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独特性

2018-12-29 09:28章媛
艺术评鉴 2018年17期
关键词:基本功训练独特性中国古典舞

章媛

摘要:中国古典舞不同于其他的舞蹈种类,其在基本功训练具有独特性,且中国古典舞能够体现出中国民族的文化精神,同时还关系到中国古典舞在舞蹈技术技巧方面、舞蹈的风格身韵方面的训练方法和教学方法。在日常进行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针对其具体内容,对舞蹈作品的神韵进行正确的掌握,才能完整完美的展现出中国古典舞的特殊性和高难度的技巧性。所以,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独特性具有十分的重要性。本文首先讲述了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本结构;其次,针对身韵训练的独特性、能力训练的独特性也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基本功训练 独特性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054-02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需要构架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方法与内容相结合,根据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特性制定出训练计划,才能高效率的完成基本功训练。同时,舞蹈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影响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围绕的是形、神、劲、律进行系统完整的培训,最终的目标就是培养出兼具古典舞神韵和技术技巧的全面型人才。

一、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本结构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是学习古典舞的基础,所以,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训练结构主要以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将具体的训练内容分为对学习者身体柔韧性、身形训练等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学习者柔韧性的训练。因为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特殊性,所以就要对身体柔韧性训练有严格的标准,例如,保证学习者的年龄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要符合学习古典舞的基本规定。同时在进行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时,还要注意科学合理的方法,科学的锻炼学习者的柔韧性,增强学习者的韧带和肌肉的弹性,以此来达到学习古典舞的基本要求。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训练“基本”,在训练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要求学习者的行为举止,包含如何“行、止、起、落”的舞姿。日复一日的进行基本的训练,强化此集中舞蹈动作的“记忆”,从而使舞者在表演舞蹈时能够自然的完美展现这些动作。以至于在完成高难度动作时,也能够从容的将这些动作做到标准要求,完美的呈现这些技术的标准度、清晰和流暢性[1]。

中国古典舞是一门极具技巧性的艺术,需要十分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技巧。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不耐其烦的锻炼“功”,这就要求舞者具有十分扎实的柔韧性和力量,才能完成舞蹈中极具特色的翻转、跳跃等技巧性的动作。

中国古典舞因其舞蹈的独特性,所以对于舞者的身体柔韧度要求是很高的,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将身体的各个部位的韧带进行拉伸。通常检验舞者基本功是否合格的标准就是检验柔韧度的松或是紧,效果是好或是坏。

二、能力训练的独特性

能力独特性也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重要部分,其中舞者跳跃能力的好坏十分关键,是检验一个舞者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学习者进行跳跃训练时,需要先对膝关节进行柔韧度训练,拉伸其韧带和增加腿部肌肉的弹性,其外还要对跟腱进行训练。中国古典舞的很多动作都是在跳跃中完成的,因为跳跃是由蹲用力向空中弹跳,所以跳跃练习能很大程度提高舞者的跳跃能力。在跳跃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腰和胯的控制,跳舞的过程离不开动力训练,只有基本功扎实,才能在表演舞蹈时将动作技巧完美展现。在舞蹈动作中,跳跃过程中转变舞姿对腰部和后背的力量有很大的要求,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需要对腰部和后背力量的训练引起重视。

同时,中国古典舞中不同的跳跃动作也需要制定出不同部位的训练计划,例如,进行小跳的训练,因为其要求注重的跳跃灵活性,所以就需要对脚踝和腿部肌肉进行训练。进行大跳训练时,其注重的是腰部力量和膝盖的柔韧度,因此就需要制定针对腰部和膝关节柔韧度的训练计划,以此来达到中国古典舞对于跳跃动作的标准要求,使舞者在表演时动作更加优美柔顺。

中国古典舞同时要求的还有舞蹈的表现力,其也是以动力训练为基础的。古典舞的技巧展示离不开动力的训练,只有将动力训练做到完美,才能在表演舞蹈时充分将舞蹈的技巧完美展现。腰部与后背力量掌握把控影响着跳跃时转变舞姿和保持动作时间的问题,所以,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加强对于腰部后背力量的训练强度。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典舞是动静结合的,在训练过程中,“静”的训练也显得尤为重要,动静结合才能最大程度的展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内涵[2]。

