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儿歌弹唱》课程的衔接与教学过程分析

2018-12-29 09:28刘汶琳
艺术评鉴 2018年17期
关键词:钢琴学前教育

刘汶琳

摘要:音乐技能课程始终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视的一部分,但是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技能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目的以及音乐技能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工作始终是受争议的,其主要来自教师的来源、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教材的规范统化及授课方式及等多方面原因。本文主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儿歌弹唱》两门课程的现状,来提出合理的教学过程及两门课程的衔接方案。

关键词:学前教育 《钢琴》 《儿歌弹唱》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092-04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儿歌弹唱》课程现状

(一)《钢琴》与《儿歌弹唱》的课时比例

以本科为例,我学院开设的《钢琴》与《儿歌弹唱》在两年内,就课时分配从《钢琴》128课时、《儿歌弹唱》64课时到《钢琴》64课时、《儿歌弹唱》96课时,两门课的课时比例从2:1到2:3。从比例上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就音乐技能课程的建设侧重点在《儿歌弹唱》课程上。“我国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主要是沿袭了欧洲传统音乐文化的课程”[2],但从我国实际情况和专业角度出发,《钢琴》课程是《儿歌弹唱》课程顺利完成的必要前提,也可以说《钢琴》基础的不牢固会直接影响《儿歌弹唱》的进度和完成质量。因此,笔者认为两门课在课时的安排上应就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为前提,以音乐专业技能掌握规律为核心来合理规划两门课的课时比例。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教师来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目前国内职业学院及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师来源主要由三种:1.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较强的教师;2.来自音乐专业技能的教师;3.毕业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从以上三种教师来源中,第一种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较强的教师比例占绝大多数。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上来分析,具有专业背景的音乐技能老师可能更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需要的音乐技能。但是,从音乐专业角度出发,音乐教学的规范化以及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中音乐技能水准的不断提高,是没有受过专业音乐技能培训的教师所无法达到的。最好的教师来源无非是第三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目前国内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技能教师来源来看,毕业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少之甚少,本科学历无法达到高校招聘要求,研究生学历又不甘于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授课程,更趋向于音乐专业中的理论课程。而音乐技能专业毕业的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教学,容易出现两个误区:1.教授过程过于专业化;2.无法将音乐技能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相结合。

(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教材

在教材方面,《钢琴》课程的教材选用有两种。一种为钢琴专业课程的用书,例如:《拜尔》《车尔尼》《钢琴基础教程》等基础钢琴教材,这些教材从专业角度考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及为《儿歌弹唱》服务的原则,又略显片面。另一种教学用书则为专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所编写的书。由于学前教育没有像小学初中等义务教育发展的成熟,导致相关方面也不够统一规范,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各项技能课教材,缺乏规范、专业、统一。就目前我院用的教材为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编写,单项看每一门技能课都与专业特点及技能相贴近,但相关专业毫无联系。《钢琴》课程教材难易程度过度不均匀,《儿歌弹唱》教材中的教学过程复杂、儿歌曲目量太少,并且两门课之间毫无联系。从教材的编写者学术背景来看,与教师来源有很大联系,教师的学术背景直接影响教材编写的质量。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教师来源部分笔者已作分析。

(四)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分析

大部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的研究主要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流程、能力培养、幼儿园实践需求等方面来展开分析的。在教学过程中备课是前提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即兴伴奏的教学备课中,教师经常把理论知识作为重点,如和声、节奏、旋律,教学目的也仅仅是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未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这种传统被动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音乐技能。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做的是以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特点与幼儿教师自身发展两个方面为核心进行的授课,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学会激发学生对音乐技能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旨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教学核心来探索备课环节的方略,力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灵活運用音乐技能的思维。

二、《钢琴》课程环节

以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课程第四学期15周教学内容弹奏《绿袖子》为例。

(一)新课的铺垫

首先,应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绿袖子》,使学生掌握作品中附点节奏的演唱及弹奏;2.通过对和弦概念的讲授以及弹奏方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和弦的特点及弹奏技巧;3.提高学生音乐艺术修养及理解、处理和演奏不同作品的能力。其次,引导学生主动读谱,并总结谱面知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难点来学习新课内容。

(二)重难点讲解

1.节奏型的掌握

引导学生们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作品《绿袖子》中的节奏型,并将较难掌握的附点节奏进行拆分引导式学习。

