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9-01-05 17:09
河南农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叶面肥株距高粱

高粱,又名红粱,是古老的谷类作物,是中美贸易中仅次于大豆的农产品,进口依存度57%,闻名中外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都以黏质高粱为主要原料。邓州市是高粱种植适宜区,2018年种植面积突破0.67万hm2,产量达4万t,规模化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孟楼、十林、林扒等乡镇。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发展高粱产业对酿造业原料供给,对增加农户收入有重大的贡献。

一、生育特性

高粱是须根系,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优势。一是光合效率高,增产潜力大;二是抗逆性突出,抗寒性、耐涝性、耐盐碱、耐贫瘠、耐高温较强,适宜种植区广泛;三是杂种优势强,天然异交率高达50%,是常异花授粉作物中最早成功利用杂交优势的作物,也是最早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大面积配制杂种的作物。邓州市是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区,生态条件优越,以黏质高粱为主要原料生产出的酿造酒以清冽、甘爽、醇香于一体。高粱作为酿造业的首选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二、栽培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优选近年来当地表现良好的矮秆密植型、农艺性状好、淀粉含量在70%以上和单宁含量在1%左右的红粒、黏质品种,如金糯粱1号、红茅6号、红樱子等。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较强、肥力较高的地块适宜密植,再加上叶片相对较窄以及穗型、穗柄的特点更适宜机械化种植。淀粉含量在70%以上可有效提升出酒率。高粱搭配小麦、玉米、豌豆等原料混合发酵时,可冲淡单宁的危害,这样对发酵更有利。

(二)种子处理

可以选用60%吡虫啉、6%戊唑醇,也可选用70%锐胜、2.5%适乐时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及多种土传病害,有助于提升秧苗素质。

(三)整地施肥

根据前茬种植作物、高粱需肥特性和外界环境条件可选择“灭茬+旋播”“灭茬+深松+旋播”和旋播一体等方式。规模化种植一般选择一次性施肥,可用撒肥机作业,后期根据情况追施或根外补施大量、中微量元素肥料。肥料类型可选择含有中微量元素的缓释性复混、复合肥料,有特殊需要的或有条件的可增施有机肥,可选择40%~45%高氮高钾型复混肥料,施用量不低于30 kg/667 m2,有条件的地方可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由于高粱对农药比较敏感,前茬地块不能使用残留期较长的农药,会对高粱产生药害,影响高粱安全生产。

(四)播种期

播种期一般在6月中上旬,适宜土壤含水率为16~18%,适宜温度为5 cm土层达12 ℃。播种深度3~5 cm,要深浅一致,种子不外露。播种前要种子预处理、晒种及包衣。采用宽行窄株种植方式,金糯粱1号株距45 cm,每行14粒,亩穗数1.2万~1.3万穗;红茅6号株距50 cm,每行17粒,亩穗数1.4万~1.5万穗;红樱子株距60 cm,每行14粒,亩穗数0.9万~1.0万穗。

(五)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缺苗多时催芽补种或带土移栽补苗,雨天移栽最好。幼苗3~4叶进行间苗,5~6叶定苗,结合定苗、间苗适当中耕除草。要注意的是在拔节初期适当使用矮壮素,控制株高。

2.培土浇水。培土是高粱栽培不可缺少的农艺措施,主要是为了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和抗倒伏,把行间的土壤耧到植株基部,一方面,抑制了过度分蘖;另一方面,有利于保墒排灌。8~12叶后高粱进入拔节孕穗期,对肥水最敏感,应根据苗情、墒情、天气情况补施氮肥和补足灌浆水。

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防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禁止施用有机磷农药和未经筛选试验的除草剂,药肥混用应先做混配及药效试验;要进行不同施药浓度变化对高粱是否产生药害的试验,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大面积防治应确定合理的防治时间,原则上调整在最佳防治期前进行;中后期可以优先植保无人机进行防控。

(一)苗期除草及前茬再生控制

由于高粱对化学药剂相对敏感,大多数化学除草剂不能直接应用在高粱上。高粱出苗后5叶期、杂草2~4叶期,可选用高粱苗后除草剂莠去津、氯氟吡氧乙酸、二氯喹啉进行苗后除草,莠去津对后茬作物有残留药害,在使用时要掌握好用药量,不能用药过多。前茬作物小麦收割时应注意减少落粒,可用深松深翻等措施来进行处理。

(二)病虫害防治

1.苗期(5~7叶期)主要防治小地老虎、蚜虫、青虫、立枯、苗枯、斑病等和降雨量过大造成的生理性苗枯,可选用三唑类、烟碱类、菊酯类杀虫杀菌剂吡虫啉、敌杀死、戊唑醇等进行防治,也可加入促根壮苗的高钾叶面肥配合施用。

2.拔节孕穗期主要防治螟虫、蚜虫、青虫、斑病、顶腐病、炭疽病等,可选用三唑类、烟碱类、菊酯类杀虫杀菌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高氯甲维盐等进行防治,可加入补充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叶面肥配合使用。

3.抽穗初期至扬花末期至灌浆初期是病虫害发生最严重、对产量威胁最大的时期,主要防治玉米螟、蚜虫、青虫、造桥虫、炭疽病及穗上病害,可选用三唑类、烟碱类、菊酯类高效触杀及内吸杀虫杀菌剂康宽、爱苗、溴氰菊酯等进行1~2次防治,可增加壮粒、转色的高氮、高钾及微量元素的叶面肥配合使用。

四、适时收获

收获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蜡熟末期70%穗子的籽粒变硬,穗下部籽粒内含物结成蜡状,用指甲掐破无浆液,粒色鲜艳而有光泽即可收获。收获原则宜早不宜迟,适时抢收。晾晒或烘干、精选,水分应控制在13.5%以内,杂质或混杂控制在1%以内。一般采用大型改装高粱专用割台及筛子的轮式玉米收割机,对风损、破损、杂质等有良好的控制。由于高粱的适口性好,也要注意防止鸟害。

猜你喜欢
叶面肥株距高粱
高粱名称考释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3种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高粱红了
金秋时节高粱红
不同叶面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怎样施用叶面肥
怎样施用叶面肥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