记忆力方面来说,初中历史教材中涵盖的知识范围极广,包括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重要的历史事件,想要掌握这些内容,对学生记忆力的要求是较高的。且学生为了高效的记忆,会自主的将知识点分类,寻找记忆的诀窍,在此过程中也能从侧面实现知识点的对比,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学生积累的历史知识越多,就越能将知识点综合起来,推理出历史意义,必然结果,也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另外,人教版新版的初中历史教材编写的杂的特点就是注重知识的进化,又注重求知的方法,突出体现在作为沟通知觉与思维的桥梁的视觉材料――图画的大量增加和配有彩色画面,因而对初中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极为有利。

四、历史课程的开设能起到张扬学生个性、培养爱好和特长的作用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有助于他们养成一些相关的爱好、习惯、个性等,突出他们的特长。例如,通过学习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我国的伟大領袖毛泽东;不畏强权,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为革命胜利舍弃个人生死的董存瑞、黄继光等,将历史人物作为自己的标杆,形成良好的个性,也能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到了榜样作用。此外,许多学生喜欢看一些历史电视剧,尽管影视剧中的许多剧情与实际不符,但也是学生们喜爱历史的一种表现。还有的学生喜欢收集邮票,因为邮票中印有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便是通过学习历史养成的积极爱好。当学生学到著名的文化典籍、绘画艺术、梨园故事时,也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才智,进而开拓他们未来人生境界和审美情趣。

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帮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人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将课堂变成塑造学生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家园里健康成长,成为高素质的新一代人。

参考文献

[1]颜荣煌.初中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青苹果,2017(6).

[2]孙阳.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读写算:教师版,2017(37):54—54.

[3]尉霞.浅析初中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0).

[4]王春宇.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3).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作用初中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