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社会重构过程中的民族商人

2018-12-29 09:05
文化纵横 2018年5期
关键词:滇西北边疆民族社会转型

云南西北部地区既是滇藏川三省区交接往来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也是中国连接缅甸和印度的边疆重要区域。近代以来,随着省际和国际间贸易的不断发展,白、纳西、藏、回等民族商人,依凭自身逐渐增强的经济实力,伴随自身社会地位的提升,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商绅阶层,对社会结构相对单一的滇西北多民族区域近代社会转型重构过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梳理、解读了近代商人群体在边疆社会转型中体现的边疆性、特殊性,認为民族商人在近代滇西北地区民族商人政治参与的地方轨迹中,以民族社会的时代变迁为舞台,充分表现出边疆性和民族性交错运行的特征,体现出“边疆的历史进程依然是在封闭与交流两种势力交互推动下展开的”这一历史发展共性。在近代,滇西北和其他边疆地区一样,处于国家有效治理不力的状况,民族商人群体往往容易在缺乏社会其他阶层制衡的情况下跃升为具有优越性和先导性的社会阶层,在地方社会变迁转型中扮演多重角色、发挥多重影响。而这种多重角色和多重影响的产生,既体现出封闭与交流交互推动的边疆时代性场景,也深深烙上了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商人身上的浸润痕迹。在近代边疆社会地域化变迁的整体情境表象背后,从民族商人参与地方政治的具体情形看,仍然存在着地缘、族缘、业缘等多重因素附着下的差异化运动轨迹,充分显示出多元文化富集的边疆地带多重而复杂的时代变迁景象。其中既出现了与内地相类似的变迁图景,也出现了诸多根植于边疆民族社会土壤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表现出边疆民族近代社会的变迁特征和演变轨迹。

周智生、王玉惠:《边疆与民族之间:近代边疆社会转型中民族商人政治参与的地方性轨迹 ——以滇西北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滇西北边疆民族社会转型
滇西北生命体验的诗性吟唱——黄立康散文集《巴别塔的砖》解读之漫议
滇西北高原机场一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异质型村庄共同体何以维系——一个滇西北民族村寨的互惠实践研究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滇西北鲁甸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铀矿找矿前景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
附录:《中国边疆民族研究》1—6辑目录
社会转型环境对“小产权房”购买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