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机遇乘势而上促改革全面发展—杭州画院执行院长张子翔答主持人问

2019-01-04 02:05张子翔
中国画画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画院中国画杭州

主持人:中国的画院是世界美术体系结构中的特例,这样的特例对于全球美术界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画院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美术作出了何种贡献?如果没有中国的画院体制,中国美术和世界美术将会失去什么?

张子翔:中国的画院作为在世界美术体系中的特例,是伴随着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中国五代时期就出现了翰林图画院,两宋的画院继承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官办的优势,对两宋绘画的繁荣以至后代绘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画院集聚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绘画人才,当时画院的创作成果基本上代表了这一时代创作的最高水平。新中国画院建制的出现,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重视民族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画艺术的重要举措。初期建立的画院安置团结了一批承前启后的大师级画家,解决了他们的归属和生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画院,则将一大批老、中、青画家聚集在画院的旗帜下,成为中国画坛的一支生力军。画院创作和收藏了大量优秀的中国画作品,这是对传统艺术的保护,为今后继承、研究和发展工作奠定了基础,推动着中国传统绘画的创新和繁荣。

晓迎秋露一枝新 136cm×68cm 2015年 张子翔

霜信报黄花 136cm×68cm 2013年 张子翔

主持人:中国的画院在当下中国文化语境中,在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时候,它的作用和功能是不是应该有所修正?如果“是”的话,它将向何方修正?如何修正?

张子翔:时代在发展,社会要进步,文化的发展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这个时代的潮流是改革,每个行业、每个单位都要改革。画院的改革又不同于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要尊重画院的特殊性。很多画院刚成立的时候都是凭着一股热情做事情的,他们既有责任感,又有使命感,为中国画和中国画院建设作出了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队伍老化松散,管理制度跟不上,出不了精品力作;随着书画进入市场,很多人关心的不是作品的价值,而是自己作品的价格,用在画院建设的心思少了,创作上投入的精力缺了,服务社会的观念淡了,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不断修正画师们的价值观和艺术观,改变画院管理的现状,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画院若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终将被时代所抛弃,被社会所垢病。

主持人:当下中国的画院的整体状态是否以上述的发展形势已经作好必要的战略对应?为什么?

张子翔:画院要根据自身体制类别的不同和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特点,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进行改革。认不清改革的形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会逐步被时代所淘汰。画院在当前的形势之下,存在着诸多与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管理体系混乱,制度约束缺损,队伍青黄不接,资金保障不足,阵地窗口萎缩等问题,阻碍着画院的发展壮大。画院要发展,就应在领导班子、编制体制、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创作研究、藏品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逐步地、稳健地向前推进,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需要。

主持人:新形势下的中国的画院“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发展态势与前景?

漫天紫雪香 68cm×68cm 2012年 张子翔

花野韵更清 68cm×68cm 2012年 张子翔

张子翔:画院应该通过深化内部改革,首先将领导班子建设好,没有好的带头人一切无从谈起。要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细化权利和义务;实行双向选择,通过全员聘任制,建立新型的画师与画院的关系。画院必须在创作研究、考核奖惩、财务管理、展览展示等各个方面,有一套符合各画院特点的管理制度,鼓励干事的,鞭策混事的,惩治坏事的。

画院的地位是要靠大家的积极作为争取来的,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有了地位就能有更大的作为。扎扎实实抓创作研究,不要急于求成、谋取名利,更不能贪图金钱、迎合市场。画院要通过对自己的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对艺术的成就去赢得领导和社会的支持,尤其是要赢得同行的认同,这样才能彰显出画院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希望,才能实现画院新时期的发展目标。

主持人:杭州画院在当下地域文化建构中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张子翔: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南宋画院的所在地,历史上人才辈出、硕果累累。800多年前的临安府,南宋画院以制度周密、画风创新而云集天下艺术英才,为中国艺术史留下瑰丽画宝。在多少代画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中国画的浙派艺术,影响着整个中国画坛。这样的创作精神和管理理念深深影响着杭州画院,1985年成立以来,积极进取、砥砺奋发,承袭了南宋画院优秀传统,造就了一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队伍,创作出了一大批紧扣社会时代脉搏、记录杭城民生的优秀作品,在杭州乃至浙江的美术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积极的作用。

盛世霞彩映钱塘 136cm×68cm 2017年 张子翔

临泉倚修竹 68cm×68cm 2017年 张子翔

十年前,杭州画院的老艺术家相继退休,队伍青黄不接,最少的时候只剩下三个画师,画院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否极泰来,在杭州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画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班子配备引进了关心画院建设的美术界知名人士;多次婉拒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行政命令式塞人,制定了完整的画师引进办法,分期分批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公开招聘,逐步配齐了专业画师队伍,引进的画师实行全员聘用合同,每个画师都实行“一岗双责”,专业创作和行政事务一肩挑,避免了业务和行政两张皮,形成了一支心齐风正干劲足的优秀队伍。画师们安下心来,一心一意地搞创作,认认真真做工作,画院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主持人:杭州画院是如何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自己创新发展资源的?

