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皮肤中西医结合外治法的研究进展

2019-01-02 19:02关娜娜黄诗云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8期
关键词:微针外用敏感性

关娜娜 ,黄诗云 ,谢 心 ,段 渠 ,许 婧 *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610075)

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SS)是一种高度不耐受的皮肤状态,易受各种环境刺激而产生紧绷、刺痛、烧灼、瘙痒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1]。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显示敏感性皮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态势。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显示[1],敏感性皮肤在世界各国均有较高的发生率,欧洲为25.4%~89.9%,澳洲约为50%,女性发病率普遍高于男性,美洲女性为22.3%~50.9%,亚洲女性为40%~55.98%[2-7],我国女性约为36.1%[8-9],敏感性皮肤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阐明。Berardesca E研究显示[10]多种物理因素可能导致神经生长因子、ET、TRP受体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敏感性皮肤的相关症状。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生是在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引发感觉神经传入信号增加,导致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增强[11],引发皮肤免疫炎症反应的一种累及皮肤屏障-神经血管-免疫炎症的复杂过程[1]。

在敏感性皮肤领域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1]形成了框架性共识,就此笔者查阅敏感性皮肤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就中西医外治进展做一浅要综述。

1 单独外治法

1.1 针刺治疗

针刺通过刺激经络腧穴可使局部组胺及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增加而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增加局部营养供应[12]。林佳婷[12]等将血热风盛型敏感性皮肤者治疗组30例给予针刺(肺腧、膈腧、四神聪、印堂、颧髎、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治疗(总有效率86.7%),对照组30例予1%吡美莫司软膏外用(总有效率93.3%),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总有效率相当。

1.2 药物外用治疗

TRPV-1受体参与表皮屏障的稳态,对敏感性皮肤的屏障功能有一定影响[10]。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吡美莫司、他克莫司)可抑制钙依赖性磷脂酶神经钙蛋白及巨噬细胞、前T细胞产生的炎症反应。研究显示[13]外用吡美莫司可以改善角质细胞水合过程,降低经皮水分丢失,有助于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善。王宪粉[14]将面部敏感性皮肤者治疗组30例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与30例使用一般常规方法治疗者进行对照,12天后评价疗效,研究组治疗满意率(93.3%)高于对照组(86.7%) 。曹源[15]等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年人面部敏感性皮肤32例,3周后疗效评价,痊愈15例(46.9%),显效13例(40.6%),好转4例(12.5%),总有效率为87.5%,停药1月后复发率21.9%。李志坚[16]等外用他克莫司治疗女性面部敏感性皮肤,治疗组38例外用1%他克莫司,对照组36例外用地奈德乳膏,用药10~12天后观察疗效,前者总有效率(97.37%)高于后者(80.56%)。

1.3 激光治疗

激光广泛运用于各类皮肤病的治疗,在敏感性皮肤的治疗方面,低能量脉冲光可轻炎症反应,改善敏感性皮肤患者的灼热、瘙痒、疼痛、干皱感及紧绷感[1]。胡蝶[17]等应用低能量DPL(精准脉冲光)对12例面部敏感性皮肤进行自身半脸对照研究,治疗3~4次后观察疗效,患者红斑面积、色度、左右半侧脸红斑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强脉冲光可通过热凝固作用封闭破坏真皮内扩张的毛细血管,和对表皮细胞的光调作用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缓解皮肤敏感症状[1]。门月华[18]等应用染料脉冲光(Dye pulse light,Dye-PL)治疗面部潮红为主要表现的敏感性皮肤12例,3月后观察疗效,痊愈3例(25%),显效4例(41.7%),好转5例(33.3%)。结合敏感性皮肤高反应状态,以及强脉冲光光能过强后出现表皮破损、局部炎症现象加重、色素沉着或减退等风险,ELOS光电平台则将射频与强脉冲光的优势互补,在保持光能较低的情况下,强化选择性吸收程度,增加光能治疗深度,降低表皮破损及热损伤风险,同时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周丽玲[19]等应用ELOS光电平台治疗59例敏感性皮肤患者,治疗3~5月后判定疗效,总有效率为86.4%。张英[20]等应用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辅助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32例,2周后评价疗效,受试者症状评分总分值由治疗前32.14降至治疗后的8.76,敏感皮肤严重程度有明显改善。

1.4 医学护肤品外用治疗

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是治疗敏感性皮肤的重要措施[1]。易文娟[21]等将治疗组2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者应用复方红参肽原液电离子导渗,与10例仅予以维生素E霜者进行对照,8周后评价疗效,试验组的皮肤水分、弹性、红血丝、皮肤皱纹、毛孔均明显改善,色斑平均减退率为11.23%。李娜[22]等外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辅助治疗50例敏感性皮肤,对照45例仅外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者,28天后评价疗效,前者有效率(68.09%)高于后者(58.54%),且不良反应较少。

