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掖丰203 在陕西渭北栽培技术

2019-01-05 15:00张晓利姚淑婷
中国种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渭北种植区墒情

张晓利 姚淑婷

(陕西省淳化县种子管理站,淳化 711200)

玉米是陕西省渭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单产和总产最高的农作物,在陕西渭北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渭北地区地形复杂,小气候多而杂,渭北旱腰带玉米种植区气候特点是高温而少雨,适宜稀植大棒型较耐旱的玉米品种,不适宜高密紧凑型玉米品种;海拔1000m 以上开阔塬面种植区气候特点是大部分年份雨水适宜,个别年份较干旱,适宜种植中晚熟高密紧凑型玉米品种;山区沟壑种植区气候特点是微凉而多雨,其阳面地适宜种植中早熟高密紧凑型玉米品种,而阴面地适宜种植生育期较短的玉米品种。

由于近几年玉米品种多而杂,在生态区域较多的情况下,引导农民群众因地制宜选购玉米品种,并提供配套的良种良法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掖丰203 是近几年表现突出、增产潜力较大的玉米品种之一,是由张掖市福地种业公司和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HF696 为母本、HF8165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多抗、优质、高产玉米品种,2016 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70001,2017 年经西安鑫丰农业科技公司引种登记,引种编号:陕引玉2017136。在陕西渭北该品种最佳种植区域在海拔1000m 以上开阔塬面种植区,其次在山区沟壑种植区的阳面地,不宜在海拔1000m 以下渭北旱腰带种植区种植。由于该品种感大斑病和丝黑穗病,在玉米大斑病和丝黑穗病高发区谨慎种植,特别是通风不良的低洼地禁止使用该品种。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该品种在陕西省渭北最佳播种期为4 月20-25 日,苗势强,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42d,比先玉335 长2d,需≥10℃有效积温2600℃,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总叶片数21 片,株型紧凑,株高290 cm,穗位高105cm,植株基部节间短,次生根发达,雄穗一级分枝数3~5 个,花丝浅紫色,花药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9.8cm、穗粗5.1cm,轴粗2.8cm,穗行数16~18 行,行粒数39 粒,出籽率88.6%,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8.5g,容重790g/L。

1.2 品质 2016 年经甘肃省农科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检验测试分析:容重791g/L,粗蛋白10.33%,粗脂肪3.53%,粗淀粉74.38%,赖氨酸0.31%。

1.3 抗病性 2015-2016 年经甘肃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穗腐病、茎腐病,中感矮花叶病毒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

2 产量表现

该品种在甘肃省2015-2016 年2 年区域试验旱地组每hm²平均产量为11407.5kg,分别较对照沈单16 号增产8.9%和7.7%;2016 年甘肃省生产试验旱地组平均产量为11239.5kg,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7.4%。2017 年陕西省同生态区域引种试验,在大灾年的情况下,5 个点每hm²平均产量为9807.6kg,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6.5%;2018 年在陕西省淳化县种子管理站玉米新品种示范田,平均产量为14997kg,比当地对照品种先玉335 增产5.8%。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晴天,将玉米种子拆开进行晾晒1d,以增加酶的活性,提高种子活力,并把种子中的烂粒、杂质、过小粒挑选剔除,有利于一播全苗[1]。

3.2 科学施肥,精细整地覆膜 播种前5~10d 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进行施肥、整地、覆膜,以便于保住有限的墒情,提高地温,利于一播全苗。底肥要求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 每hm²施硝酸磷肥600~900kg[2]。整地要求平整,上虚下实,无大的柴草、土块,以利覆膜及播种。覆膜不管是人工还是机械均要求做到平整,两边压实,每隔5m 左右压1 个防风带,以防大风破坏跑墒影响播种质量。

3.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在4 月地温稳定在12℃左右且墒情良好的情况下即可播种。在陕西渭北地区最佳播种期为4 月20-25 日,该品种发芽势较强,提前整地覆膜的可根据天气情况提前到4 月15 日左右;种植密度以6.00 万~6.75 万株/hm²为宜,等行距种植,行距55cm,株距27~30cm;土壤墒情好播种深度以2~3cm 为宜,土壤墒情较差播种深度以3~5cm 为宜[3]。

3.4 间苗定苗,及时除草 由于现在绝大部分都是单粒播种,因此可在玉米生长3~5 叶期间、定苗同时进行。在人工不足时提倡使用苗后除草剂,不提倡使用苗前除草剂,这样在有效消除杂草危害的同时可以减少药剂残留,保护环境。使用剂量可根据当时温度、湿度在农药销售人员指导下合理使用,严禁超标使用,作业时应压低喷头,沿玉米行依次进行喷防,防止药液溅到玉米心叶造成药害[3]。

3.5 科学追肥 在陕西渭北地区追肥最佳时期有2 个,一是玉米拔节期;二是玉米大喇叭口期。在渭北地区玉米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干旱少雨,因此追肥要根据土壤墒情科学追肥,原则是“拔节期有墒抓紧追,大喇叭口期墒欠不强追”。一般使用追肥器进行追肥,有条件的可带水追肥,每hm²追施尿素150~225kg。若在墒情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强行追肥,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严重的还会造成减产。

3.6 病虫害防治 在陕西渭北地区,玉米病害发生与否和当年气温、降水量息息相关,无固定病害,以预防为主,主要防治虫害。主要虫害有地老虎、金针虫、红蜘蛛、蓟马、玉米螟等。地老虎、金针虫的防治需结合整地每hm²用5%氯氰菊酯乳油2kg 兑水500kg 喷雾进行土壤处理;红蜘蛛、蓟马在发生期可用1.8%阿维菌素4000 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每hm²用5%甲维盐1.5kg 拌70~80kg细河沙撒施心叶进行防治,或用0.3%苦参碱水剂2000 倍液喷雾防治。

3.7 适时收获 该品种在苞叶变黄、乳线消失、黑层出现时即可收获。如果用机械收获,可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延迟收获期以提高收获质量。

猜你喜欢
渭北种植区墒情
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的冬小麦种植区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研究
C市主要草莓种植区土壤重金属镉、铅现状调查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渭北长武常见果树缺素症防治技术
渭北长3裂缝性致密储层渗流特征及产能研究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两个苹果品种在渭北旱塬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全国农技中心举办首次土壤墒情监测线上培训班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