张子翔:杭州是全国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既是“良渚文化”的发源地,又是吴越首府、南宋京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作为中国美术重镇的杭州,近代有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名家,现在这座城市聚集着一大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画家,在这样一个美术名家辈出、人才济济的城市,其文化性质、特点和其美术在全国的地位,迫切需要画院这个载体,宣传吸引美术精英,收藏展示美术精品,创建杭州美术的品牌效应。

临风吐新诗 68cm×46cm 2015年 张子翔

天气近新霜 68cm×46cm 2015年 张子翔

杭州画院作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彻底解决了画院发展的后顾之忧,可以全力投入到艺术创作和画院发展中去;在浙江省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西湖文化广场中有了画院的展览、创作、办公和休闲活动的场所,可以安居乐业了;画师们挥洒着对国画技艺的追求,肩负着传承文艺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围绕杭州西湖和运河申遗大事,做足“五水共导”文章,将“江河湖海溪”作为杭州美术创作重要题材,分别举办了“西溪视觉艺术展”、“三评西湖十景”美术展览、“运河春秋—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相聚大运河 彩墨新杭州—美术作品展”、“新杭州—‘三江两岸’油画名家作品展”、“钱塘自古繁华—全国著名画家画杭州”等重大展览活动。

主持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地域流派(风格)是否仍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什么?

张子翔:在同一地域从事美术创作的画家们往往会持有类似的艺术观念,关注类似的题材,采用类似的形式与材料,进而形成相近的艺术风格。就艺术而言,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由世界艺术的多样性和民族性所决定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艺术也应该是百花齐放的,由各种流派组成了世界艺术的多样性,从而推动着世界艺术的发展。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艺术而言,不存在谁优谁劣、谁先进谁落后的问题,大家共同推进着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因为要改革开放、向世界接轨,放弃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味地学习西方,这对世界艺术是一种摧残。中国有着十分优秀的绘画传统,中国的画院体制也是世界绘画艺术的特例,作为中国美术浙派艺术的重镇,特别是南宋画院以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创作群体和个性鲜明的绘画流派—浙派。如今的杭州画院,更需要在浙派艺术的发展中不断地壮大队伍,形成自身独特风格,创作出更多有个性的绘画作品,为世界绘画艺术的多样性发挥作用。

千秋指白头 68cm×68cm 2012年 张子翔

梦里西溪醉墨香136cm×34cm 2013年 张子翔

香迎小岁136cm×34cm 2014年 张子翔

主持人:杭州画院对自己在中国画院当下整体发展势态中的位置如何自我评估?

张子翔:杭州,既有中国美术学院和驻杭各大院校美术学院等高等美术学府,又有在全国都打得响的省市画院、美术家协会和西泠印社。处在这样一个既有协同发展,又有个性张扬环境中,杭州画院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发展的机会也有不少,这就要求我们多向全国各地的兄弟画院学习,补齐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形成自身的独特力量,为美术的多样性发展作出画院应有的贡献。

杭州画院已经走过了33个春秋,跨越了两个世纪。如同其它省市的兄弟画院一样,紧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尽情地吮吸新时期的雨露阳光,打造美术重镇,弘扬先进文化,配合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公益,以至今日的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在当下中国画院整体的发展态势中,杭州画院负载着人们对杭州文化发展的期待。

主持人:杭州画院以何种策略应对中国画院“和而不同”的大美术文化战略格局?

天香云外飘 68cm×136cm 2016年 张子翔

张子翔: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之一,必然会得到社会的极大重视,显示极为旺盛的生命力。担负着中国画创作、收藏、研究、人才培养的画院体制,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中国画,中国画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画院。当然,中国的画院由于其地域文化、编制体制、人员结构、硬件设施和建院时间的不同,存在着各种差异,发展也不平衡,作用也有大小。作为省会城市的画院,承担着本地区民族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使命,应是本地区中国画创作、研究的中心,起到弘扬优秀文化领头羊和辐射作用。

杭州画院正是面对这样的文化发展格局,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时期的工作理念。画院发展处于低谷时,提出了“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爬坡上升时,提出了“画院是我家,工作靠大家”;稳步发展时,提出了“学术立院,服务社会”。正是这些不同时期的工作理念提出,找准了工作思路和方法,杭州画院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猜你喜欢
画院中国画杭州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中国画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杭州院子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杭州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