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质化学需氧量新国标的研究与改进

2019-01-03 02:55崔泽全崔保红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12期
关键词:硫酸亚铁需氧量废液

崔泽全 崔保红

(1武陟县第一中学 河南焦作 454000 2焦作市环境监测站 河南焦作 454000)

引言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强酸并加热条件下,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是水体受有机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1]于2017年03月30日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自2017年05月01日起实施,替代《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11914-1989)[2]。新标准实施后,我们在实际监测分析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和大家探讨一下。

1 试剂问题

1.1《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1]新标准第三页第三行:“6.12.1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Fe(SO4)2·6H2O]≈0.05mol/L。称取19.5g硫酸亚铁铵溶解于水中,加入10ml硫酸,待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000ml。每日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6.9.2)准确标定硫酸亚铁铵溶液(6.12.1)的浓度;标定时做平行双样。”经核算,此表述有误,结合反应方程式:K2Cr2O7+6(NH4)2Fe(SO4)2+7H2SO4=K2SO4+Cr2(SO4)3+3Fe(SO4)3+6(NH4)2SO4+7H2O,标定时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6.9.2)(C(1/6 K2Cr2O7)=0.0250mol/L)是错误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浓度应为(6.9.1)(C(1/6 K2Cr2O7)=0.250mol/L)。不然,滴定液与被滴定液二者物质的量不一样,分别为 1.25×10-3mol和 0.125×10-3mol,无法完成标定。

1.2硫酸亚铁铵配制:旧标准《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11914-1989)[2]要求“C[(NH4)2Fe(SO4)2·6H2O]≈0.10mol/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溶解39g硫酸亚铁铵于水中,加入20ml硫酸,待其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000ml。”新标准《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1]要求“称取19.5g硫酸亚铁铵溶解于水中,加入 10ml硫酸,待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000ml。”原1L硫酸亚铁铵溶液加20ml硫酸,现改为10ml,溶液中硫酸浓度变小。因“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可由于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数据”。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加10ml硫酸与加20ml硫酸相比,硫酸亚铁铵溶液中硫酸浓度变小,对标定实验和空白试验都有影响,选取有代表性数据统计,见下表:

表1 不同硫酸加入量对高浓度标定和空白实验影响

由表可见,加10ml硫酸与加20ml硫酸相比,滴定时硫酸亚铁铵溶液消耗量偏小,计算得出的硫酸亚铁铵溶液偏高,建议将硫酸加入量改为20ml,减少试剂对分析测定的影响。

新标准要求低浓度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Fe(SO4)2·6H2O]≈0.005mol/L:将 C[(NH4)2Fe(SO4)2·6H2O]≈0.10mol/L 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稀释10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依此配得的溶液标定值偏低,可在定容过程中加入5ml硫酸,以保证硫酸亚铁铵溶液中硫酸浓度,提高滴定时硫酸亚铁铵溶液消耗量。

表2 不同硫酸加入量对低浓度标定和空白实验影响

1.3硫酸汞浓度:新标准中,水样、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硫酸银-硫酸溶液总体积为30ml,其中,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体积为5ml,而硫酸汞溶液最大加入量就达到2ml,占比偏大,从而对分析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将硫酸汞浓度改为200g/L,以减少硫酸汞溶液加入量,其最大加入量仅1ml,可以减少由此引起的误差。

