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地区部分儿童血清25-OH-D水平分析

2019-01-04 18:59卞秋翔王小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年龄组营养状况儿科

卞秋翔 王小美

作者单位:211100 江苏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儿科(卞秋翔);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儿科(王小美)

血清25 羟维生素D(25-OH-D)是维生素D 代谢的主要中间产物,半衰期长,不受甲状旁腺激素、血钙和血磷水平的影响,可反映维生素D 代谢的综合水平,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用来评价机体维生素D 的营养状况[1]。本研究选取江苏新沂地区部分儿童并检测其血清25-OH-D 水平,以获取本地区儿童血清维生素D 营养情况,为提高儿童骨健康提供建议与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12月在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589 名儿童(男376 名,女213 名),年龄6 个月~14 岁,平均(6.33±4.73)岁。

1.2 研究方法 在我院儿科门诊抽取儿童静脉血并分离出血清,所有血清样本均寄送至南京金域医学检验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分析其血清总25-OH-D、25-OH-D3 和25-OH-D2 水平。

1.3 维生素D 缺乏的诊断标准 依据本检测实验室的参照标准,儿童血清25-OH-D(D3+D2)水平在20.1~100.0ng/ml 为 维 生 素D 正 常,15.1~20.0ng/ml为维生素D 不足,5.1~15.0ng/ml 为维生素D 缺乏,≤5.0ng/ml 为维生素D 严重缺乏;25-OH-D 水平正常被认定为适宜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各分组间25-OH-D 水平,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新沂地区儿童血清总25-OH-D 水平为(24.70± 10.62)ng/ml,其中血清25-OH-D3 和25-OH-D2 水平分别为(22.80±10.34)ng/ml 和(1.90±1.80)ng/ml;有15.23%的儿童血清25-OH-D 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其中7.81%(46/589)的儿童为维生素D 不足,7.30%(43/589)的儿童为维生素D 缺乏。男童血清25-OH-D 水平为(23.50±11.38)ng/ml,女童为(24.10±8.63)ng/ml,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被检儿童的血清25-OH-D 主要为25-OH-D3。

将血清25-OH-D3 水平按年龄分组,婴儿组为(26.20±8.50)ng/ml,幼儿组为(23.20±9.70)ng/ml,学龄前儿童组为(22.60±7.30)ng/ml,学龄期儿童组为(23.00±9.17)ng/ml,青春期儿童组为(20.70±6.89)ng/ml,且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升高血清25-OH-D 水平降低,且维生素D 缺乏的儿童主要分布于学龄前及青春期年龄组。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工作压力大、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维生素D 缺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2]。研究显示给予孕妇每日补充含维生素D 400U 的多种维生素制剂,分娩时仍有30%~50%的婴儿发生维生素D 缺乏[3];儿童维生素D 缺乏发生率北方约30%~70%,南方约10%~40%[4]。由此可见,维生素D缺乏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是当前国内仍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营养问题。

维生素D 是一组类固醇衍生物,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主要为维生素D3(胆骨化醇)和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人体内可检测到的维生素D代谢物约有40 多种,其中25-OH-D 是血液循环中浓度最高、半衰期最长、最稳定的代谢物[5],可反映机体维生素D的营养水平,是临床上诊断维生素D 缺乏、不足的主要依据及评估维生素D 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也是佝偻病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6]。

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所有年龄段的儿童都存在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甚至观察到随着儿童年龄增长维生素D缺乏相应增加[7]。因此,2015年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制定的《维生素D 缺乏及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中提出,将血清25-OH-D 水平达到20.1~100ng/ml 认定为适宜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8];按照该标准,中国不同纬度城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北方儿童血清25-OH-D 水平在16.0~20.1ng/ml,南方儿童在20.8~49.6ng/ml[4]。

本研究结果显示:江苏新沂地区儿童血清总25-OH-D 水平为(24.70±10.62)ng/ml,与上述的我国南方儿童25-OH-D 水平相比,本地区儿童的维生素D 营养状况良好;且本地区有15.23%的儿童血清25-OH-D 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分别有7.81%的儿童为维生素D 不足、7.42%的儿童为维生素D缺乏,与全国的儿童维生素D 缺乏调查数据相比,本地维生素D 缺乏与不足的百分比较全国低,可能与江苏新沂地区儿童户外活动较充足、维生素D制剂补充较好有关。同时需加大样本进一步观察季节因素。年龄分组结果显示:各年龄组血清25-OH-D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升高血清25-OH-D 水平降低,且维生素D 缺乏的儿童主要分布于学龄前及青春期年龄组,与国内马扬等的调查结果一致[9]。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对维生素D 缺乏的高危年龄组儿童进行重点监测,及时了解这类儿童维生素D 营养状况,以促进其骨骼及全身系统的健康发展。

总之,25-OH-D 是临床上诊断维生素D 缺乏、不足的主要依据及评估维生素D 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在工作中应做好维生素D缺乏的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大力提倡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合理应用维生素D、掌握维生素D使用的剂量和时间,密切观察、定期随访,以期达到降低维生素D 缺乏及一系列问题的发生,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年龄组营养状况儿科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