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服务

2019-01-05 04:40陈虹霖
中国卫生 2019年4期
关键词:执行者社会工作者精神科

文/陈虹霖

不同的人,对于老年人需求的认知是不一样的。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健康需求、心理需求,哪个更重要,该如何满足,需要从多元的视角去考虑。

相比生理,更重心理

有位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说过,如果人上了年纪仍然觉得接下来的日子还值得活,需满足如下要素:有个人身份,有满足自身基本需求的能力,能维持关系和社交,行动相对自如,觉得生活很快乐,有自主能力,有安全感,能做贡献。

那么,中国老年人的需求都有哪些呢?我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访问82名居民对于老年人需求的认知,包括基本生活需求、社会安全需求、经济保障需求以及生理心理健康需求等。回收的有效样本有80 个,涵盖普通老人21位、纯老人户8 位、独居老人7 位,其中有些为肢体残疾、精神障碍的老人;以及政策执行者、居委会干部、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

研究发现,老年人其实对心理健康的需求非常迫切,且不同人群需求各异。普通老年人需要社会交往、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独居老年人需要对抗孤独;肢体残疾老年人希望社会对其减少歧视;精神障碍老年人需要被社会接纳、包容。

然而,其他访谈者(政策执行者、居委会干部、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却认为,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如何安排养老、如何安排物质需求、如何保障身体健康。

即使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其他访谈者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居委会认为心理健康需求就是多组织老年人活动,减少他们不开心的时间。但是,对于行动不方便的、性格内向的、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和条件参与这些活动,他们的心理需要并没有得到帮助。

健康服务以需求为本

基于老年人多样化的身体、心理需求,在做老年服务尤其是健康服务时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协商。科学技术强调精准、强调原则,人文文化强调温暖、强调以人为本。设计老年健康服务时,在遵循科学的原则之上,应更多地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坚持他们的自主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尊严和享受。例如,在北欧一些养老院里,如果有认知症的患者想要出门活动或者饮酒,院方允许他享有出门活动的自由和少量饮酒的自由,但是会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戴黄手环让他们去,找不回来的时候再通过GPS 定位找回来;饮酒则会责成营养师与老人沟通相对安全的饮酒量。

设计和人情之间的边界。人们设计很多东西的初衷是好的,也确实可以解决一些功能性的缺陷,但可能带来人情的缺失。比如,陪伴机器人可以和老年人沟通、聊天。但有些老年人回应,自从有了陪伴机器人之后,子女就不再勤打电话了,也不再一个星期来看望一次了,“如果要选,我选择我的子女”。

赋能与剥夺之间的博弈。现在有很多的办法可以让老年人更多地享受生活。比如,阿里精灵能够帮老年人点外卖、购物,让老年人觉得生活更有意思、更方便。但是,可能这个老年人将来就不出去吃饭、不出去逛街了,这就减少了很多机会去社交、去获得社会支持。

此外,服务一定要体现老年人的主体性。

猜你喜欢
执行者社会工作者精神科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提高精神科儿童睡眠质量的方法探究
“最关键”的施工力量——决策者、执行者与实施者
浅谈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定位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