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康复的影响

2019-01-03 12:00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外科辽宁抚顺113008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夹板腕关节患肢

杨 敏(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外科 , 辽宁 抚顺 113008 )

Colles骨折是指桡骨下端的骨松质骨折,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及骨质疏松,已经成为Colles骨折的高发人群。当前关于Colles骨折的治疗主要采取闭合复位及小夹板固定处理,由于Colles骨折早期均伴有严重的腕关节肿胀,若护理不及时,极易导致肌肉的缺氧缺血,严重者甚至引发肌肉坏死或缺血性肌肉痉挛,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1]。本研究中对老年Colles骨折病人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Colles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20例病人分到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61-80岁,平均(69.95±6.61)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61-80岁,平均(69.91±6.54)岁。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统计结果无差异,均有P>0.05,表示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2 方法:所有病人均采取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及闭合复位法治疗,患者取卧位,将患侧肩关节外展90°,前臂中立位。闭合复位法采取“一牵二抖三尺偏”法进行复位,通过X线透视检查提示复位满意后,根据病人的骨折移位状况选择适当的骨折垫,然后使用4块夹板依次固定,然后依次绑好3-4条绷带,复查腕关节的DR片,固定期间密切观察患肢的情况,若骨折发生移位,可按照前法重复整复治疗。观察组病人施以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影像资料为病人讲解Colles骨折的相关知识,提高病人对Colles骨折的病因、治疗手段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的认知。(2)心理护理干预。病人发生Colles骨折后,病人的自理能力受到影响,加之骨折部位的疼痛以及病人对预后的担忧,病人极易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因此对于此类病人,护理人员应主动安慰,应对其病情进行耐心的解释,同时向病人介绍手术医师的业务水平及手术恢复效果好的病例,以消除病人的疑虑,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3)康复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后,指导病人进行主动手指间关节及指掌关节的屈伸锻炼,在锻炼时注意应尽全力握拳停留3-5秒后再打开手掌约3-5秒,并活动肩肘关节,以避免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复位2周内,告知病人禁止做腕关节的背伸运动,以避免骨折出现移位。骨折4-6周后根据病人的X线片检查结果了解病人的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根据医嘱拆除小夹板,夹板拆除后指导病人加强功能训练,并指导病人进行腕关节的旋转、屈伸训练。(4)饮食护理干预。在骨折术后早期指导病人以富含纤维物质、清淡饮食为主,若病人的脾胃功能不佳,可指导病人食用红枣+小米粥,对于胃肠燥热病人,可指导病人食用冬瓜,避免进食生冷刺激、煎炸、油腻食物。骨折术后中期可指导病人食用瘦肉、牛奶、鸡蛋等高钙、高蛋白食物。骨折术后后期可指导病人进食羊肉汤、海鲜、深海鱼油等高含钙、磷、维生素D等食物。由于Colles骨折后需长时间的制动固定,极易造成钙的流失,因此鼓励病人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及骨折的愈合[2]。(5)患肢肿胀的护理干预。固定夹板后,应密切观察患肢肢端的血液循环情况以及患肢的皮肤温度、皮肤颜色等,如有必要适当调整松紧带,因为小夹板的松紧度直接关系到固定的效果,太松达不到固定效果,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若对于肿胀明显的患肢,应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有无压疮、水泡等,若存在张力性水泡,应消毒后再使用2ml注射器将水泡抽吸干净,并在表面使用无菌薄纱布覆盖,以防止感染。若发现病人出现以下情况:患肢手指颜色苍白,温度较健侧下降,无法主动活动手指,患肢手腕血管搏动消失,则提示患肢存在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若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松解开石膏外缠绕的绷带,如有必要及时拆开石膏。对照组病人施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执行医嘱、监测生命体征、用药指导等。手术前告知病人术前的准备事项,术后告知病人术后事项,告知病人及时复诊。

3 观察指标:采用腕关节评分及肌力评级评价病人的腕关节康复情况,同时比较2种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5 结果

5.1 2组病人的腕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比较:观察组病人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为83.33%(50/60),其中差2例,一般8例,良20例,优30例;对照组病人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为65.00%(39/60),其中差10例,一般11例,良21例,优18例;2组比较,P<0.05。

5.2 2组病人的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5/60),其中关节痉挛1例,急性腕管综合征1例,腕关节僵硬1例,腕关节旋转障碍1例,畸形愈合1例;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67%(13/60),其中关节痉挛2例,急性腕管综合征3例,腕关节僵硬3例,腕关节旋转障碍2例,畸形愈合3例;2组比较,P<0.05。

讨 论

手法复位是当前临床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法复位主要是通过手法复位恢复骨折断端的对线对位,以防止组织发生进一步损伤,并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手法复位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无需手术、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但手法复位也会增加术后患肢肿胀的风险,若护理不及时,极易影响骨折的愈合,严重甚至引发缺血性痉挛等[3]。肢体中还会加重病人的疼痛感受,不利于病人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从而影响病人的预后。老年Colles骨折病人由于担心骨折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往往会存在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本研究中通过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干预等方式,提高了病人对Colles骨折相关知识的认知,疏解了病人的不良情绪,消除了病人的疑虑,提高了病人的治疗信心[4]。通过饮食指导,可保证病人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能力。通过指导病人进行握拳及掌指关节的锻炼,可促进局部血液及淋巴的回流,有利于肿胀的消退,肿胀的消退对缓解术后疼痛、避免关节僵硬及肌肉痉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通过肩关节的后伸、前屈锻炼,可有效避免肩手综合征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有效保障功能训练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老年Colles骨折病人中施以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病人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夹板腕关节患肢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