2 联合治疗

2.1 针刺治疗联合药物外用

针刺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及增加局部营养供应,同时配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降低TRPV-1活性,减缓免疫炎性反应,二者配合有助于改善敏感性皮肤患者不适症状。朱俊兰[23]等将治疗组40例血热风盛型敏感性皮肤者给予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针刺(肺俞、 膈俞、印堂、四神聪、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 颧髎)治疗,与40例仅外用他克莫司软膏者进行对照,3疗程后评价疗效,前者总有效率(97.50%)高于后者85.00%。

2.2 刺络放血联合微针

刺络放血能够调整阴阳气血,疏通经络[25]。现代对刺络放血机理的研究多认为其通过调节神经感受途径来减少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物质的产生[24],促进局部新陈代谢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提升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控制炎症反应。微针则在皮肤形成微小孔道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25],二者联合可改善面部敏感性皮肤炎症。黄迎玉[25]等应用耳尖及面部点刺放血结合微针治疗敏感性皮肤30例,对照组30例单用微针,连续治疗20周后,试验组在症状体征积分、经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基本痊愈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36.7%)。

2.3 自血疗法联合微针

自血疗法可引起不发热的非炎症应激作用,促进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并产生抗体,抑制过敏变态反应,从而改善敏感性皮肤症状[26]。刘翔[26]运用微针联合自血穴位注射(双侧曲池、血海)疗法治疗3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对照组30例给予微针加等容积生理盐水穴位注射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82.76%)。

2.4 中药外用联合冷喷治疗

对热刺激敏感的患者,可通过低温物理作用包括冷喷、冷膜、冷超等治疗方法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达到减轻炎症的目的[1]。徐田红[27]等外用马齿苋提取液冷喷治疗2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以20例蒸馏水冷喷组为对照,20天后观察疗效,前者有效率为85%,显著高于蒸馏水冷喷对照组的55%。

2.5 中药外用联合电离渗透技术治疗

电离渗透技术治疗以涡流电场的方式,通过增强皮肤的渗透性和通透性,补充皮肤所需的水分和脂类,重建皮肤砖墙结构,提高局部的血氧浓度、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以及炎症因子的代谢,提高感觉神经兴奋阈值,降低皮肤的敏感性[28]。张恒艳[28]外用润肤止痒散联合KL-DB短波治疗3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对照组30例仅使用KL-DB短波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前者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后者(76.67%)且前者治疗后经皮水分丢失、皮肤水分、油脂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

2.6 激光联合电离渗透技术治疗

戴杏[29]等应用光电协同技术联合电离渗透技术治疗15例敏感性皮肤,对照组15例仅采用电离渗透技术治疗,15周后根据医师及患者主观评价、经皮水分丢失值的下降,均可得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8 激光联合医学护肤品

邱阳[30]应用纳米微针导入伊肤泉舒敏套组联合Elos技术治疗10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总有效率为85%),5个月后其疗效优于100例仅给予Elos技术治疗者(有效率为72%)。尹彩霞[31]等应用纳米微针导入伊肤泉舒敏套组联合低流量强脉冲光治疗57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有效率为85.96%),15周后其疗效优于56例仅采用低流量强脉冲光治疗者(有效率为69.64%),3个月后随访,前者复发率低于后者。

3 总 结

敏感性皮肤作为一种近年来兴起的特殊病理状态的皮肤类型,目前中西医对其治疗多以物理治疗、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微针、激光、医学护肤品及中药外用、针刺、刺络放血、自血疗法等手段为主。在传统医学典籍当中并无对其的针对性阐述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及皮损表现,认为敏感性皮肤与中医外科疾病当中的“风瘙痒”、“粉花疮”、“面热”、“面油风”等疾病类似,其发病多与风、湿、热邪侵袭相关,病机多为风湿热蕴,治以疏风清热,解毒凉血为法。中医药治疗敏感性皮肤从其根本病机出发,以外治法达到祛邪外出、平衡阴阳的目的,远期疗效佳,与现代医学中促进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神经血管高反应性和控制炎症反应等[1]的治疗原则及手段相结合,加上对患者皮肤护理健康教育的强化、最终可达到提高皮肤耐受性的目的。但敏感性皮肤目前缺乏特效根治疗法,当前应在避免诱因的基础上合理护肤、严格防晒,并及时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充分应用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治疗手段,改善敏感性皮肤患者的不适症状和生活质量。但仍要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敏感性皮肤的研究,以指导临床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微针外用敏感性
“微针”疗法命名探讨※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再也不怕打针的纳米微针
计及需求敏感性的电动私家车充电站规划
透明质酸钠可溶微针的制备及性能特征*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教育类期刊编辑职业敏感性的培养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