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走得更远

2019-01-05 04:40韩东冬
中国卫生 2019年4期
关键词:脑死亡现代医学清华

文/韩东冬

3月12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对接启动仪式暨清华长庚器官移植专项基金成立仪式在京启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为华北地区首家推动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对接工作的公立医院。

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器官移植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逝世后捐献成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来源。但是,中国目前的器官捐献率仍然较低,分析其缘由,主要原因仍是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阻碍了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保留完整的身体、入土为安等传统观念在很多地区仍根深蒂固。所以向公众推广器官捐献的理念,传递正能量,增强公民参与器官捐献的意识非常重要重要。

此外,关于死亡的界定问题。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死亡判断标准是脑死亡,但我国脑死亡现在还没有立法。从现代医学来看,按严格的脑死亡判断标准进行救治,目前还没有能把该类患者救活的,只要呼吸机不拔,靠现代医学的生命支持系统,患者心脏仍然是可以维持跳动的,此时,如果患者家属愿意为社会做贡献,让患者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就可以选择器官捐献。而我国目前法律判断死亡是以心脏停止跳动为标准的,在维护法律的基础上,我们现在采取心死亡及心脑双死亡为主的死亡判断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器官捐献的难度,因此推进脑死亡立法就成为进一步开展器官捐献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器官移植是现代医学之巅,可以让很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重获新生。但是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作为北京首都市属公立医院,有责任推动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事业的发展,让生命走得更远。经医院信息管理处与“施予受”平台管理部门对接,在医院官方网站、官方微信正式开通“施予受”平台接口,凡浏览医院网站和微信者,均可通过医院渠道进行快捷登记,成为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同时,医院将加大对院内器官捐献组织部门的投入,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制度政策规范管理,让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捐献工作力争成为行业标杆,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施予受”平台是在2014年初上线,旨在向社会大众介绍、推广器官捐献的理念,唤起公众对器官捐献的关注,增强公民参与器官捐献的意识。截至2019年3月,“施予受”平台已成功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80 余万人。为积极推进器官捐献事业,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实现了与“施予受”平台对接,同时作为具有国家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立器官移植社会服务基金,接收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款,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器官移植患者。同期,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在学校内开展了器官捐献意向调研与志愿登记宣传活动,在线开展的调查中,82%的清华学生表示愿意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猜你喜欢
脑死亡现代医学清华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孙清华作品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脑死亡立法:不敢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脑死亡算不算死亡?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医院计算机网络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