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2019-01-05 17:09
河南农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黑粉黑穗病青枯病

一、危害特点

(一)玉米纹枯病

玉米出现纹枯病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玉米的叶鞘上,上面会呈现长椭圆形的云纹状态的斑,颜色为深绿色,类似于开水过滤之后的状态。随着玉米的生长,其病斑会出现大范围扩散,从叶鞘逐渐蔓延到叶片、叶秆等位置,从而从根本上破坏玉米的生长组织,导致玉米的产量难以保证。

(二)玉米青枯病

玉米在最开始时一般出现在根系部位,呈现的方式是根部位置出现淡褐色的斑,随着玉米的生长,褐色的斑会从局部逐渐蔓延到整个根部,导致根系内部溃烂,组织损坏,进一步影响玉米其他位置的生长,导致玉米最后以枯萎收场。玉米青枯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玉米会相继出现果穗下垂、玉米粒瘪坏等情况。

(三)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也可以叫黑穗病,主要发生于玉米生长阶段,尤其是玉米抽穗时最盛。黑穗病的产生主要根据现实情况而看,其主要呈现在玉米叶片及结穗部分,表现方式是在透明状的薄膜中会有颗粒性的黑粉,之后会变成黑色的粉状物。黑穗病在气温高、气候干燥的客观条件下易高发,或施肥量大、氮气有余的情况下可能产生黑粉孢子。导致其产生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黑粉孢子寄存在植物根部,没有进行彻底的翻地工作,第2年春天就会重新生长,产生新孢子。

(四)玉米螟

一般情况下,幼虫和熟虫会通过在茎秆、穗轴,或者周围的荒草和土壤中寄生的方式,等待冬天过去进行再次生长。幼虫一般分为5龄,前3龄生长在嫩新叶、雄穗、叶面等位置进行觅食,而当这些嫩叶生长开来之后,仔细观察会发现上面有很多小孔,这就开始步入4龄,这部分进入茎秆活动。茎秆、穗柄、穗轴被破坏之后,也就意味着植物养分输送渠道被破坏了,植株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难以保证,导致茎秆十分脆弱,进而玉米植株的良好发展被阻碍。

二、综合防治技术

(一)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技术

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应该从根本上做起,选择一个国家认可的优质玉米品种,在进行筛选时将其种植地区的现实情况考虑其中,从而促使品种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抗病虫害的作用,进而切实保证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二)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玉米种子在被启用之前,在阴凉的地方放置的时间很长,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细菌滋生。因此,在对其播种之前需要进行消毒的工作,如果没有做好这一前提工作,那么很有可能导致细菌带到土壤中。随着种子长大,待玉米植株长大之后对其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不同种类的玉米种所相适应的消毒方式是不同的,工作人员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三)科学管水,合理施肥施药

1.管水。玉米苗期对于水分的需求不是很大,因此,这个时期的土壤如果比较干燥是没有问题的,反而对植物的生长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实现有效锻炼其抗干旱的能力。当到达抽穗灌浆期时,玉米对于水分需求就会大幅度上升,如果发现土壤有干旱的情况就要立刻进行灌水。而灌水对于时间段也是有要求的,一般都会在傍晚或者早晨进行,因为这个时间玉米植株和土壤对于水分的吸收能力比较强。而灌水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玉米来说都是不利于生长的。

2.施肥。施肥工作一般开展于玉米的生育期间,尤其是在拔节期,孕穗期和开花期。攻秆肥对于玉米实现叶片增大,提升光合作用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而攻穗肥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果穗的产量。攻粒肥对果穗的质量具有关键影响。

3.施药。施药防治技术对于病虫害防治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而在实施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降低病虫害基数。玉米螟很有可能寄生在杂草或者土壤中,因此,在过冬之前需要彻底地进行翻地工作,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并且进行适当的药物防治。第二,将治虫和防病进行良好结合,基于玉米的情况,进行农药的配置,在适合的时期,有间隔的进行追肥。在病虫害初期,玉米纹枯病,玉米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适用井冈霉素,而玉米青枯病、玉米茎腐病可以用农用链霉素,玉米螟在抽穗前可以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毒土施于喇叭口内,扑虱灵加吡虫啉对玉米蚜虫有效,而地下害虫则一般用毒饵敌杀的方式。

总之,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一项较为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在具体防治过程中,应根据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出现的病虫灾害类型采用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此外,还应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不断总结病虫灾害的防治经验,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专业的防治方案。只有不断增强对病虫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思考,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病虫灾害的治理和预防。

猜你喜欢
黑粉黑穗病青枯病
新型生防菌组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田间药效评价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烟草青枯病防治研究进展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谷子黑穗病的发病及防治
来呀,互相伤害呀!
袁姗姗:我想跟“黑粉”谈谈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