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妥昔单抗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9-01-04 19:07赵高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位鼻咽癌单抗

赵高洋

(周口市川汇区中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周口 466000)

鼻咽癌患者早期发现比较困难,大多数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多伴有转移,单纯放疗5 a生存率较低。目前,临床上放疗的同时给予化疗,极大提高了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患者的5 a生存率明显提高。靶向药物的应用也对晚期鼻咽癌治疗有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头面部、颈部鳞癌组织中表达较高,且主要在肿瘤的生长、分化、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西妥昔单抗属于EGFR抑制剂,对鼻咽癌等头面部、颈部鳞癌有效。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西妥昔单抗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鼻咽癌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0~70岁,中位年龄59岁;WHO病理分型:Ⅱ型23例,Ⅲ型38例,Ⅳ型19例;均有可测量原发肿瘤;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KPS评分≥80分;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接受同期放、化疗,同时给予西妥昔单抗治疗。

1.2.1 放疗 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疗。患者仰卧于CT床上,头部C型枕衬垫,头肩部塑胶面罩固定,5 min后开始扫描。模拟CT扫描从头顶到锁骨下2 cm,层厚2 mm,勾勒靶灶在放疗工作站进行[2]。鼻咽部和颈部病灶采用调强放疗技术规范照射;颈部及锁骨上病灶则用单前野切线常规照射。鼻咽癌的原发灶鼻咽部大体肿瘤体积剂量为64.39~76.14 Gy,中位剂量为70.57 Gy;颈部转移淋巴结大体肿瘤体积剂量为61.30~70.59 Gy,中位剂量65.24 Gy;临床靶体积1剂量60.03~69.54 Gy,中位剂量为64.17 Gy;临床靶体积2剂量54.30~69.92 Gy,中位剂量为55.13 Gy。1次/d,5 d/周,共7周。

1.2.2 化疗 所有患者接受卡铂化疗。卡铂(齐鲁制药,100 mg:10 mL)单次给药400 mg·m-2,3周为1周期,共3周期。给药前30 min给予10 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同时给予盐酸阿扎司琼氯化钠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用药后2 d,再次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及盐酸阿扎司琼氯化钠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用药1周内每天给予肌苷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减轻骨髓抑制,保护肝功能。每次用药前,复查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

1.2.3 西妥昔单抗 西妥昔单抗给药与放疗同步,与化疗药物间隔2 h,每次需更换输液器械,每周给药。初始剂量为400 mg·m-2,维持剂量为250 mg·m-2,初次用药静脉滴注时间不小于2 h,其他给药静脉滴注时间不小于1 h。每次用药前给予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每次用药时及用药后8 h,给予患者心电监护、血氧监护等。出现严重超敏反应者,则立即停药。预防性应用金银花水擦洗皮肤,含有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的漱口液漱口。出现皮肤瘙痒时,给予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抹。合并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1.3 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近期疗效采用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PR+CR计算总有效率,以PR+CR+SD计算疾病控制率[3]。不良反应评价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全组80例患者中,1例因西妥昔单抗发生严重超敏反应,终止治疗,其余79例患者可以评价近期疗效。近期疗效评价结果显示,CR 10例,PR 53例,SD 16例,PD 0例,总有效率为79.75%,疾病控制率为98.75%。所有患者中位缓解时间为11.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5.36个月,1 a生存率为74.52%。

2.2 安全性80例患者均可评价不良反应。痤疮样皮疹最常见,其中2级4例、2级5例、3级1例,常见于头面部,其次为颈部、躯干、四肢。口腔黏膜炎:2级4例、3级3例、4级1例。其他不良反应为甲沟炎、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和白细胞减少,多为1、2级。

3 讨论

放疗是鼻咽癌早期无转移时的最佳治疗方案。临床上,大多数鼻咽癌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放疗加同期化疗是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方案[4-5]。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来源于小鼠IgG1,可以作为外源性配体,特异性与EGFR配体结合,抑制内源性配体与EGFR结合,进而抑制EGFR活化,从而抑制细胞内信号传导,阻滞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6]。西妥昔单抗最初主要用于晚期转移性直肠癌的治疗,后来也被批准用于晚期头颈部肿瘤的治疗。Chan等[7]将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应用于晚期鼻咽癌的治疗获得肯定的疗效。西妥昔单抗的应用获得疗效的同时,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西妥昔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可见于80%的患者,痤疮样皮疹与西妥昔单抗的疗效正相关。西妥昔单抗的临床疗效确切,相关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方向,西妥昔单抗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可耐受,但其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及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中位鼻咽癌单抗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