节奏拆分练习:首先,将附点八分音符还原成一个八分音符和一个十六分音符;其次,带领学生手打节拍,嘴唱拆分后的节奏,再由拆分后的节奏过度到原节奏型的掌握上;最后,将附点节奏加入旋律进行演唱和弹奏。(如谱例1)

2.作品中带琶音记号和弦的掌握

首先,明确和弦的概念以及普通和弦(如谱例2)与带琶音记号和弦(如谱例3)的区别;其次,回顾和弦的弹奏方法(手型要根据和弦原位、转位的不同型式来确定好指法,并固定住手型,然后三个手指整齐落键的同时将手臂的重量传送到指尖,声音要求整齐和谐。);最后,将带琶音记号的和弦进行拆分学习。(如谱例4)

3.课堂结尾

在课堂的最后应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归纳,将新课内容中的重点再次明确强调,以便于学生课下带有目的的复习巩固。在作业的布置环节应该不仅仅布置作业,还要通过作业布置起到本节课与下节课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每一项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例如:有表情的弹熟作品、准确弹奏作品中带附点的节奏等。

三、《儿歌弹唱》课程环节

“边弹边唱的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既能够自己唱同时也能自己弹伴奏的能力”[3]。以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课程第一学期15周教学内容为《小姑娘,小花伞》为例。

(一)新课导入

同样明确本节课教学目的:1.通过分析乐谱使学生可以准确演唱作品;2.通过分析节奏和音乐风格引导学生编配伴奏;3.通过演唱旋律和伴奏实践做到自弹自唱。与《钢琴》课程教学不同的是《儿歌弹唱》更需要学生自主练习和自主思考,所以笔者认为在《儿歌弹唱》课程中更多的是引导学习。

(二)歌曲谱面知识学习

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知识主动总结新课的谱面知识,引导学生为新歌曲进行分段,例如,此作品由两个乐段组成(A+B)的形式。(如谱例5与谱例6)

通过对歌曲乐段的划分引导学生从不同段落中寻找音乐色彩,如从第一乐段中的附点节奏及歌词可以得知,第一乐段为轻快活泼的音乐氛围;第二乐段,主要由二分音符组成,旋律舒缓委婉。

(三)节奏学习及编配伴奏

1.节奏

弹唱课程中,节奏是“骨骼”一样的知识点,支撑着整个旋律线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节奏在《儿歌弹唱》课程学习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对谱面知识及乐段、音乐色彩的归纳总结,得到了本作品的节奏型,并利用生活中喊口号的实例来进行学习。(如图1、图2)

2.伴奏编配

根据之前的谱面分析来确定所需要的基本编配和弦及和弦形式(如谱例7),将学生分组在规定时间内自主讨论伴奏型,每组派代表将讨论的方案写到黑板上并为大家进行弹奏展示,最后在教师带领下集体评选最佳伴奏型,并将最佳伴奏型付与实践。

四、结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中,《儿歌弹唱》课程在技能课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儿歌弹唱技能也是学生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然而《钢琴》课程虽不是本专业的学习重点,但它却是《儿歌弹唱》课程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针对学校的办学特征、学科教学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等,应该将《钢琴》与《儿歌弹唱》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弹唱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综合的教学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幼教老师打好基础。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岗位需求、为培养应用技术性人才出发,以及从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的教学目标为根本,将《钢琴》和《儿歌弹唱》做好课程衔接,以便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音乐技能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国荣.浅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价值取向[J].当代音乐,2016,(03):29+47.

[2]薛亚东.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的路径[J].当代音乐,2017,(08):23-24.

[3]王印玖.启发性教学原则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伴奏课中的应用[J].当代音乐,2015,(07):43-44.

[4]董策.钢琴即兴伴奏常用的和声语言类型[J].课程教育研究,2015,(07).

[5]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

[7]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8]金亚文,龙亚君.音乐教學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10]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1]王安国.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实践中的若干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3,(01).

[12]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J].音乐研究,2008,(01).

[13]蔡音颖.流行音乐与音乐教育[J].浙江师大学报,1999,(06).

[14]王红艳.论当代文化视野下的流行音乐教学[J].宿州学院学报,2005,(03).

[15]刘妮娜.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审美力的培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16]丁丽萍.论音乐中歌曲即兴伴奏教学中的和声编配——以呼和浩特市艺术学校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7]王中升.探究高师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的应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8]李社敏.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猜你喜欢
钢琴学前教育
纸钢琴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最牛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