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期间中美报道对于“一带一路”的呈现

2019-01-03 12:10曹学燕
记者观察 2018年20期

文 / 曹学燕

自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亚欧地区解决经济、政治、军事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一带一路”建设与上海合作组织相关的战略对接有着紧密的联系,上海合作组织俨然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建设平台。

2018年6月9日到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在整个峰会进行过程中,“一带一路”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被相关国家领导人多次讨论。

在此时期,对上合组织本身就持不赞同态度的美国正处于和中国的贸易战风波之中,那么美国主流媒体又是如何对此次事件发声的?其中的叙述框架和上述中国国际媒体的报道框架又有何不同?

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对于此次会议报道规模较大,而处在另一立场的美国则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本文以《中国日报》国际版和美国《华盛顿邮报》两个媒体作为平台,对于上合会议中“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进行研究分析。

一、镜像理论

法国哲学家拉康·雅克提出的“镜像阶段”理论,阐释了镜像对自我认同和自我构建的意义。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中国媒体所呈现的应该是我们自身认同的“自画像”,而不是由“他者”反射或描绘的镜像。

中国媒体实现自我认同之后,就从我说他听到了我说他信的阶段,这就是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的过程。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上述的形象并不一定会被全盘接受 ,甚至可能受到排斥。而不同国家的媒体对于“一带一路”会有基于自身利益的立场和形象塑造策略。

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国日报》《华盛顿邮报》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确实存在着差异。《中国日报》尽力诠释“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支持“一带一路”的推广;《华盛顿邮报》担心中国的“一带一路”会取代美国在东南亚乃至全球的霸主地位,对“一带一路”表示怀疑和否定。这种差异性在第十八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更加凸显。

二、研究分析

本研究以《中国日报》国际版和《华盛顿邮报》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其2018年6月9日至2018年6月10日期间,提及“一带一路”的报道,并进行分析。检索关键词为:一带一路,上合峰会,一带一路&上合峰会三类。

本研究主要采用框架分析法,对所收集的报道进行编码分析。编码分为六类:报道规模,报道主题,报道涉及人物(及人物身份),报道涉及国家,高频词语,报道倾向。

(一)规模

2018年6月9—10日,《中国日报》国际版发布18篇文章,内容包括“一带一路”所取得的成就,成员国的相关会谈等,整体规模较大。

美国《华盛顿邮报》仅有一篇相关报道,以会议结束为主要内容,整体篇幅很小。

(二)主题

《中国日报》国际版的主题选择主要分布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政治领域10篇,文化领域2篇,经济领域6篇。报道主题以政治领域为主,经济领域为辅,较少提及文化领域。

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有着相似的地方,仅有的一篇报道是与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以及“一带一路”问题相关的,主要聚焦在政治领域。

(三)涉及人物

《中国日报》国际版和《华盛顿邮报》中,报道中所涉及人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国家领导人,其次是国际问题领域的专家学者,最后则是商业以及社会领域的负责人。

在《中国日报》国际版中,政府官员出现20次,专家学者出现10次,商业领袖出现6次,社会人出现2次。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领导人出现次数最多;在《华盛顿邮报》中,涉及人物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俄罗斯领导人普京、美国领导人特朗普。

除了两国共同关注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之外,中国还提及了商业领袖和社会人士的看法,这与报道主题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主要对应了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

关于专家学者的部分,中方较为全面地选取了来自各个国家的观点看法。尤其是在《Foreign reporters share SCO Summit expectations》(《外国记者分享上合峰会预期》)中,外国记者分享上合期间的新闻报道之中,所包含地主体丰富多样,整体来看比较客观;而《华盛顿邮报》则在报道全文中仅引用一部分专家观点,且这部分观点主要呈现为:以北京为首的集团正试图挑战西方主导的秩序……诸如此类的消极观点。

在报道涉及人物的选择上,《中国日报》国际版相比《华盛顿邮报》来说更加客观。

(四)涉及国家

上海合作会议期间,《中国日报》国际版报道国家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家(见图示)。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2017年新加入的成员国,自然备受瞩目,因此这次的议程设置也更加注重这两个国家的报道。2017年,普京成为了北京“一带一路”峰会上的主宾,对中国的倡议表示支持。而俄罗斯作为实力强劲的国家,和中国的合作非常重要,因此中方媒体也相当重视对俄罗斯的报道,其提及频率位居首位。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主要涉及三个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上海合作会议在中国召开和举办,“一带一路”倡议也由中国提出,因此中国自然而然作为报道的主体。俄罗斯是上海合作组织重要成员,美国将俄罗斯和中国视为自身地位的威胁者和挑战者,对于俄罗斯的关注也予以加强。印度也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印度是人口大国,其加入上合组织对于世界经济格局有新的推动。

(五)倾向

中方在上海合作会议期间对于“一带一路”的呈现多为积极的报道倾向,整体的文章呈现出正面的传播效果,着力传达“一带一路”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国友好合作的意愿。

美国的一篇报道则为负面报道,以中国霸权、世界安全等议题为主,呈现出极具威胁性的中国形象。

(六)高频词语

通过词频分析,《中国日报》国际版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中,最常出现的是上海合作组织,两者之间联系十分凸显。在动词上,“合作”“改善”“注入”等积极词语占了大部分,主要和“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经济成就有着关系,并且表达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谋求更多合作的期望。在描述性词语中,“包容”“安全”“稳定”多次出现,主要呈现了两方面内容,一部分是中国对于目前上合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积极描述,第二部分是在国际上对世界结构稳定化的推动。

《华盛顿邮报》的高频词语分析中,则更多地呈现出了负面的内容。从词频上来看,习近平是最高提及的词语,主要是因为报道引用了习近平的政策解读。而“混乱”“对手”“软弱”这类型带有挑衅意味的负面词语常有出现,呈现了美国对于上合和“一带一路”的消极态度。

三、结语

通过对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期间,《中国日报》国际版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的研究分析,得出两个媒体不同的议程设置:

《中国日报》国际版报道涉及国家

(一)《中国日报》国际版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倡议提出者——中国的官方报纸,直接从经济结果层面建构出合作共赢的叙事框架,传达了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推进国际和谐关系的构建。

(二)《华盛顿邮报》对此次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议关注不大,所设置的叙事框架总体偏于负面,在报道基调上偏向于“疑虑”与“担忧”。其主要逻辑为:“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霸权目的,中俄抱团,最后推出中国称霸的威胁论。

从以上结论中不难看出国家政治体制对于媒体的影响之深,此外,媒体报道也受到两国对于该次会议的参与程度和外交政策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对“一带一路”的国际构建和传播仍然任重道远,根据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建议:

1.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的报道关注政治领域较多,文化领域较少,而在传播过程中,文化传播的效果并不差,可以适当调整“一带一路”报道议程,增加文化方面的报道内容;其次对于消息来源的选择上,注重多层次、多领域,不要局限在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可以尝试去接触真正受“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各国人民,增强报道的人文关怀。

2.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对于自身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报道是占主体地位的,并且较少有对外国媒体的消极言论进行回应的议程设置。这使得中国在国际传播中可能处于被动的劣势位置,不利于中国形象的传播和塑造,因此可以积极对外国媒体作出回应。

总而言之,上合会议是一个受国际瞩目的会议,在会议期间进行“一带一路”的报道无疑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外媒在此阶段的负面报道也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在国际传播中实事求是,传播正面形象,打消世界疑虑,破除中国威胁论,是中国迫在眉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