2 质量保证问题

新标准对测定结果表示要求“当COD测定结果小于100mg/L时保留至整数位。”低浓度标液范围值就出现了问题,举例来说,标样GSB 07-3161-2014批号:2001102,其浓度保证值为24.3±1.8mg/L,按照旧标准,分析人员测定值在22.5mg/L-26.1mg/L之间,方视为合格。对于该标样而言,新标准实施后如何衡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按照《数值修约规则》(GB/T 8170-2008)[3]的数值修约规则要求,22.5mg/L-26.1mg/L修约为22mg/L-26mg/L。如按照旧标准,测定结果在22.0mg/L-22.4mg/L之间,即超出保证值下限,视为不合格,如按照新标准,这些数据修约后均为22mg/L,则视为合格。同理,测定结果为26.2mg/L-26.4mg/L之间,如按照老标准,其测定结果超出保证值上限,视为不合格,如按照新标准,这些数据修约后均为26mg/L,测定结果等于保证值上限,视为合格。对标样GSB 07-3161-2014批号:2001102而言,分析人员测定值在22.0mg/L-26.4mg/L之间,即视为合格。同一个标样,新旧标准下的浓度保证值不同,这是不严谨的,而新标准对此没有详细说明。我们认为应按照新标准给出相应的保证值范围,可以明确指出测定值在22mg/L-26mg/L即为合格。有了严谨的标准,才能给分析人员以具体指导。

3 化学需氧量分析测试废液

新标准文本中第6页13条废物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应统一收集,委托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理。”过于粗略,不易操作。

此次标准修订,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监测方法。”修订内容的第一条“将取样体积减半,减少样品测定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化学需氧量分析测试,事先用铬酸钾和硝酸银粗判水样中氯离子浓度,再利用硫酸银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利用剧毒品硫酸汞络合氯离子,分析后的废液含汞离子、银离子和铬离子(六价和三价),还含有硫酸。硫酸汞6排入环境后,可转化为甲基汞或二甲基汞,生物毒性很强,其安全信息中S60条目指明“本物质残余物和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理。”对化学需氧量分析测试废液进行处理,可参考刘磊《COD废液实验室处理方法》[4]等专家意见,回收银、汞并循环利用,但其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对废液中的铬离子(六价和三价)进行妥善处理。我们建议先用适当浓度(1mol/L)的NaOH中和废液,用pH试纸判定即可,如此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降低其毒性;然后向废液中加入20g/L的氯化钠溶液,搅拌三至五分钟,生成氯化银沉淀,减压过滤得到氯化银沉淀,将氯化银沉淀加入硫酸和锌粉反应体系中,被新生态的氢还原为银,再溶于硫酸中回用。取上述滤液加入20g/L的硫化亚铁溶液,生成硫化汞沉淀,减压过滤,将得到的氯化汞溶于热的盐酸溶液(1+1),生成白的氯化汞,冷却过滤得到氯化汞晶体,滴加稀硫酸生成橙黄色的二氧硫酸汞。该法回收的汞和银可循环用于化学需氧量分析测试,不但减少了重金属盐排放,还降低了试剂费用。

如实验室具备相应条件,可将实验室产生的废液进行回收处理,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如不具备废液处理条件,可将废液用大塑料桶暂存,贴上标签,须注意按照危险废物相关管理要求进行,设置专门储藏间,进行“三防”[7](防渗漏,防雨淋,防流失)处理。市场上有化学需氧量废液处理机,建议有条件的监测单位进行配置。

建议修改第13条废物处理为:“实验室产生的废液统一收集,科学回收利用或委托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理,须按危废相关规范暂存、运输及处理。”

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8]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基础,是环境管理、执法、统计、信息发布和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依据,为评价环境质量状况、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污染物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实施环境监督管理、检验环保工作成效等,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对于环境管理至关重要。化学需氧量(COD)作为我国环保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之一,准确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浓度,对于污染控制和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对《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1]在试剂配制、质量保证、废液处理方面进行适当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化学需氧量的分析。

猜你喜欢
硫酸亚铁需氧量废液
硫酸亚铁溶液与氧气及次氯酸钠反应的实验探究
黄河口附近海域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烃分布及其关键控制环境因子分析
地表水中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研究
含碱废液焚烧炉耐火材料研究进展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新旧标准区别探讨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硫酸亚铁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实验室废液的绿色化管理
MVR技术在化机浆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自制金宝血滤机废液倾倒架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