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任用“李云龙式”干部

2019-01-05 04:40文/解
中国卫生 2019年4期
关键词:李云龙党政院长

文/解 伟

李云龙业务一流、善出奇兵、敢碰硬茬、不怕担责,但也桀骜不驯、冲动固执。这些鲜明的特点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会让下属既拥戴又畏惧,让上级既器重又担心。所谓“荆岫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颣”,总得来说李云龙属于能力、个性、业绩突出的实干家,当改革进入深水区,触及的既得利益、面对的复杂矛盾越来越多,皆大欢喜的“好事”越来越少,就连循规蹈矩“好办的事”也越来越少,需要改革者有解放思想、出奇制胜的“巧头脑”和破釜沉舟、遇难则强的“硬骨头”,需要想干事、敢担事、能成事的“李云龙式”干部大量涌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李云龙是个好干部,豪迈直爽、不拘小节、不计得失是他的优点,但也容易“过头”变成粗暴固执、不守规矩、不惜代价。埋没“李云龙式”干部是事业的损失,使用不当、约束不力同样会给事业造成损失,这对党组织选人用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李云龙式”干部更胜任一线专业技术工作。李云龙文化水平不高,但身经百战功勋显赫,在枪林弹雨中由士兵磨砺成将军,不喜欢坐指挥所,常常冲上前沿阵地刺刀见红,卓越的实战指挥能力让军校高材生楚云飞也甘拜下风。这样的干部在团队中威望高、底气足、号召力强,适合带领员工冲锋陷阵。另外,经历、经验丰富如李云龙也需要理论武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干部“在学习理论上要舍得花精力”,李云龙初入军事学院曾大闹课堂、嘲讽教官,后来恍然大悟求知若渴,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进阶成为复合型、升级版李云龙。

“李云龙式”干部更适合承担改革攻坚任务。苍云岭一战李云龙违抗上级命令,从优势敌军的正面杀出重围;李家坡一战弃用“添油”战术,以土工掘进和“边区造”手榴弹密集攻击全歼顽敌;淮海战役中突发奇想,反转行军方向直捣敌指挥部……这些事后看来的“妙手”,在当时却是兵行险着、吉凶难测。正是在重大困难和复杂形势面前,李云龙脑子活、胆子大、会变招、敢担责的人才价值得到了最大释放。倒是那些已经形成稳定制度和流程的经常性工作,李云龙的特立独行容易形成对规则和纪律的挑战。

“李云龙式”干部更需要组织支持并适当约束。李云龙业务上自信满满说一不二,需要有宽容低调但坚持原则的政委及时咬耳朵、扯袖子。政委住院期间,李云龙为营救妻子,不经请示攻打县城、给战友报仇,不听阻拦砍死俘虏,一意孤行犯下大错。纪律的刚性约束也随时体现在李云龙身上,抢粮、抗命、杀俘事件后李云龙均被撤职或降职,县城战后上级及时作出功过相抵的结论,没有因为李云龙的功绩高举轻落,也没有因为李云龙犯错从此打压弃用,使得李云龙时时自省,不会从敢作敢为的忠勇猛将变成恃才妄为的傲骄悍将。

原卫生部1982年颁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提出:“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领导。医院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做好全院职工经常性政治思想工作和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讨论和决定管理范围内的人事任免、奖惩工作;审议医院长远规划、年度计划、总结和重要工作部署等。院长负责全院行政、业务的领导工作,副院长在院长领导下分管相应的工作”,“院长要接受党委的领导,重大问题要及时提交党委讨论”。1985年国务院批转原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中,要求各级卫生机构创造条件实行院、所、站长负责制,“院、所、站长有权对职工进行奖惩、解聘和辞退;有权根据需要,在定额编制范围内从院外招聘医务工作人员”。人事工作部分职能划归行政,党委职能渐渐集中于政治思想工作和审议规划、计划性文件等方面,行政、业务领导权集中到院长手中,在一定时期形成了“强人治院”模式。

在这个阶段,一批出身临床、精通技术、熟悉一线、掌握资源、大胆开拓、敢于求变的医学专家走上院长岗位,展现出卓越的管理智慧和能力,带领公立医院走上了发展“快车道”。也是在这个阶段,随着院长的作用和影响力彰显,党委领导有所弱化,比如有的单位党政职务集于一人,但主要领导临床出身、重业务轻党建;有的单位重大事项由院长拍板,提交党委研究更多是“走程序”;有的单位班子党外干部居多,以“党政联席会议”进行决策;有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不和,拉帮结派、彼此掣肘形成内耗。

“强人治院”模式下,权力过度集中、缺乏有效制衡增加了廉政风险。据财经杂志报道,截至2018年10月共有56 名医院(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因贪污、受贿等罪名获刑,2019年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已有7 名院长落马,不乏著名的省市级三甲医院院长,“大多曾是治病救人的医生,专业业务能力突出,曾获颇多赞誉殊荣”。

2018年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二级及以上的公立医院、市属及以上的公立医院、设党委的公立医院,应当实行党委书记、院长分设”,从源头上避免了党政“一肩挑”形成“一言堂”的隐患。在决策程序上,《意见》要求“重要行政、业务工作应当先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再由党委会议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在提交会议前,党委书记和院长要充分沟通、取得共识”。山东等省份在随即印发的实施办法中界定了党委会议、院长办公会议议事决策范围和具体程序,给围绕“书记和院长哪个大、谁说了算”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考虑到一些医院的党委书记缺少医学专业背景或医院工作经历,对重大业务工作的“党政沟通”实际还是由院长“一言定盘”,《意见》要求“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按照分工抓好组织实施,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这也避免了党委负责人重走“强人治院”老路成为“霸道家长”。

李云龙是改革家、实干家的代表,但“李云龙式”干部并不能胜任所有岗位,成就事业也不能寄希望于全能型个人英雄。对此《意见》提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政治强、促改革、懂业务、善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标准,选优配强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强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把“四个意识”落实到治院兴院各个方面,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根据上述要闻,让务实担当的李云龙在业务上唱“主角”,与坚持原则的赵刚、稳健踏实的邢志国、执行力强的张大彪共同组成能力、风格互补的领导班子,通过党委集体领导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李云龙式”干部才能多成事、不出事、心无旁骛地创业干事。

猜你喜欢
李云龙党政院长
探讨推进党政思想工作的应对措施
废旧手机“变”宝贝
医院党政工作的创新意识探讨
使用“李云龙” 上级要“亮剑”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国庆抒怀
学什么,怎么做?
——党政工作新方向
院长的葡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