三、身韵训练的独特性

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技术中心内容就是“身韵”,我国20世纪80年代创建了“身韵”课,其出现为我国中国古典舞的教育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由对古典舞的外部形态欣赏转变为对内部神韵的认知,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标准得到了历史性的确定。中国古典舞的含义就是以舞蹈为基础,向人们展现古典文化精神,且将中华民族的气质融入其中。

中国古典舞对于舞者要求“形神具备、以神传形”。形就是对于舞蹈最直观的感受,古典舞的动作和姿态一切用肉眼可见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表达古典舞艺术的形象,是古典舞最基本的特征。舞蹈没有“形”的表现作为艺术的传递媒介也就没有艺术的审美性,不同时代不同种族对于形式美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中国古典舞而言,在“形”上必须含蓄且挺拔,刚柔结合的矛盾而却又能统一的审美态度。

在中国古典舞中,对于神的要求就是表演者的精神韵致。在古典舞的表演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神”,一个舞蹈只有演员具备神,才能使观众感受到舞蹈的灵活,感动观众,让观众体会到舞者所想表达的感情。中国古典舞的来源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从中国戏曲中提炼吸取的,中国戏曲最讲究表演者具备神韵,所以,在观看戏曲时观众对于戏曲的感受很深,让人感受到其很强烈的美感。戏曲的舞蹈是演员身体与心理的结合,用心传神,中国古典舞正是借鉴了此优势,所以,要求舞蹈演员在表演舞蹈时具备“神”,将神融合到整个舞蹈当中去。通俗来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表达内心思想的媒介,是演员表达舞蹈思想的媒介,所以,在练习身韵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的练习都关系着神韵的表达。神韵不是虚拟的,是整个舞蹈的灵魂,在整支舞蹈中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劲”来说,就是要求舞者对于舞蹈节奏的把握掌控,只有通过日常的紧密训练才能够做到对节奏熟练运用。“律”就要求舞者学会遵循舞蹈的规律。舞者在日常的训练当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且根据身韵训练的要求制定基础训练计划,才能最终达到体现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殊性。

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过程中,“律”也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概括着中国古典舞动作中的律动性和所需要遵循的规律。中国古典舞的律动又包括着两种情况,分为正律和反律。其中舞蹈正律的含义就是指舞蹈动作流畅,顺势而为,不拖泥带水;反律含义则指的是中国古典舞动作的变化不确定性,给观众一种多变的感觉。中国古典舞遵循的规律又表现为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的规律,正是因为这些古典舞所遵循的规律,才使舞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美感,屹立于中国舞蹈发展潮流中的不败之地[3]。

通过对于中国古典舞“形、神、劲、律”的分析,可以发现古典舞的独特魅力与特殊性。在中国古典舞的练习过程中,不仅要遵循传统的舞蹈技巧,还要不断的吸收融入先进的流行技巧,使中国古典舞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我国特殊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四、结语

针对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来说,舞者既要做到了解最先的舞蹈技巧,也要知晓当今社会的舞蹈流行趋势,且在训练的方法上,可以结合前辈经验,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科学合理计划。中国古典舞艺术不同与其他舞蹈艺术,其独特性最能展示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要想中国古典舞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能够平稳前行,就需要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在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上进行研究,从而提高中国古典舞的舞蹈水平。

参考文献:

[1]曾菲菲.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创新能力分析[J].艺海,2018,(03):59-61.

[2]李文运.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独特性探析[J].黄河之声,2017,(20):107.

[3]王利桥,吴倩颖.浅谈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科学性与风格性——以扶把训练中的“腰”为例[J].艺术品鉴,2015,(06).

猜你喜欢
基本功训练独特性中国古典舞
抢篮板球的技术、配合及训练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秘书工作独特性研究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技工院校烹饪专业(中式烹调方向)基本功实训教学的工学一体化设计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如何体现禅境意韵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