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品种锦华228 的选育

2019-01-05 15:00
中国种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先玉锦华穗位

冯 建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玉米作为全球第一大作物,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畜牧业、工业基础原料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上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长期以来我国玉米育种重点是产量目标,而忽视了优质的要求。经过育种者多年的努力,玉米高产育种目标基本达到要求,但距优质的目标还相差较远。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和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政策的落实,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迫切需要优质玉米品种。同时,玉米种植业由单产效益向规模效益演变,轻简化栽培势在必行,原始的精耕细作已经不符合当下农业发展的需要[2]。玉米栽培环境的恶化,品种抗逆性不全面则更加突出。当前,玉米新品种层出不穷,但突破性品种少[1]。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耐密玉米新品种锦华228。于2018 年通过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 20186036。

1 亲本来源及品种选育

1.1 母本 NH07M 是自选系,2004 年冬在海南用美国杂交种X1132X 开放果穗籽粒种植后,选优良单株连续自交6 代育成。该系籽粒品质上等,综合抗性优良,中抗倒伏,抗倒折,抗丝黑穗。株高190cm,穗位高60cm,花药、花丝浅紫色,穗长16.5cm,穗粗4.0cm,穗行数14 行,行粒数35 粒,百粒重30g,容重720g/L,生育期110d。

1.2 父本 NS0216 选自于(PH4CV×JS107),2011年夏在北京组配基础材料,2011 年冬用中国农业大学单倍体诱导系——农大高诱1 号花粉授于基材,得到单倍体籽粒,2012 年夏在河南进行单倍体加倍得到纯系NS0216。该系茎秆较细,韧性好,植株紧凑,抗倒突出。NS0216 幼苗叶鞘紫色。叶窄,叶色浓绿,株高242cm,雄穗一级侧枝数3 ~5 个,花药绿色,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行数14 行,籽粒半硬粒型、黄色,穗轴红色。

1.3 品种选育 2013 年冬,以NH07M 为母本、NS0216 为父本组配杂交种,2014-2015 年公司多点品比试验,2016-2017 年参加公司绿色通道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18 年通过国家审定,命名为锦华228。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倒、抗病、脱水快等优点。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出苗至成熟129d,与对照先玉335 熟期相当。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5.4cm,穗位高112.3cm,成株叶片数19 片左右。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9.8cm,穗行数14 ~16行,穗粗4.9cm,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9g。

2.2 品质 2017 年12 月经过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检验,该品种籽粒容重786g/L,粗蛋白10.09%,粗脂肪3.02%,粗淀粉74.43%,赖氨酸0.3%。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国家最新标准。

2.3 抗性 2016-2017 年连续2 年经黑龙江农业科学院、吉林农科院接种鉴定:该品种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灰斑病。

3 产量表现

3.1 区域试验 2016 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有效试验点共26 个,每667m2平均产量849.5kg,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5.0%,20 点增产,6 点减产,增产点比率76.9%。平均生育期130.1d,与对照先玉335 熟期相当。株高316.8cm,穗位高119.5cm,空秆率1%。穗长19.7cm,穗粗4.9cm,秃尖0.5cm,穗行数15.4行,行粒数40.5 粒,单穗粒重189.3g,百粒重38.7g。田间平均倒伏率、倒折率之和2.3%。

2017 年续试,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等地有效试验点共23 个,每667m2平均产量798.6kg,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3.1%,16 点增产,7点减产,增产点比率69.6%。平均生育期127.3d,与对照先玉335(CK1)熟期相当。株高294.0cm,穗位高105.1cm,空秆率1.8%。穗长19.9cm,穗粗4.8cm,秃尖0.9cm,穗行数15.4 行,行粒数40.8 粒,单穗粒重182.1g,百粒重39.0g。田间平均倒伏率、倒折率之和0.9%。

3.2 生产试验及示范 2017 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生产试验,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等地有效试验点共23 个,每667m2平均产量791.8kg,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4.4%,16 点增产,7 点减产,增产点比率69.6%。平均生育期126.5d,与对照先玉335 熟期相当。空秆率0.7%。田间平均倒伏率、倒折率之和1.7%。

2017 年在东华北春播中熟玉米区进行示范推广,锦华228 每667m2平均产量832.8kg,整个区域表现为稳产、品质突出、综合抗性好;2018 年在东华北春播中熟玉米区示范推广2000 余hm2,经过回访(100 户农户),锦华228 每667m2平均产量849.2kg,产量稳定,品质优,综合抗性好。

4 推广区域

经过多年多点的的试验及生态定位,锦华228适宜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的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中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东北中熟区,内蒙古乌兰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部分东北中熟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符合生态适应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春玉米生产基地,气候资源南北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在玉米生长前期受倒春寒冷害[3]、在生长后期受光热资源不足等问题的严重困扰[4]。作物要完成某一发育阶段必须有一定的积温。锦华228 是东华北中熟品种,在积温2650℃以上区域种植,切不可向低积温区推广,否则会造成玉米成熟度差、籽粒不饱满、水分大、品质差、产量低[5],严重影响经济 效益。

5.2 把控种植密度 依据不同区域的种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产条件,结合锦华228 株叶、形态,留苗密度在4000 ~4500 株/667m2之间调整。种植密度过稀,产量下降,经济效益下降;种植密度过大,穗位上升,抗倒折能力下降,增加倒伏的风险,同时病害会加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5.3 严格播种质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机械作业不断深入,从某种意义上说,玉米的高产是“种”出来的。播种质量决定出苗质量,而出苗的好坏是决定产量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求精细整地,保障整地质量,打好播种基础;种肥同播时,保障种肥分离8cm 以上,防止烧苗。采取人工精播或播种机单粒播种均可,机械播种时,播种机中低速行驶,保障播种质量。

5.4 重视病虫害防治 各地区根据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特别注意防治苗期、喇叭口期的蓟马、飞虱及玉米螟等 害虫。

5.5 做到适时收获 肥水正常管理。成熟时及时收获、晾晒。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猜你喜欢
先玉锦华穗位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化控剂对不同玉米品种倒伏性及产量影响
14 个玉米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对小麦不同穗位结实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辽宁不同区域不同农艺性状与先玉335产量的分析
黄南州同仁地区玉米不同品种试验比较分析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2016与1998年春季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的差异及成因
My Favourite Pet
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