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进乡村,“义教”迈新步

2018-12-27 11:28农文考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均衡乡村义务教育

农文考

摘 要:教育部于1985年5月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义务教育实施均衡发展,到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7月1日起施行。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纵观实施过来的20年,有很大的成效。特别是大中城市和个别发达地区的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使得全国上下尽人皆知每个公民享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力,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农村边远山区的教育得不到发展,教育改革举步维艰,到目前为止很多学校已经达到了晕头转向、无法维持、频临倒闭的地步。教学质量差,家长不满意,社会有意见,学生无理想和奋斗目标。

关键词:义务教育 乡村 教师

作为乡村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希望国家能推行一整套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摆在农村教育眼前的困境。目前,笔者看到农村教育的主要困难有。

一、乡村边远学校分布过散,部分学校无学生、无教师

笔者所走过的乡村中,有一个村只有一个教师,一群特殊的留守孩子,在边远的山区就成了一所学校。他既是校长也是唯一的老师,上课是复试教学。他原是初中老师,后来调到小学任教,坚守讲台30年乡村教师,如今他退休了,不干了,这个学校也散了。这样的“袖珍学校”为数不少,一人一校,面临的困难很多,教师后继乏人是最突出的问题。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来山区工作,成为关乎学校存废、关乎孩子能否上学的急迫问题。

二、市县学校大门敞开,广招乡村成绩优异的生源,也是农村学生人数剧减的原因

县城学校以多种奖励学生的方式广招生源入校,大部分家长和学生想方设法挤进县、市学校,城里学生人多为患,班级人数超大,以大班形式出现。笔者所在市亦是如此,有一所学校最多一个班级有82名学生,教室摆了12组,桌椅贴上了讲台,学生走动都困难。

三、乡村学校教学质量逐年下降

几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农村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县农村基础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下降,已经比不上周边县市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更是不堪入目,找个考试及格学生都难,更谈不上优秀了,考试成绩不敢公布,考十几分、几分的学生比比皆是,有的学生还以此为荣。

四、通过激励机制调动乡村教师积极性

笔者认为,通过激励乡村边远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目前解决农村教育困难的有效办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摆脱农村教育的困境:

(一)发挥广告作用,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千百年来背着“人类灵魂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大枷锁,难于适从。把教师的能力和能量过分夸大,高高捧起,再重重摔下,痛苦不堪。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认知教师,接近教师,全社会一起来重视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二)给教师实惠,提高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

教师在课堂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现实生活中又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人,应该给他实在的东西,能给生活带来实际用途的物质的东西,来温暖他的心灵,让他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当真正解决教师物质上的问题,让更多的教师愿意来农村。

(三)推行有利于教师的职称改革,提高教师的自觉性

当前教师的职称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到城乡教师之间的差距,乡村教师的实际现状和困难。让教师看不到工资提高的希望,出现大锅饭,做多做少一个样的现象,不利于发展。教师要有中一或小高职称才能申请副高职称,而且还要有岗有编制才能申请,而且申办了两三年也不一定通过,通过了也不一定聘用,每层都卡得很严格。以前还有计算机等级考试,又是英语等级考试,过关后才能申报,让教师望而生畏。希望能针对城乡教师差异调整职称制度,真正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从而稳定教师队伍。

(四)充分利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契机,促进乡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得学,在哪里都能上好学”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宗旨,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学生在相对公平、公正的学校上学,“不再输在起跑线上”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的方向。现有的教育状况是城市教育比较发达,乡村教育相对落后,城乡教育差距大,只有均衡教育深入到乡村,才能实现真正的“均衡”,义务教育才能迈向新的台阶。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种“投入多,见效少,工作难,时间长”的行业。它不像建筑业,几年就建成一条贯穿南北绵延几千公里的高铁;它是一种投入了也不一定有收获,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是一种让人痛苦而又无奈的伟大的事业。正因如此,久而久之,教育无人问津,教师也累了,教学质量逐年下降。笔者认为,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联合,齐心协力解决摆在面前的困难,尽早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挽救乡村学校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尊师重教,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口号上[N].南方日报,2012-09-12.

[2]谈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激励机制[OL].百度文库,教育专区,高等教育,2016-05-03.

猜你喜欢
均衡乡村义务教育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浅析均衡与非均衡的证券市场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膳食营养合理性分析
话剧《乡村》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