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的前世今生

2018-12-27 08:51
海外星云 2018年24期
关键词:横滨拉面方便面

日清食品的“元祖”快餐鸡汤面———可以加鸡蛋

日本是方便面的发祥地,在日本,方便面接二连三地蝉联该国最伟大的发明,超过了新干线高铁、手提计算机和卡拉OK。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问世的全盛时期以来,日本方便面的销量肯定有所下降,目前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5%。但是不要被这一数字所欺骗,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三大方便面消费国,每年吃掉超过55亿份,仅位居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之后。

不过也许对日本而言,比起实物的购买与消耗,快餐拉面背后的故事更为重要。据说,很多大学生宿舍里储备的干面饼,起源可追溯至一种早期的拉面,是19世纪80年代由中国厨师传至日本。

最正宗的传统拉面是将小麦面条盛于高汤中,码上猪肉片或豆腐。几十年来,人们反覆地改进和扩充这种简易搭配。厨师们铆足创意,各显神通,秘制汤底,制作完美的面条,面上的浇头花样层出不穷。起初,拉面是日本工人用大碗盛来果腹之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一切。盟军轰炸摧毁了日本大片国土。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活下来的日本人嗷嗷待哺。这时,登场的是一位厂房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炸毁的失败商人——安藤百福(Momofuku Ando;本名吴百福)。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安藤,先后在家乡中国台湾和日本发迹又破产。战争期间,他经营机械制造而获利百万,后来破产倒闭。他一度被控欺诈,进了监狱。然后去办信用合作社,也歇业关门了。但是安藤不服输。他想要重塑声望,再造辉煌。战争结束的10年后,日本农林省(今农林水产省)的熟人告诉他,他们很想知道怎样鼓励日本人多加食用美国小麦粉——这是当时美国最常送来日本的援助物资。

安藤百福

日本横滨的杯面博物馆也是安藤百福纪念馆

馆内陈列了各种各样的杯面

杯面在生產过程中

这就是方便面故事的开始。据说,农林省熟人这一席话让安藤想起战后他所目睹的惨况:疲惫不堪的人们耐心地排着长队,等着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安藤想,那种工人阶级的美食拉面应该有一种快手可行的现代产品,可以很方便地用掉大量美国小麦粉。因此在48岁时,安藤改行去研发食品。他在家中后院的木棚里闭门一年。等到复出时,他发明的成果看上去和现在全世界超市货架上摆放的方形方便面饼几乎一样。

如果你去参观日本的三家——没错,三家——方便面博物馆,会看到那个木棚的逼真还原。我们去的那家在海港城市横滨,是最大也是最新的。博物馆的持有法人是安藤创始的日清食品株式会社。红色的建筑方方正正,尽是简洁而笔直的线条。里面的地板光亮照人,白墙光洁如新——看起来像一座现代美术馆。显然,这是初次约会的绝佳之地。

很快,游客经由引导进入“方便面历史立方体展厅”,灯光敞亮的展厅内成行摆放着几千种方便面产品,第一款是安藤的初版鸡汤拉面。最后,甚至有豪华版方便面——摘得米其林之星的拉面馆所推出方便面,在日本的便利店有售。

放在初版鸡汤拉面和豪华版方便面之间是全球市场上万千方便面的样品。展厅罗列了食物发明家们的种种创意,令人叹为观止。方便面诞生于日本,但是凡有方便面处,商家都极力使其看起来更本地化。有的国家喜欢罗勒和橄榄风味。有的喜欢奶酪咖喱或奶油水产。在墨西哥,方便面要加莎莎酱和青柠片。

我们端详包装时,日清食品的铃木春桂微笑以待。她说:“仅在日本,我们公司每年投放超过300种产品。但只有1%稳坐市场。商品的生命周期真的很短,因为顾客总是在挖掘新的口味。因此我们必须要匠心独具。”参观游客中,大部分是日本人,而拉奎尔·斯哥特这位从旧金山过来的教师激动得说个不停,她说:“我是吃杯面长大的。尤其在大学读书时,伙食要便宜。因此我觉得来这里很有意思。还有什么食品比杯面更值得拥有博物馆呢?”

在横滨的博物馆,没有明显提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担忧,比如杯面采用的聚苯乙烯塑料泡沫包装。(摘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编辑/小美)

猜你喜欢
横滨拉面方便面
方便面
翻译腔(短篇小说)
自制方便面
一碗方便面
萌翻全城
一碗拉面加个蛋
方便面的故事
第六次中日财长对话在日本横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