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1-05 12:58齐景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交锁髓内胫骨

齐景国

开放性胫骨骨折是下肢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常由弯曲和垂直暴力引起,结果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塌陷和正常的轴向对齐。在开放性胫骨骨折中,下肢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塌陷和轴向排列损失,疾病的进展可能导致过度的关节表面负荷形成骨关节炎,引起晚期骨关节炎。目前,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内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骨移植治疗获得了较好效果,其显著降低了患者致残率,改善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骨稳定性[1,2]。本研究纳入2016 年1 月~2018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和交锁髓内钉组,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交锁髓内钉组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1 月~2018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和交锁髓内钉组,每组30 例。交锁髓内钉组患者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42~81 岁,平均年龄(60.21±7.21)岁;交通引起开放性胫骨骨折11 例,坠落引起开放性胫骨骨折12 例,重物砸伤引起开放性胫骨骨折7 例;Schatzke 分型中Ⅱ型11 例,Ⅳ型 10 例,Ⅴ型 5 例,Ⅵ型 4 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患者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41~81 岁,平均年龄(60.68±7.25)岁;交通引起开放性胫骨骨折12 例,坠落引起开放性胫骨骨折11 例,重物砸伤引起开放性胫骨骨折7 例;Schatzke 分型中Ⅱ型10 例,Ⅳ型 10 例,Ⅴ型5 例,Ⅵ型 5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手术,常规进行单纯钢板内固定治疗,实施硬膜外麻醉,常规处理创面,复位关节面,根据患者骨折的部位以及分型实施手术,选择合适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组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全身麻醉后,常规进行消毒铺巾,并做纵切口在胫骨结节内侧,促使胫骨平台显露,在胫骨结节近髌韧带部位,采用尖锥钻将髓腔钻开,C 型臂下扩髓,采用髓腔锉经狭窄部位,有阻力的时候则选择更小直径的髓内钉,采取瞄准器固定,将髓内钉打入远侧骨折端≥5 cm,并从瞄准器导孔中,从内到外给予远端锁定螺钉两枚置入,对于骨折缺损>5 mm 的开放性骨折则给予植入自体髂骨。C 型臂下给予钉尾螺帽植入之后实施静力型固定,确保钉尾螺帽平面低于胫骨平台。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67.24±5.12)、(6.12±1.24)、(58.14±4.21)、(56.24±2.45)分,治疗后分 别 为(83.24±5.14)、(2.67±0.41)、(80.21±6.45)、(82.46±3.45)分。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治疗前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67.13±5.21)、(6.13±1.45)、(58.02±4.22)、(56.55±2.89)分,治疗后分别为(94.11±5.15)、(1.21±0.21)、(90.15±6.12)、(94.24±3.21)分。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优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2.14±10.21)min、(12.25±3.57)d、(16.67±2.45)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患者为(52.35±10.24)min、(15.12±3.11)d、(18.21±2.21)周。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交锁髓内钉组患者中1 例出现切口感染,1 例出现皮缘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6.7%。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患者中4 例出现切口感染,4 例出现皮缘坏死,2 例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交锁髓内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开放性胫骨骨折根据其分型和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切口,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交锁髓内钉通过固定骨折的两端,有效控制骨折端的应力旋转,增加骨折端的稳定性[3-5],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状态;且采取小切口C 臂引导下钉减少,能够减少骨膜剥离和术中出血,减少骨折愈合不良的发生。对于缺损较大的情况,使用髂骨植骨可有效提高骨折的稳定性,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疼痛,并发症少,疗效安全[6-8]。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94.11±5.15)、(1.21±0.21)、(90.15±6.12)、(94.24±3.21)分,均优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的(83.24±5.14)、(2.67±0.41)、(80.21±6.45)、(82.46±3.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交锁髓内胫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